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15幅地图带你领略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发布时间: 2014-08-07 浏览次数: 1315

图片来源:大西洋月刊/尼克·丹福思

随着巴以新一轮冲突的爆发,全球再次把关注焦点转向中东。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发表署名尼克·丹福思的分析文章,用15幅地图大致勾勒出了中东问题的来龙去脉,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下为文章编译:

为了解释中东地区如今为何风云激荡,最近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地图。这里的15张地图不能道明原委。确切地说,与其它的地图一样,这些地图不能全部记录中东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相反,这些地图常常道明没有发生的事,以用来对照那些已发生过的事,以更加灵活的角度来透视中东问题。但有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是,没有一个地图,甚至是地图集全面解释这个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政治问题。

1、介于东西之间一条假象的界线

图片来源:卡尔·斯特姆和尼克·丹福思

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曾写道:“东是东来西是西,两者永远要分离。”但是,当你试图找出他们从哪地方开始分的,他们的国界线却似乎是不断地在移动。古希腊人沿着爱琴海(Aegean Sea)和安纳托利亚半岛(Anatolian peninsula)之间的一条不确定线,在他们自己与波斯人之间划出了东西分界线。这条界线大致位于如今的土耳其境内。由于伊斯兰在公元七世纪扩张,很多欧洲人想象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文明”(Christiandom)之间存在相应的冲撞。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人的东方观念开始在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边界地区蔓延。随着冷战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在东方共产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之间出现了新的边界。如果几个世纪以来,东西方的分裂存在恒定的特征,那么我们渴望在它们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

2、绘制十字军远征期间冲突的地图

图片来源:卡尔·斯特姆(Karl Sturm

彼时的十字军东征(Crusades)仍作为现代中东问题争论的起点。这个地图解释了为何混乱的中世纪战争成为基督徒和穆斯林冲突的一个隐喻。图中显示的是诺曼(Normans)和塞尔柱人(Seljuks)两个民族的地理起源,斯堪的纳维亚和中亚草原崛起的民族逐步征服基督教和穆斯林的世界,但他们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分别陷入互相冲突当中。鉴于其遥远的历史起源,诺曼和塞尔柱人最初被他们所征服的文明人认为是不文明的野蛮人。作为补偿,这两个群体最终分别热情地接纳了新主体的宗教。因此,当诺曼和塞尔柱民族在11世纪面临灭亡时,宗教战争的豪言壮语证明了他们各自的虔诚。这些话语在今天依旧起着相似的作用。

3、绘制十字军东征过程中互相协作的地图

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十字军东征期间,为了追求权力,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发生了诸多暴力事件,但这也同时促进了跨文化间的合作。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2世纪一位阿拉伯地理学家为十字军之王制作的地图。在诺曼征服了西西里岛的穆斯林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国王罗杰二世(King Roger II)开始绘制地图,聘请当时著名的阿拉伯地图制作者穆罕默德·阿尔伊垂斯(Muhammad al-Idrisi)为他描绘已知的世界。这项工作的结晶就是两幅举世闻名的地图——拉丁语的横板若格瑞纳(Tabula Rogeriana)地图和阿拉伯语的凯特偌珈(Kitab Rujar)地图(全称为“到遥远之国的愉快之旅行”)。地图依据古典希腊文献资料精心制作,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很多地图一样,它范围是从阿拉伯到穆斯林的地中海,上端代表南方。尼罗河三角洲在顶部,波斯湾在左上方,希腊在右下角,塞浦路斯、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群岛位于中部。橙色和紫色像鸡爪一样的代表山脉,绿色的波浪线代表河流。

4、德国小亚细亚和德国阿拉伯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消失后,如果巴勒斯坦没有成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很多人想知道巴勒斯坦命运会如何。综合所有的可能,它会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更广泛地说,如果法国和英国没有瓜分中东,或许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会十分乐意地将其收入囊中。此图显示了从19世纪末德帝国主义者们的幻想。它是1897年瑞士的一位铁路大亨——阿道夫·古耶·泽勒(Adolf Guyer-Zeller)制作的一幅地图作品。在他的地图作品中,古耶·泽勒似乎十分感兴趣为德意志帝国创建铁路路线,这不仅仅是因为从1903年开始修建的著名德国柏林-巴格达铁路,但也从阿勒颇连接到莫斯科,另一路由东部进入印度。“德意志”阿拉伯的命运肯定会不同于法国或英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但在长期的统治下,居民也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

5、中东地区的土耳其民族志

奥斯曼政府/扎卡里·福斯特提供

可以很容易地说,现代中东国家的边界地区都忽略民族分布,但很难讲明那些民族分布是什么。许多现代地图都明确显示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以及逊尼派和什叶派教徒的分界线,但一百年前的地图上是怎样的呢?这里有一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奥斯曼政府绘制的地图,地图上有一些相当陌生的类别。最令人惊异的是,它把地中海海岸划分在定居的"叙利亚人”(红色水平线)和游牧民族阿拉伯人(紫色竖线)之间。地图同样将该区域的土耳其居民划分在"土耳其人"(红色竖线)和游牧民族“土库曼人”(绿色记号)之间。

6、有争议的摩苏尔

图片来源:文化艺术图书馆伊斯兰历史研究中心

以前,敌对强国都相互争夺摩尔苏市周边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2014年夏天,逊尼派武装分子从伊拉克手中夺取了这个地区的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民族主义者绘制了这幅民族志地图,推动实现他们对这个前奥斯曼帝国省的主权。地图巧妙地将该省的人口划分为“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穆斯林群体”(Non-Arab Muslim Elements),避开了很难区分的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不明确地表明它们有相同的身份。如今,库尔德斯坦政府控制着前摩苏尔省的大部分地区,而作为伊斯兰国家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却占领着摩苏尔市。在土耳其,如何协调库尔德族裔和土耳其公民身份仍是一个激烈的话题。这个地图只是创造性绘图的一个例子,当制图者被赋予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在中东地区复杂的人口现实情况下绘制清晰的国界时,他们经常使用的方法。

7、阿拉伯联合王国

马特·塔哈·易卜拉欣·瓦·优素福·巴拉迪/扎卡里·福斯特提供

这幅地图是1920年为庆祝国王费萨尔(King Faisal)在大马士革宣布成立一个短命阿拉伯联合王国而制作的。费萨尔国王因在阿拉伯起义中与T.E.劳伦斯(T.E.Lawrence)的贡献而出名,但却败给了法国军队,失去了叙利亚王国。作为安慰,他后来成为英国统治下的伊拉克的国王。此图提供了一个诱人的设想——即统一的中东地区,没有欧洲殖民主义的前提下,并在费萨尔的统治下实现。但是,在划定费萨尔王国的边界(虚线)时,此图在这一愿景下还突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作为奥斯曼帝国的继承国,很不情愿将摩苏尔省割让给英国,也不想白白舍弃自己的领土给阿拉伯人——费萨尔声称这是阿拉伯的领土。黎巴嫩山的马龙派基督徒(the Maronite Christians of Mount Lebanon)也不得不感慨自己被包围在穆斯林王国之内,更不用说那些已在巴勒斯坦定居的犹太复国主义者(the Zionists)了。更重要的是,费萨尔国王的家庭成员哈希姆家族(the Hashemites)在他们实际所统治的中东人中是不受欢迎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十年后,哈希姆家族被沙特人赶出他们在麦加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承担伊拉克领导权的费萨尔国王继承人被一次参与人数众多的军事政变所推翻。

8、新亚述和  9、新巴勒斯坦

纽约论坛报

本杰明·特里戈纳·哈偌尼/克里斯·格拉蒂安提供

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的动荡时期,产生了建立一些新国家的新奇想法。其中一些如新亚述(the New Assyria(1916),从设想到成图,然后并到此为止了。新亚述的设想首次出现在亚述民族主义的报纸上。这份地图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设想,其组成包括中东的迦勒底族(the Chaldean)、景教派(Nestorian)以及舒雅尼(Suryan)少数民族,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相似的宗教特征和共同的历史为基础,在自己的主权领土上行使政治权力。其他的如巴勒斯坦(1917)的地图,尽管实现后在形式上有些改变,但确实实现了。随着地图出版的还有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俄裔犹太复国主义艾萨克·唐·莱文(Isaac Don Levine)提倡建立一个名叫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它的领土将包括加沙、西岸和黎巴嫩南部地区。莱文认为,犹太人忍受基督教的压迫已经几个世纪了,并强调犹太人在经济上支持乔治华盛顿和美国革命,然后,他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俄国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反犹太主义的势力“在减弱”。因此,犹太人需要的是一个拥有纯粹的民族自决权的国度。

10、叙利亚分裂

《泰晤士报》/戴维林士收藏集提供

因创建伊拉克这么一个软弱而又难以运转的国家,并由什叶派人、逊尼派人和库尔德人居住地组成,英国人备受指责。在叙利亚,法国一度面临着相同的指责。正如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叙利亚分裂成更小的民族聚集地的可能性,但值得记住的是,法国最初曾提出了一个相似的划分策略。法国希望通过自己老成的政策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抢占兴起的阿拉伯民族的国家,正如1920年的这幅地图所呈现的那像,法国曾计划打破像现在的叙利亚阿拉维派(Alawite)和德鲁兹派(Druze)等小国家的独立,主要是逊尼派,从南到北他的国领将统治从阿勒颇到大马士革这一带范围。在面对当地阿拉伯人民的抗议并要求建立一个较大的、多种族的国家时,法国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11、叙利亚的法国民族志

法国外交档案/克里斯·格拉蒂安提供

早在19世纪30年代,法国殖民统治者就筹划了在地中海海岸的东部的民族志。地图中的一些类别与奥斯曼帝国时用到过的一样,但其它的类别,比如耶西迪(Yzidis)和切尔克斯(circassian)却有些不同。但突出的问题是,当18个宗教和民族都紧跟法国分而治之的政策时,他们中的重点种族——阿拉伯人,却消失了。

12、地中海东部的日常饮食

图片来源:尼克·丹福思

这张地图带我们远离了战争的硝烟, 介绍了一些在美国非常有名,而在“地中海”或“中东”却很随处可见的美味。这些食物跨越了宗教、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却还是界定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和地理区域。比如,在从巴尔干一路到北非,用小小杯子喝着浓浓的咖啡,为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胡姆斯(Hummus)在希腊和土耳其是比较罕见的,它正像三明治一样,流传到北方时已经和原来的大相径庭,而伴随着它的阿拉伯语也逐渐不被人所知。拌有茴香的烧酒在整个地区也非常畅销,并且还被赋予了各种各样名字,比如茴香烈酒(ouzo)、葡萄酒(raki)、酒(arak)等。然而,在巴尔干地区,“葡萄酒”是指一种不同的流行饮料,更类似于格拉巴酒(grappa),或者也有可能是油漆稀释剂。有时,饮食文化不涉及政治问题;而另一些时候,它却符合政策要求。在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市(Izmir),你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烤章鱼,它的味道正如你在希腊半岛的希俄斯岛(Chios)品尝到的一模一样。但是在伊兹密尔,也可以找到一系列的佳肴,比如在希腊不为人所知的浪马军和烤肉堡。这些食物被土耳其移民从国内东南部带到伊兹密尔。

13、中东在向西移动和  14、北部

尼克·丹福思

尼克·丹福思

“中东”是一个西方术语,反映了西方视角,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曾说过,该地区实际上应该叫做亚洲西部。基于自己的角度,中东人曾用过类似的词,因此在阿拉伯文字中,马格里布(Maghreb)意味着“西”,并且涉及到大部分阿拉伯语人以西的部分北非地区。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该地区的英文名称随着英美决策者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在19世纪,英国人主观划分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并认为中东应该分成近东(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和中东(伊朗周边地区和波斯湾,这对英国统治下的印度的防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崩溃后,对于欧洲人来说,更容易地将以前近东的大部分地区划分为西方,其中包括巴尔干地区和部分安纳托利亚地区。近东的其余地区也被划入了西方,这些地区都在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管辖之下。因此,“中东”一词开始用到英国殖民地上,如之前一度被认为是近东的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也接受使用“中东”这一新词,并且随着美国在冷战期间政治上介入这一地区而流行起来。

近来,随着苏联解体,美国对这一词的使用再度激增,其内容涵盖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这些地方似乎陷入一种与伊斯兰相关的,而在战略层面相呼就的混乱之中。对于中东的界定,现在美国媒体似乎达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但并不总是一致的,这种大致的共识是建立在比较明确的中东(地图上的深绿色),或多或少是中东(绿色),以及可能是中东(淡绿色)之上的。

15、中东地区美国的盟友和敌对势力

图片来源:尼克·丹福思

我设计这幅地图,以用来让热情的美国决策者和互联网上的地图爱好者分享给这个地球村。地图简化了美国与中东国家之间复杂的双边关系,图中美国的盟友是蓝色的,敌对势力是红色的,这种方法常用在冷战期间及与恐怖组织的战争中。图中的符号解释了这些年里为什么有些国家不停地更换名称。图中的枪代表军事政变,清洗液罐代表入侵,选中标记代表选举,手写笔代表签订条约,以及拿有旗帜的小伙代表人民起义。我们把简单化的注意事项放在一旁,在一些图案中,民主选举将国家从蓝色变为红色,然后政变很快把它们变为蓝色。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地图让十分复杂的全球动态看起来非常简单。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或许其中有些地图不按常规制图,目的是让世界看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但是,如果这些图能够让你想起很多东西,而这是其它地图所不能及的,那么你就很有理由来细心研究这些地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