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信息
书名:埃及对外关系研究(1970-2000)
作者:陈天社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页数:254页
ISBN:9787500468363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埃及对外关系的主要构成——埃及-美国关系、埃及-以色列关系、埃及-阿拉伯关系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历史学和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案到整体,以及互为对比等方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1970-2000年间埃及对外关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
作者简介
陈天社,1968年生,陕西富平人,历史学博士。曾三度求学于西北大学,分别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2004年7月以来任教于郑州大学。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东现状研究,重点领域为巴勒斯坦问题和埃及对外关系。在《世界历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范畴的界定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特色
引言 纳赛尔的遗产
第一章 埃及-美国关系:从敌视到盟友
第一节 埃美关系:由敌视到恢复外交关系
一 1967年前的埃美关系
二 由断绝外交关系到恢复外交关系
第二节 埃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一 埃美关系的全面发展
二 美援与埃美关系
第三节 穆巴拉克时期的埃美关系
一 埃美政治关系的发展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埃美经济、军事关系
三 埃及与美国的摩擦
第四节 埃美关系发展的原因
一 埃美关系的全面发展与两国战略的契合性
二 埃美关系的发展与埃苏关系的恶化密切相关
三 以色列因素对埃美关系的影响
第二章 埃及-以色列关系:从战争到“冷和平”
第一节 埃及与以色列的和平之路
一 埃及与以色列的早期接触
二 “十月战争”对埃以关系的影响
三 从两次军事脱离接触协议到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
四 埃及与以色列和平的实现
五 埃以和解的原因
第二节 实现和平之后的埃以关系:“冷和平”
一 埃及和以色列坚持继续和平进程
二 “冷和平”的形成
三 1992年以来的埃以关系:“冷和平”状态下的缓和与冷漠
四 “冷和平”形成及延续的原因
第三章 埃及-阿拉伯关系:合作与冲突并存
第一节 埃阿关系的演变
一 “十月战争”时埃及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
二 埃阿关系的破裂
三 埃及回归阿拉伯世界:埃阿关系的恢复
四 埃阿关系演变的原因
第二节 埃及-海湾国家关系
一 埃及与两伊战争、海湾危机
二 埃及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埃及与中东和平进程
一 埃以和解以前的埃及与巴勒斯坦关系
二 埃以和平与巴勒斯坦问题
三 埃及与巴以和谈
第四章 埃及对外关系的比较与角力关系
第一节 埃美关系:埃以关系的推动力
第二节 埃以关系:埃阿关系的晴雨表
第三节 埃阿关系与埃美关系的互动作用
第五章 文明与国际关系——从文明交往看埃及对外关系
第一节 文明交往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埃及对外关系的交往特征
一 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往是埃及对外关系的基本内容
二 埃及对外关系的形式是和平与战争、冲突与合作并存
三 埃及对外关系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第三节 影响埃及对外关系的文明交往因素
一 地缘与环境
二 宗教与文化
三 埃及政治体制与总统的性格特征
四 国家元首间的交往
五 国家利益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记
书评
韩志斌:“准多边外交、现实主义与文明交往——品读《埃及对外关系研究(1970-2000)》的思考”,载《西亚非洲》2010年第8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