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巴勒斯坦结束分裂 巴以和谈难言乐观
嘉 宾:龚 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范鸿达 厦门大学政治系教授
金良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人:南方日报驻京记者:魏香镜 实习生:李红阳 贺婷
巴勒斯坦两大政治派系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和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2日在约旦河西岸宣誓成立新政府,标志着法塔赫和哈马斯结束长达7年的分裂局面。
“我们历史上的黑暗一页永远翻了过去,再也不会回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当日主持了联合政府的宣誓就职仪式。哈马斯方面也表示:“我们可以说,分歧已经被抛在脑后。”不过,外部的反应不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当日称打算与巴勒斯坦新政府合作,目前无意切断对巴援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主持安全内阁会议,决议拒绝与新政府交涉,并予以制裁。
组建联合政府是不是法塔赫和哈马斯关系缓和的“转折点”?联合政府的成立是否意味着法塔赫和哈马斯已经彻底向分裂历史说“再见”?联合政府的建立对巴以和谈及巴以局势有什么影响?本期南方时事圆桌邀请了三位中东问题专家,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
经济政治困境促使双方“在一起”
南方日报:法塔赫和哈马斯的“分而治之”长达七年,双方多次进行谈判都没有结果。为何此次就组建联合政府谈判成功?
范鸿达:巴勒斯坦内部面临巨大困难,还有强大的外部压力,没有任何一个力量能够独自面对。现在巴勒斯坦人民看不到未来和希望,认为各派力量在对待以色列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话语权。外部的国际环境和区域环境非常糟糕,包括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动荡,对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也造成了重大的冲击。现在巴勒斯坦民众都希望民族能够抱团取暖。
龚正:自2006年哈马斯与法塔赫分裂后,双方曾多次实现和解,比如2007年在麦加、2011年在开罗、2012年在多哈等地举行过谈判,并发表过和解宣言,只不过双方没有履行宣言。这次双方的谈判地点没有在第三国,而是在本土进行的,凸显出双方强烈希望和解的心愿。去年埃及的穆尔西政权倒台后,埃及切断对哈马斯的供给通道,使得哈马斯陷入财政危机,哈马斯希望通过和解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境;法塔赫由于在巴以和谈中未获得实惠,更愿意与巴勒斯坦兄弟进行和解,这样可以振奋民心。
金良祥:主要原因是以色列对和谈的态度。巴勒斯坦方面认识到以色列并不想和谈,各派政治力量认为内部的妥协和团结是当务之急,是未来在跟以色列谈判和对抗的必要举措。这对巴勒斯坦方面来说,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无党派人士组成内阁难弥合双方分歧
南方日报:17名部长均为独立人士和技术人士,不属于任何党派。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事安排?这样的政治架构能不能弥合法塔赫和哈马斯的分歧?
龚正:这些部长是无党派人士,属于技术官僚,很多具有商人、律师、学者等身份,政治色彩比较淡。但是不少人是原来过渡政府中的官员,与法塔赫的关系比较亲密。在部长的人选中,没有看到哈马斯的人,这种人事安排是哈马斯退让的结果。联合政府成立仪式的前几个小时,法塔赫和哈马斯还在讨价还价,说明这种安排不能弥合他们的根本矛盾。不过,在这种看似较为公正的政治架构下,可确保双方在发生分歧时会有适当的出口。
范鸿达:尽管这十几名部长都是无党派人士,但是他们仍然有政治倾向,都与法塔赫的关系更好。两者能够就联合政府的内阁人选达成一致,说明双方都愿意妥协。不过,从内阁人选前后的出炉情况来看,双方还存在很多分歧。联合政府短期内无法弥合两派长期的分裂。
金良祥:根据以巴双方此前达成的协议,以色列负责对运往巴区的物品征收关税,并将税款定期移交给巴方。在以色列看来,一旦联合政府中有哈马斯的成员,那就等于巴新政府支持恐怖主义,以色列可能会威胁扣留税款。为此,从各方面考虑,联合政府的成员中没有安排哈马斯的人员。以独立人士为主的内阁成员,更加有利于法塔赫和哈马斯的和解,不过,所谓的独立人士其实偏向法塔赫,因此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双方弥合分歧的程度很有限。
哈马斯政治化进程会加快
南方日报: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成立后,表明哈马斯将走进主流政治进程中,其一直坚守的“反以”、“反美”等理念会不会随着身份的转化而发生改变?
范鸿达:以前哈马斯能够对社会中下层民众提供社会救助,这使得它赢得大量民心。目前,埃及通往加沙的物资通道已经关闭,造成了哈马斯的生存危机。如果得不到国际援助,下一步展开活动非常困难。为应对这些困境,不排除哈马斯会调整自己的路线和主张,不会“一条路走到黑”。
龚正:这些理念是哈马斯这一政治组织的基础和外部支持的原因,如果改弦更张了,这就等于自我否定。从目前哈马斯的高官表态来看,他们选择与法塔赫实现和解,并不是等于解散组织,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以色列。没有任何迹象证明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主张和理念。
金良祥:哈马斯的章程里有“不承认以色列”、“把以色列赶进大海”等“反以”立场。它不会轻易修改章程,但是面对新形势,其政策也会与时俱进。最大的改变是,哈马斯的政治化进程会加速。2006年大选哈马斯曾进入议会,但是它遭到法塔赫的打压和国际社会的排斥。巴勒斯坦议会下月恢复后,哈马斯会通过议会的途径在巴勒斯坦政治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哈马斯政治化的表现。
以色列或借机拒绝重启和谈
南方日报:联合政府的成立对巴以和谈及巴以局势有什么影响?
龚正:巴以和谈是老大难问题,不会因为法塔赫与哈马斯实现和解,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从短期来看,联合政府成立对巴以和谈并不是好事。原因是,以色列内部不想和谈、否定两国方案的声音越来越占主流,以色列议会对巴勒斯坦强硬的声音也很高涨。在这种反对和谈气氛中,巴勒斯坦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实际上给了以色列一个拒绝和谈的借口。
范鸿达:如果联合政府组建后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转,对和谈可能是利好消息。因为此前以色列不愿意和巴勒斯坦和谈的一个原因是,其埋怨巴方没有一个合法政府。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要看以色列的表现,若没有以方的配合,无论美国政府有多想推动和谈,巴以也很难再走到谈判桌上。
金良祥:巴勒斯坦已经看清楚了,以色列同意会谈,仅仅是给美国一个面子。以色列愿意保持和谈的进程,但并不愿意真正地签署协议。我觉得以色列会以巴勒斯坦成立联合政府为借口,拒绝重启和平谈判,或者以此话题提高谈判的筹码。
美国对巴政府支持有限
南方日报:美国国务卿克里上周末曾致电阿巴斯,表达美方对哈马斯在新政府中角色的“关切”。然而,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成立后,美国改口称愿意与巴新政府合作。美国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龚正: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成立后,国际社会的氛围很不错,很多国家表示欢迎。美国还表示要与联合政府合作。美国表态积极,是因为新政府中没有哈马斯的成员,并且得到了阿巴斯对遵守“三点原则”的表态,即不使用暴力、承认以色列国、遵守以前签署的协议。如果巴勒斯坦局势有改变,比如哈马斯在6个月之后的大选中再次取得胜利,那么美国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表态可能还会有变化。
金良祥:美国态度的转变说明其在和平进程问题上比较清醒。目前,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很多美国政治人物都认识到,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已成为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负担,极大地损害了自身的中东利益。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国会对奥巴马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建立联合政府的立场表示反对。在国内政治压力下,美国对巴勒斯坦政策调整的步伐不会太快。
范鸿达:从官方表态来看,美国对哈马斯的立场没有变化,始终不认可这个组织。不过,巴勒斯坦联合政府成立之后,美国表示愿意与新政府合作。这一方面是在支持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另一方面可能在向哈马斯释放信号,希望哈马斯尽量走入政治进程中。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