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信息
书名:美国在中东的厄运
作者:[美]傅立民 著
译者:周琪、杨悦 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页数:262页
ISBN:9787509737187
内容简介
《美国在中东的厄运》考查了美国的全球声誉近年来下降的根源,而这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所感兴趣的问题。它分析了好战的穆斯林崛起与伊斯兰恐怖主义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两者都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内稳定。它揭示了影响中东地区演变的关键因素,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参与正在迅速深化,中国很大一部分进口能源也依赖于该地区。它还探讨了中国所关注的建立全球秩序的议题,中国一直在寻求确保国际体制继续按照适用于所有国家的规则运行的全球秩序,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能例外。
作者简介
傅立民,现任国际项目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美国中东政策委员会主席、美中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席、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副主席、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理事、美国外交学院理事,以及其他一些非营利机构董事会成员。
1993~1994年,傅立民担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在海湾战争期间(“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时期),他担任美国驻沙特大使。傅立民还曾担任美国驻曼谷(1984~1986年)和美国驻北京(1981~1984年)大使馆副馆长和公使。1979~1981年,他担任美国国务院中国科科长。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创性地访问中国期间,他担任总统的首席翻译。他曾因出色的外交工作而获得多种高级荣誉和奖章。
傅立民曾获得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专业的毕业证书,耶鲁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并精通汉语和闽南语。他的著作有《外交官辞典》(修订版)和《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这两部著作皆由美国和平研究所于1997年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从沙漠风暴到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第一章 从风暴之眼来观看:美国驻利雅得使馆眼中的科威特危机
第二章 美国在中东的目标与终结游戏
第二部分 陷入伊拉克的伏击
第三章 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思
第四章 美国的单边主义在两河流域的作用
第五章 突然改变方向、混乱状态与对政治辩论的压制
第六章 占领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后果
第三部分 政策的后果
第七章 海湾合作委员会和对政策后果的管理
第八章 美国外交政策与阿拉伯世界
第九章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政策和结果:能源、以色列、进入及对穆斯林愤怒的遏制
第十章 西亚与下一届美国总统:延续前任的政策将不会有作为
第十一章 美国与阿拉伯的关系:前进道路上的岔道
第四部分 捍卫外交和情报
第十二章 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憎恨我们吧,只要他们害怕我们”?
第十三章 恐怖主义时代的国家安全
第十四章 没有外交的帝国
第十五章 美国的领导地位能恢复吗?
第十六章 恐怖时代的外交
第十七章 为什么不尝试外交手段?
第十八章 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脱线先生掌权
第十九章 论情报
第五部分 对沙特阿拉伯的看法
第二十章 沙特阿拉伯与全球化的力量
第二十一章 沙特阿拉伯内外交困
第二十二章 阿拉伯人娶了中国妻子:未来十年的中阿关系
第二十三章 沙特阿拉伯:没有变革的进步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