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解放日报:伊核协议命运飘摇
发布时间: 2019-07-08 浏览次数: 96

自从特朗普政府退约后,伊核协议就面临“解体”风险。如今,伊朗又先后迈出“危险”的两步,继续触碰核协议的红线。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核协议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稳定。不过舆论也认为,有关各方还在尽力,外交谈判大门仍未完全关闭。

外交手段仍是选项

伊朗表示仍希望保留协议,突破储量上限时称进程是“可逆”的。这次提高丰度也表示,外交手段仍是一种选择。

欧洲也在进行外交努力。法国总统马克龙6日发表声明称,他与伊朗总统鲁哈尼进行了超过一小时的电话交谈,双方达成共识,在715日前寻求伊核协议相关方重启谈判的条件,努力尝试挽救伊核协议。

美国尽管狠话说尽,但也释放想与伊朗对话的信号。特朗普之前曾“拜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从中斡旋,同时也间接通过阿曼、瑞士向伊朗传话,希望谈判。

此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签约方也在全力“挽救”伊核协议。

诉求落差构成挑战

但是,伊朗与美国之间的诉求落差可能会成为外交谈判的一大挑战。

BBC称,鲁哈尼对马克龙表示,美国停止对伊朗的全部制裁,可以成为伊朗和伊核协议六方恢复对话的开端。同时,伊朗希望将石油出口恢复到美国退出协议前的水平。

美国则始终没有满足伊朗开出的条件,即重回协议、解除制裁。而且,美国对理想协议的设定是,伊朗不能从事任何丰度的铀浓缩活动。同时,还须把弹道导弹问题纳入其中。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说,美国“极限施压”事实上已走到尽头,此前“临场”撤回动武令本身就说明美国还不想打。不过,特朗普政府的对伊朗政策尚未看到转变迹象。“既然还不想走到动武这一步,那么,美国最终要找台阶下。”

各方互动留有悬念

“有人说伊核协议名存实亡,目前还不能这么说。”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说,伊核协议最终的命运,仍取决于各方互动,特别是伊朗与欧洲三国的互动。施加压力也是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下一步就看互动如何进行:比如伊朗新出一张“丰度牌”,欧洲将作何反应;比如英国扣押伊朗油轮,事态又将如何发展。

“伊核协议最终命运如何现在还很难说,但是前景不太乐观。”李绍先说。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