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大选获胜的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将再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这位高喊着从中东收缩兵力、战略撤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的总统先生即将开始其美国总统的第二任期。
尽管,奥巴马“重返亚太”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相应的计划也在按步实施,但是“中东还是亚太”的矛盾始终成为其战略的纠结点。美国颇有影响的《外交政策》杂志近日刊文称:“忘掉亚太吧,奥巴马是时候把重心重新放回中东了。”该文催促访问亚洲的奥巴马在“重返亚太”上掉转方向,回到中东,因为加沙战火持续燃烧使得约旦和埃及街头的愤怒高涨,可能演变为废除与以色列和平条约的激烈要求,这个条约是美国中东战略与影响力的基石。
而过去的几年,美国在军事部署和投入方面,实现转向亚太的目标了吗?未来,它会选择谁?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副教授张宇权博士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巴马的确想‘重返亚太’,但是中东形势以及未来的趋势,绊住了美国,在那里近期还极可能会有一场冲突。总之,在美国的军事部署中,中东是近期的战场,军事任务紧迫;亚太是未来不确定的战场,所以重在构筑军事防卫网络。未来的几年,中东依旧是美国大兵聚焦的中心。”
中东 若伊朗研发核武美国或会“持刀”上战场
去年底,奥巴马大选获胜后首次出访,选择了泰国、缅甸和柬埔寨,当时媒体评论,此举凸显了奥巴马“重返亚太”的决心。但讽刺的是,访问期间,奥巴马紧急派一同出访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奔赴中东,解决加沙地带不断升级的巴以冲突。
这其实就是,中东还是亚太,战略纠结的一种现实写照。
中东还是亚太?近年来一直是个矛盾。不久前,据路透社报道,停泊在西雅图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斯坦尼斯号(USS John C. Stennis CVN-74),整修后的下一个巡弋防区原本是太平洋海域,为奥巴马的战略枢轴转向服务。但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帕内塔却于去年8月22日宣布,应美军中央司令部(Central Command)要求,斯坦尼斯号将提前回驻波斯湾,以抗衡“伊朗威胁”,并且应付叙利亚局势的恶化。日前,俄罗斯媒体披露,该航母已在波斯湾,停靠杰贝阿里港等待命令。随着伊核问题久拖不决,以色列政府有意轰炸伊朗核设施的风声高涨,波斯湾突然战云笼罩。日前,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和中东研究所学者丹尼尔·瑟唯(Daniel Serwer)发文,预测以色列可能在今年与伊朗兵戈相见。
反恐
关键词:中东始终是美国大兵作战的战场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撰写的报告,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军事行动的总支出已经突破4万亿美元。而未来30-40年间白宫抚恤伤残老兵的费用将突破1万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还承诺额外向上述三国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重建资金。
奥巴马政府在界定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时指出,“美国对以色列的安全作出坚定承诺;一个团结、民主和安全的伊拉克重新融入地区;伊朗放弃制造核武器、支持恐怖主义和威胁邻国;防扩散和反恐怖。”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视以色列安全、伊拉克稳定、反恐、防扩散和伊朗问题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安全目标。
虽然,奥巴马上台后开始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试图缩小反恐的打击面,改善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但是,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的变化,打断了奥巴马的中东战略进程。2009年圣诞期间出现恐怖分子炸机未遂案件,后证实恐怖分子来自也门。美国人对恐怖主义的警觉再次被唤醒,奥巴马的反恐收缩战略受到批评。在强大的国内压力下,美国迅速强力介入中东反恐事务,与也门结成密切的反恐联盟,向也门政府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2011年初中东北非政治动荡开始后,美国不得不再度加大对中东的投入,特别是利比亚战争再次把美国拖入新的中东乱局。而不久前,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事件使得美国不得不加强在利比亚的军事投入。
4年来,虽然美国大兵已经成编制地撤出了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但是仍有小部队的美国大兵在那里激战。美国还为以上三国提供包括武器装备、训练、共建网络情报等方面的军事援助。4年间,美国还深入介入了利比亚的军事冲突,推翻卡扎菲政权。目前,还在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向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提供军事支持。
而利比亚、叙利亚,以及由于叙利亚内乱引起的黎巴嫩、伊拉克等地的混乱也为恐怖分子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从而扩大了美国大兵作战的范围,使得美国更加难以从中东脱身。
同时,为了履行保卫以色列的承诺,美国不得不时常为扑灭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怒火而奔走、调停。日前的巴以冲突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这样概括,过去4年,中东一直是美国大兵的战场。”张宇权说。
伊朗
关键词:未来几年吸引美军的最主要方向
就在2013年到来之际,去年12月28日,伊朗开始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为期6天的军事演习。伊朗军方指出,此次演习目的是为了在霍尔木兹海峡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路线反击来自敌对国家的威胁,并测试新式武器。
去年,波斯湾一直不太平。去年3月,美国联合巴林、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约旦、埃及、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在巴林举行10国联合空军军事演习,向隔海相望的伊朗“晾肌肉”。5月初,海湾阿拉伯国家联合部队(又名“半岛之盾”)军演在阿联酋举行,为期两天,代号为“忠诚岛屿”。5月7日,美国又组织来自沙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等五大洲18个国家的1.2万名士兵参加在约旦展开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据悉,这是过去10年中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4月27日,美国空军宣布,已经在阿联酋的哈弗拉军事基地秘密部署超级战机F-22。这相当于美国将F-22部署到了伊朗的家门口。有报道称,美国目前还在努力训练该地区的盟友军队,如有必要,这些军队将可以投入战场。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还计划,与海合会六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卡塔尔及阿联酋扩展军事关系,商讨在波斯湾建立新的防卫架构,进行联合空中和海上巡逻与军演,并进行导弹防御合作等。并与科威特协商,将一支美军地面作战部队保留在当地,并派遣更多军舰进驻波斯湾的国际水域。
美国一系列的军事举动剑指何方?所有的分析都表明,是伊朗。
以色列表示,该国不会将其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外包”给任何人,“甚至是最亲密和最信任的盟友”。报道指出,此言暗指以不会依靠美国来阻止伊朗拥核。近一段时间,以色列不断向外界发出它已调查了解到伊朗正在研制核武器的消息,并向美国施压。
“如果美国的情报确认伊朗在发展核武器,那么美国会动武,虽然奥巴马政府以及美国的知识精英层都认为,亚太将是美国决定未来的疆场,但是在中东,美国认为恐怖主义、‘伊朗核问题’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触及美国动武的底线,所以不得不拿出重金、真刀真枪地投入到中东。”
张宇权认为,奥巴马连任后,更有可能武力打击伊朗,因为,美国总统一般在第二任期,不用再担心选举问题,更容易放手一搏。
亚太 “离岸平衡手”组织盟国筑军防
插手南海、钓鱼岛争端;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四大盟友的多边和双边关系,提升防务合作的水平;高频率地在亚太地区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宣布将于2015年以前,把60%-7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驻军等。从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太”以来,3年多的时间,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一路“高歌猛进”。
张宇权表示,一方面,美国在积极笼络、组织其亚洲盟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构筑军事防卫网络;另一方面,不断地在亚太地区插手各种争端,希望用外交的手段,发挥“离岸平衡手”的作用。
布网
关键词:进行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2015年前,把60%-7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2020年之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地区;调整在亚太的驻军,特别是准备驻军澳大利亚,并计划驻军金兰湾。通过一步步地调整,美国计划在亚太地区构筑一个强大的军事网络。
根据去年美国公布的《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优先任务》,美国将进一步强调与亚太地区现有盟友的关系,并将合作网络向整个亚太地区推广,保证同心协力保护共同利益;支持印度成为印度洋地区安全的维护者;与朝鲜半岛盟友和其他地区国家有效合作,威慑与预防来自朝鲜的“挑衅活动”。这份文件表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自由贸易和美国的影响,部分上有赖于军事能力与态势的平衡。”
去年6月,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太平洋地区部署航空母舰的数量恢复到6艘,并把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与濒海战斗舰部署在太平洋。日本《每日新闻》评论称,奥巴马政府准备进行“战斗力重新部署”,通过让美国盟国军队和美军共同军事演习等方式,提高盟军战斗力。
“与盟国打造一体化的军事合作,是美国‘亚太在平衡战略’的重要基石”。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赵明昊表示。
赵明昊表示,在与日本合作方面,美国希望开掘和利用日本的军事实力,服务美在该地区军力配置的重新调整,以及“海空一体战”、“联合作战介入”等新军事概念的实施。当前,美日同盟正从侧重分工转为大力深化两军“联合力量”和“互操作性”,通过共享情报、共谋规划、联合训练、共用基地、共建导弹防御系统等多种方式,推动美日军事一体化。
据悉,通过调整,目前,美军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的29个建有军事设施,包括14个机场、9个军港以及130多处军营和训练场。日本采购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决定,将使日本在2020年左右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40余架战机,且美日已在横田空军基地建立联合防空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双边空防规划和协调。
日本还被美国视为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方面“最亲密的盟友”。2012年6月,日本议会通过核能基本法的修改,34年来首次将“国家安全”纳入核能发展目标,为日本的核武化扫除障碍。
同样,韩国也被美国视为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方面一个潜在的合作对象。不久前,韩美两国宣布将致力于在2015年建设完成30分钟完成探测、发现、摧毁朝鲜军队在移动发射台上发射导弹的全部任务这一“杀伤链(kill chain)体系”,并推动构建对朝鲜发射的导弹进行上空拦截的韩国导弹防御系统(KAMD)。这一系统被分析人士称为“韩国版反导系统”,为韩国进入美国的亚洲反导体系推开了大门。4年来,美国还不断地利用“延坪岛”等事件,加强与韩国的军事合作。南方日报记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上发现,2008年至2011年,美国的军火45%销往了亚太地区,而韩国是美国最大的客户。
美国还大力推动盟国之间的合作。比如,在美大力推动下,日韩两国达成《军事情报综合保护协定》;去年7月12日,美日韩还宣布成立了旨在应对朝鲜“入侵”的三方安全磋商机构。
张宇权表示,美国的一系列军事部署是为了确保美国随时军事介入地区争端的能力,保护由其主导的亚太秩序。
军演
关键词:拉拢亚太国家扩张军事网络
过去4年,美国越来越重视与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最明显的便是与亚太国家的军演:“擒虎”、“金色眼镜蛇”、“肩并肩”……近年来,亚洲成为世界军演密度最大、大规模演习最多的地区。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获悉,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每年举行的军演达1500“场次”。
每年在中国周围进行,有美国参与的军演北至蒙古,南到南沙:“可汗探索”年度军演;美韩“关键决心”、“鹞鹰”、“乙支自由卫士”军演;美日海军年度联合军演;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多国海上军演;美柬“吴哥哨兵”军演等。这些演习大多属于年度例行军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和不定期的军演会出现在中国周边。2009年10月,美印举行“天空·印度09”联合军演,该演习为近年美印两国在印度举行的最大规模空中联合演习。
张宇权表示,通过各种军事演习,保持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一方面,希望通过建立各种军事合作,来“拉帮结派”,称为其亚太军事防卫网络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希望继续维护其在亚太的权势,成为亚太地区纠纷的“仲裁人”,成为“离岸平衡手”。“目前,美国的知识精英层有一个一致的看法:中国不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但对未来中国,美国很难确定,现在美国主要做的是构筑一个防御的网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她希望用尽量少的花费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除了军事部署以外,美国希望主要采用“巧实力外交”来完成其亚太战略。
(南方日报记者:赵杨 策划统筹:戎明昌、赵威)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