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BWCHINESE中文网:谁是中东乱局的“祸根”?
发布时间: 2014-06-20 浏览次数: 11

1700人被公开处决,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公布的大屠杀照片让世界感到恍惚。在过去的一周,ISIL闪电取下三大城市,伊拉克已然分裂。

塔利班武装反复袭击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的机场,也成为大中东地区局势逆转的标志性事件。

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中东各国边界正被改写,固有秩序崩溃。

被视为立场保守的“美国思想者”网站16日则写道,“最近ISIS的得势让每个人都感到害怕。无疑,患有伊斯兰恐惧症的政府将打算干预。让我鼓吹一种更理智的反应:让穆斯林互相残杀。”

报道称,ISIS代表了一帮荷枪的暴徒,他们没海军,没空军,除了少量缴获的直升机,唯一能威胁的就是其他穆斯林。这些武装分子无力维护拥有的武器,武器是需要升级、保养的,“两年内,他们就会彼此用弯刀和AK-47互相残杀”。

CNN网站16日报道伊拉克大屠杀的文章下有2万多条网民评论,但说得最多的是类似于“布什、布莱尔、拉姆斯菲尔德应被以战犯起诉”的主题。

当天,英国《每日镜报》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伊拉克大屠杀照片,同时谴责该国前首相布莱尔为伊拉克战争辩护,伦敦市长约翰逊更是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谴责布莱尔“疯了”。

伊拉克的血腥与乱局显然加剧了西方人对当年那场战争的怒气。

美国“城市在线”15日质问:我们从伊拉克得到了什么?答案是伊拉克没有迎来和平,没有消除恐怖主义,美国则失去了金钱、鲜血和世界对其领导权的信任。

报道还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其《3万亿美元的战争》一书中说,伊战导致了大萧条,部分原因是油价上涨。

祸根到底是谁?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伊拉克局势,俄外长拉夫罗夫不忘提醒美国:伊拉克当前局势是美国和英国发起且彻底失控的冒险行为失败的例证,俄罗斯很早之前就发出警告,认为美英入侵伊拉克“不会有好结果”。

美国先是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打破伊拉克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平衡,导致逊尼派极端组织异军突起;后来又匆忙撤军,典型的“只管制造麻烦,不管收拾残局”做法。

而美国却只为保全自己利益,不愿单边介入深陷战局。美国自己惹得麻烦还须自己解决,切实为伊拉克乱局负起责来。

分析人士称,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改变了中东政治版图,推翻了与恐怖袭击无关的萨达姆政权,并发起了重塑伊拉克的行动。

此后,美军长期驻扎在伊拉克,寻求重建伊拉克,但在长达9年的驻军期间,美国人并未解决萨达姆时期遗留的教派矛盾等问题,反而进一步削弱了伊拉克本国政府的权威。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分析师马蒂尼认为,2003年推翻萨达姆政权后“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将解决宗教派系矛盾作为第一要务。

2011年开始席卷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则推翻了该地区更多的威权政府,这导致原本被严格控制的民族和宗教紧张关系暴露了出来。

有分析称,叙利亚危机加剧了中东地区平稳局势的瓦解,也为武装分子成长提供了温床。

分析称,在叙利亚内战期间,来自“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获得了实战经验和招兵买马的机会,他们在不停地占领和夺取中获得了资源和根据地。大量的资金和军火让这一武装组织快速成长。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分析师马蒂尼称,“教派纷争将伊拉克和叙利亚拉到了同一个舞台上”,而现在在伊拉克发生的一切是因为“叙利亚战场上锻炼出来的新生军事力量进入了伊拉克,他们更有活力,同时手中又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而马利基领导的政府显然并未做好与之抗衡的准备”。

英国外交大臣黑格也认为,叙利亚争端对周边其他国家产生了消极影响,是导致伊拉克目前局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的确为全球化注入了力量,它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带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很多人或许高估了美国文化传播的政治意义,误以为它是西方政治模式一统天下的先声。

其实它依然处在正常的文化交融范围之内,西方政治的种子究竟能在哪里开花结果,取决于各地的风土,还有很多当地的内在机缘。

美国付出几千士兵的生命,投入巨大物力和财力,但留下伊拉克这锅既难看又难吃的夹生饭。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舆论坚信伊拉克不会成为“第二个越南”,但现在看来,它就是变异了的“第二个越南”。

然而美国能否汲取教训,还是未知数。但世界要吃透伊拉克这个案例,从中看到美国这个西方“民主大国”犯如此严重的战略错误是多么容易。

全球所有国家都受到外力的制约,而美国受到的制约是最弱的。它不断受到为了私利而在国际上粗鲁行事的诱惑。

美国现在热心于“亚太再平衡”,西太平洋如今矛盾丛生,谁能说这同美国的“战略转移”毫无关系?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美国如果要“祸害”东亚,其方式也会和它在中东的表现不太一样。是否“中招”,就看东亚人的智慧了。

(作者:李庆禹)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