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期货日报:埃及动乱和中东局势走向
发布时间: 2012-12-25 浏览次数: 80

埃及目前国内局势的动荡,既反映了全球政治和能源格局变化下的中东所面临的困局,也将引发中东国家为避免重蹈覆辙,而被迫放弃全球原油主导权的连锁效应。而这一趋势,伴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的全球能源秩序重建,将更进一步打破中东现有的格局。

1222日,就在大量抢购蜡烛的民众们庆幸自己没有见到“永恒黑夜”到来之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却在上演另一种“黑暗”。当日,埃及宪法草案公投过关,现总统穆尔西将获得更多总统特权,悲观的抗议者哀悼穆巴拉克之后,埃及新的政治黑暗再度降临。时隔不到一年,这位昔日被西方和埃及民众广为赞誉的埃及民主领路人便再度成为千夫所指的独夫,埃及的民主路线似乎再度进入死胡同,而埃及局势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深层矛盾,也是目前中东所面临的困局。

埃及局势动乱背后的原因

埃及作为全球四大文明古国之首,拥有近7000年的历史,其文明的发源比中国还要早2000年。由于处于亚非交界的特殊位置,埃及从诞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无尽的地缘纷争,在历经了从波斯帝国到阿拉伯帝国再到法兰西帝国等多个外来政权轮番统治之后,现在的埃及在文明和宗族等方面,已经与古埃及完全切断,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阿拉伯国家。不同于伊朗目前依旧以波斯人为主,埃及不仅在宗教和文化,在种族上也基本上与其他的阿拉伯世界毫无差异。也因此,不同于游离于阿拉伯世界之外的原教旨国家伊朗,埃及一直都是阿拉伯世界的核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就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灵魂人物,其发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浪潮开拓了中东的独立浪潮,也直接推动了阿盟的成立,包括伊拉克前总统和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内的多个中东领导人都深受其理念熏陶。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精神方面,也同样体现在经济上。埃及虽然并非OPEC成员国,但也曾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和第二大产气国。同伊朗类似,埃及国内经济结构相较于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更为完善,不仅拥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农业,同时其旅游业在全球也首屈一指。此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埃及扼守地中海进入北海的战略要冲——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每天有约180万桶原油(EIA)经此航道送往欧洲和北美;此外,埃及境内的SUMEDSuez-Mediterranean)管道每天的运送量也达160万桶/天,这两条通道每天运送原油量接近于全球贸易量的20%,如果被封锁,油轮将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航路将增加60008000海里,时间和运费成本将增加34倍。因此,埃及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并不亚于伊朗和沙特。

由于埃及在中东国家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过去50年内一直都扮演中东领头羊的角色。但由于埃及与西方社会的微妙关系,其在政治和外交关系上也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埃及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起者和中东独立浪潮的推动者,但又是最早建立世俗和现代化于一体的国家;既是前三次中东战争的领导者,又是最早和以色列和解的国家。正是由于埃及在阿拉伯事务中的巨大影响力和领头作用,虽然埃及的原油产量远不及沙特和其他中东国家,但包括苏联和美国等传统西方大国依旧积极谋求与埃及维持良好关系,以求在中东事务中可以寻求主动地位。

20111月,发源于突尼斯的中东民主化浪潮迅速蔓延至埃及,并在18天之内就将在位40年之久的穆巴拉克拉下了神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结果,其实背后却隐藏着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依靠石油资源堆积起来的高速发展并不具备可持续性,目前中东国家中,除了沙特、伊朗和伊拉克等少数产油大国,包括巴林、阿曼和叙利亚等国石油资源已经日趋枯竭,由于缺乏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而此前在美国多年的高压之下,极端穆斯林势力快速崛起,随着近年来美国逐步撤离中东,这部分势力开始活跃于各国政坛,也一定程度加剧了其国内局势的动荡。

也因此,在各方面条件并没有发生实际改变的情况之下,埃及虽经历了短暂的政权变更,却依旧没有迎来真正的民主和经济的重新复苏。短暂的和平之后又再度迎来了更大的混乱,宪法草案的通过也透露出其可能走上宗教独裁的危险道路。

中东未来的走向

透过埃及的政局,可以看到目前中东国家面临的深层问题,一方面是政局、宗教和经济多方面的困境以及伴随其而来的国内局势的动荡,另一方面则是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带来新的对峙以及美国撤离之后带来的权力真空。而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爆发带来的新一轮能源市场的洗牌,未来中东的道路将更为曲折。

IMF在今年二季度测算,沙特在目前想要维持财政平衡,需要确保现有市场份额,同时油价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上。而考虑到近年来为应对中东局势快速变化的冲击,沙特需要扩大民生福利和基础建设的支出,在2016年之前,油价必须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才能确保沙特维持财政平衡和国内政局不出现大的变化;而其他包括巴林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这一数字还将略有上调。

但这一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显然并不那么乐观。11IEA的年报显示,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的爆发,未来10年之内,中东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份额将大幅缩水,而且油价在未来5年之内也将持续回落至90美元/桶下方。在这一背景之下,未来5年之内,沙特在高份额和高油价中,可能任意一个都实现不了。

1212OPEC半年一度的部长会议之前,11月的数据显示OPEC日均产量降至近一年低点,沙特日均产量大幅降低23万桶,同样为近一年低点。然而同期由于美国产量的快速提升,全球原油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上升,Brent原油均价较11月还下跌了0.6美元/桶,OPEC对于全球油价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由于全球原油供应格局的变化,2012年全球油价与上年基本持平,包括北美在内的多地油价出现了3年以来的首次下跌。由于供需格局变化,包括伊朗和安哥拉在内的多国要求OPEC限制产量,然而沙特主导的OPEC依旧将产能上限限定为3000万桶/天,然而即便这一并不让人满意的数字,依旧无法得到执行。2012年前11个月,OPEC平均产量达3162万桶/天,高于其产量上限近5%,而这一数字也恰好是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的盈余量。从历史上来看,如果出现相似情况,沙特和OPEC一般会通过削减产量来推高油价,但2012年却出现不同的情况。即便在四季度OPEC产量下降,也主要由于需求的疲弱而非其主动减产,亚太和欧洲地区冬季气温高于去年,削减了其需求量,而美国进口的减少,也致使包括尼日利亚等北非国家加大了对欧洲的出口量。

事实上,沙特为避免国内政局动乱和伊朗出现过激行为,自2011年开始大量增加财政支出,2012年财政预算更是大幅提高19%,其中国防、教育和医疗是重点支出。8月份美国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美国军售大幅增长3倍,其中沙特占比超过50%,在美国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之下,沙特对于伊朗的担忧和自身安全的无力感迫使其加大国防和财政投入,继而令其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掌控力逐步降低。

因此,埃及目前国内局势的动荡,既反映了全球政治和能源格局变化下的中东所面临的困局,也将引发中东国家为避免重蹈覆辙,而被迫放弃全球原油主导权的连锁效应。而这一趋势,伴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的全球能源秩序重建,将更进一步打破中东现有的格局。

(作者:刘建)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