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新华网:巴勒斯坦人的分歧与纠结
发布时间: 2012-11-30 浏览次数: 37

67届联合国大会29日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入联”打了个胜仗,理应兴高采烈,但在巴勒斯坦,庆祝人群在散去的路途,脚步却显得有些沉重。

人们心知肚明,巴勒斯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这一胜仗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怎么办?如何推动巴以问题的解决?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各派仍深陷分歧与纠结,缺乏明确和一致的方向。

在约旦河西岸,法塔赫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巴以问题,对土地的要求限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所谓的“1967年边界”。你可以从当地人口中听到以色列人和国际社会习惯使用的一些地名和称呼,比如特拉维夫,比如以色列人。

但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不论报纸电视是人们日常对话,特拉维夫仍按过去巴勒斯坦地名称作“塔尔拉比阿”,以色列人则被称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哈马斯被以色列视为恐怖组织,但在加沙人眼里,它却属于温和的伊斯兰组织。虽然哈马斯迄今公开立场仍是通过武装斗争“收复所有巴勒斯坦失地”,但近年被普遍认为立场有所软化,甚至被怀疑半遮半掩地打算接受“1967年边界”。

加沙人认为哈马斯温和,另一大原因是存在比哈马斯更激进的组织,那就是极端的萨拉菲派。在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后,他们仍坚持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这些派别诉求各异,代表了不同巴勒斯坦人群的倾向。时至今日,巴勒斯坦人对巴以问题的解决思路复杂各异。有人坚持“1948年边界”,收复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失地;有人满足于实现“1967年边界”;还有一些人艳羡以色列人的生活,主张和以色列合并成为一个国家。

巴以问题本就艰难,巴勒斯坦人如果不能实现合力,只能使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

(记者 吕迎旭、陈序)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