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政局永远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2013年,中东局势将依然错综复杂:叙利亚危机以何种方式解决?以色列会否单方面打击伊朗?巴以能否结束硝烟炮火走向谈判桌吗?埃及会引发新一轮冲突与混乱吗?为此,南方日报特邀专家对新一年的中东局势进行解读。
猜想1 叙危机实现政治和解?
专家预判:★★
西方要求巴沙尔下台的立场一直很坚定,黎巴嫩、伊朗等周边国家对叙当局的支持有限。巴沙尔政权对国家的主导权将越来越弱,即使联合国特使关于“组建联合政府”的提议能达成,巴沙尔发挥的作用也会很有限
2012年叙利亚局势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冲突升级,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力量在大马士革、霍姆斯、阿勒颇等地的交战尤为激烈。两派在一年的对立中此消彼长,反对派的力量不断得到整合和壮大。12月中旬,美国和参加第四届“叙利亚之友”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承认“叙利亚全国联盟”为叙人民合法代表。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今年1月6日向国民发表电视讲话,称这不是一场政府与反对派的冲突,而是国家与敌人的冲突。2013年,巴沙尔政权能否和其“敌人”以和平方式结束这场一年多的冲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于解决叙危机的办法,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去年12月30日提出新建议,包括组成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过渡政府,该政府“将在过渡阶段掌管权力”,直至举行新的选举。
厦门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范鸿达认为,西方要求巴沙尔下台的立场一直很坚定。从去年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危机的表态可看出,它们认为叙利亚的变革应该属于区域变革的一部分,巴沙尔政权也应该像利比亚、也门等中东国家一样发生政权更迭。
“2013年的国际环境亦不利于巴沙尔政权。”范鸿达认为,周边的国家对巴沙尔的支持很有限,比如黎巴嫩内部已就“是否支持巴沙尔”产生了分歧和割裂;伊朗一向被认为叙利亚的坚定盟友,但是伊朗本身就面临着脆弱的处境,它对巴沙尔的支持更多限于外交方面。叙利亚的另一个邻国土耳其与西方的态度一致,对叙利亚当局的敌对态度明显。
“总体上来说,巴沙尔政权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其对国家的主导权将越来越弱。”范鸿达称,即便卜拉希米关于“组建联合政府”的提议能够达成,巴沙尔在联合政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很有限。
猜想2 伊核问题继续发酵?
专家预判:★★★★
外媒认为以色列今年将举行议会选举,内塔尼亚胡将伊朗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因此两国有可能兵戎相见。但专家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很难同意以色列单方面打击伊核设施。伊朗今年将举行大选,但国内对核问题认识一致,外界难有可乘之机
2012年2月,伊朗高调宣布已生产出新一代用于提纯浓缩铀的国产离心机的消息,吹来了伊朗核危机去年的第一波乌云。4月14日,中断了一年多的伊核会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禁运措施正式生效,美国也宣布对伊朗50多家涉及核和弹道导弹项目的实体实施制裁。
随着伊朗核危机的不断升级,有关以色列即将单独对伊朗核设施发动攻击的传言不绝于耳。2013年,以色列会否攻击伊朗核设施?英国路透社网站1月3日发表文章称,以色列可能在今年与伊朗兵戎相见。为迎接今年初举行的议会选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伊朗问题作为重要的竞选议题,称阻止伊朗核计划是他的首要目标。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成的基本判断是,伊核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发酵已成为规律,但是伊核问题失控的可能性比较小。事关伊朗核问题的多方都有底线,各方都明白该问题的复杂性,动用武力解决的后果很严重。现在国际社会的制度化程度很高,各国多通过协议和规则来调节矛盾,这一制度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它们很难同意以色列破坏国际规则,单方面打击伊朗核设施。
另一影响伊朗核问题的不确定因素是伊朗的国内局势。伊朗将于今年6月举行总统大选,国际社会是否会借机伊朗政局变动的关键时期,挑拨伊朗国内政治势力间的分歧,从而阻碍伊朗的核项目继续推进的进程?对此,赵广成认为,伊朗国内的民族融合程度非常高,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对核问题的认识很一致,外部如果想趁伊朗大选对伊核问题施压,将很难达到目的。
猜想3 巴以和谈重新启动?
专家预判:★★
以色列总理为赢得议会选举,对巴勒斯坦仍会采取强硬立场。而刚刚取得联合国观察员地位的巴勒斯坦,不会那么快重回谈判桌。至于巴以和谈的外部推手美国,则深陷中东泥潭,无力顾及巴以
中东地区的旧伤“巴以问题”在2012年末又增添了一些新伤痕。去年11月14日至21日,两年来刻意低调的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了代号为“防务之柱”的行动。加沙的炮火刚刚平息,巴勒斯坦11月29日的“入联”努力再次令以色列陷入两难境地。为了报复其行为,以色列宣布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更将两地局势推到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阿拉法特去年11月被“开棺验尸”,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如果化验结果证明是以色列毒害了阿拉法特,巴以新一轮冲突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沈雅梅认为,冲突极易发生,和谈却很难出现,这是今年对巴以问题的基本判断。以色列今年要提前举行议会选举,2009年内塔尼亚胡能够当选政府总理的原因是他在巴以问题采取强硬立场。今年,他仍会就这一问题坚持强硬立场。
“从巴勒斯坦方面来看,其对巴以和谈的信心已经跌落到低谷。去年,巴勒斯坦取得了联合国观察员国的地位,相当程度上实现了部分的建国诉求,因此,它不会那么快再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沈雅梅说。
虽然俄罗斯和欧盟对推动巴以和谈的热情颇高,但沈雅梅认为不应过高估计其作用。她称,巴以和谈的最大的外部推动力是美国,但是奥巴马的“亲巴”色彩很鲜明,如果它推动巴以和谈,以色列方面不会买账。此外,中东还有很多事务让美国操心。因此,从内外环境看,明年巴以和谈前景很暗淡。
猜想4 穆尔西重整埃及?
专家预判:★★★
穆兄会的力量比较强大和团结,这为穆尔西弥补社会和政治割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反对派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整合,却难以实现实质性统一。今年围绕人民议会选举可能还会有一些动乱,但之后会逐渐以政治斗争取代街头斗争
去年,中东大国埃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动荡,上半年埃及政界围绕总统选举各方角力不断,有穆兄会背景的穆尔西胜出终结了这场博弈。下半年,穆尔西平稳地收回了军权后,却在“宪法声明”上栽了跟头。去年11月30日,由穆兄会主导的制宪委员会通过新宪法草案,并在此后的全民公决通过。但这部“催生”出来的草案无法平息抗议浪潮,社会割裂进一步加深。
新的一年,总统穆尔西能否修补这一裂痕?埃及政治能否步上正轨?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王泰称,埃及所出现的各种政治动荡,与其说是一种社会的剧烈变革,不如说成是民主的乱象。穆尔西当选总统后,按照他的意愿和目的顺利地掌握了立法权、军权的主动,从穆尔西执政后的这半年多的情况看,他的支持力量比较强大和团结,这为他弥补社会和政治割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埃及最高行政法院去年9月22日裁定,人民议会(议会下院)已不具备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埃及将在公投通过新宪法后进行新的议会选举。王泰称,宪法公投通过后,围绕着即将到来的人民议会选举带来的权力分配,埃及总统、军方和司法系统将再次进入博弈阶段。
埃及最大的反对派政党联盟“拯救国家阵线”1月3日正式宣布,将以统一名单参加即将进行的人民议会选举。值得注意的是,名单将包括联盟中所有反对派势力的代表。对此,王泰认为,反穆尔西的势力实现了形式上的整合,但是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统一。
“2013年年初,能够影响埃及政治的最大变数是人民议会的选举结果。”围绕着这场选举,埃及社会难免会出现小的动乱。不过王泰表示,人民议会重新选举后,议员的构成情况将会出现新的变化,以后宗教和世俗之间更多是台面上的政治斗争,而不是组织和发动大规模的街头斗争。
(记者:魏香镜 策划:郎国华 练学华 统筹:罗彦军)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