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东战争阴霾开始消散?专家解析叙利亚、伊朗局势四大焦点
引语:在世界的目光被东亚的紧张局势(中日钓鱼岛之争、朝鲜可能进行核试爆)所吸引之时,中东的两个火药桶——叙利亚和伊朗局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叙利亚内战迎来了政治解决的曙光,而伊朗也与伊核问题六国商定于本月26日举行新一轮对话。

中东战争阴霾是否开始消散?昨日,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教授就此接受了海峡导报的专访。李伟建分析说,叙利亚内战双方展开谈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伊朗核问题要在伊朗6月份大选之后才可能出现转机。
叙利亚内战双方是否会展开谈判?
专家:谈判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
“叙利亚内战已经出现转机,双方展开谈判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在接受海峡导报采访时说,本月4日,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主席穆瓦兹·哈提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叙利亚政府与其展开谈判。哈提卜还称,如果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自行辞职,并离开叙利亚,则可以避免接受审判。
李伟建指出,叙利亚反对派之前是强硬拒绝和巴沙尔政府谈判的,但现在态度出现了明显转变,而反对派态度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叙利亚反对派之前是靠外部力量的支持才能与政府军相抗衡的。但现在美欧减少了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经济状况不佳,另一方面也是担忧大量武器和金钱落入伊斯兰极端组织手中。
二、美欧低估了叙利亚政府军的实力,开始以为依靠反对派的力量就能推翻巴沙尔政府,但现在看起来可能性极小,现在叙利亚政府军在与反对派武装的对抗中,已逐渐占据上风,美欧不得不重新重视谈判解决叙利亚内战的选择。
三、联合国、中国、俄罗斯没有放弃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努力,不断给叙利亚内战双方做工作,劝说双方展开谈判。
四、叙利亚政府军虽然现在占据优势,但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巴沙尔也不会强硬拒绝和反对派进行谈判。与叙利亚政府关系密切的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日前表示,他认为叙利亚政府已做好同反对派谈判的准备。
叙利亚内战双方谈判能取得进展吗?
专家:关键在于“巴沙尔下台”是否为前提
李伟建指出,虽然叙利亚反对派表示愿意与巴沙尔政府进行谈判,但双方启动谈判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反对派内部就存在严重分歧,一些强硬派明确表示拒绝与巴沙尔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二、哈提卜在表达了愿同巴沙尔对话意向的同时,也开出了一些条件,比如要求叙政府释放在押的16万囚犯。三、如果反对派和美国坚持将“巴沙尔下台”作为启动谈判的前提,那么谈判就很难顺利举行,毕竟巴沙尔现在还较为牢固地掌握着军队,巴沙尔现在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的遭遇,巴沙尔看在眼里。当时穆巴拉克以为可以用主动下台换取较好的待遇,没想到却成为了阶下囚。”李伟建说,巴沙尔是不会在谈判之前同意下台的,但从巴沙尔之前的一些表态可以看出,巴沙尔愿意将“是否下台、何时下台、以什么方式下台”作为谈判的内容,但绝不是谈判的前提。
李伟建认为,巴沙尔的总统任期2014年就将结束,如果美国和叙利亚反对派愿意让巴沙尔任期结束后自然下台,并不再追究审判,那么叙利亚双方以谈判方式结束内战还是有可能的。现在叙利亚反对派面临 “打不赢政府军、外界支持减少”的困境,因此有可能绕过“巴沙尔必须先下台”的这个“死结”与政府进行沟通和谈判。
伊朗核问题是否会出现突破?
专家:伊朗6月大选后才可能出现转机
“伊朗最近有一些动作值得关注,可能会对伊核问题的走向产生影响。”李伟建说,伊朗总统内贾德5日借参加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之机到访开罗,成为自两国断绝外交关系30多年来访问埃及的首名伊朗总统,埃及总统穆尔西去年8月赴伊朗参加不结盟运动峰会,是埃及领导人首次到访伊朗。两国国家元首不到一年内实现历史性互访,被视作双方关系改善的明显信号。
此外,内贾德在参加伊斯兰合作组织峰会时的一些言论也显得“温和”许多。5日,内贾德宣称,伊朗是个有核国家,但伊朗无意攻击以色列。6日,内贾德再次表示,如果华盛顿改变对德黑兰的态度,伊朗将考虑美国提出的进行直接会谈的建议。
李伟建指出,尽管内贾德表现出温和的姿态,但是美国并不信任内贾德,因为内贾德是伊朗的强硬派代表。伊朗在6月份将举行总统大选,而已经当了两届总统的内贾德将不能再次参选,美国期望伊朗政府中的温和派能够执掌政权,从而推动伊核问题的解决。
“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已商定于本月26日在哈萨克斯坦举行新一轮对话,但我觉得此次对话很难取得进展,因为美国在等待伊朗大选结果。”李伟建说,美国政府6日宣布强化制裁措施进一步遏制伊朗石油收入,同时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局等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美国希望通过加强制裁对伊朗大选施加影响。
奥巴马访问以色列的目的是什么?
专家:劝阻以色列别过激,避免“中东大战”
白宫5日宣布进入新任期的奥巴马将在3月份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以色列。白宫表示,奥巴马此行将涉及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以及重启巴以和谈等问题。奥巴马2008年曾以参议员身份访问以色列。但他2009年就任总统以来一直没有访问以色列。2009年6月5日,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开始不久就访问埃及,并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大学演讲,呼吁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能有一个 “新的开始”。当时,奥巴马并没有顺道访问以色列,令以色列政界人士和美国亲犹团体大为不满。
对于奥巴马将连任后首次出访定在中东,李伟建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奥巴马将在第二任期内对中东予以更多关注。中东局势因为“阿拉伯之春”运动出现了较大变化,一些伊斯兰政治势力开始掌权,埃及、叙利亚、突尼斯、也门等国的动荡,也让仇美的极端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以,奥巴马改善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愿望更加迫切。
李伟建指出,奥巴马访问以色列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美国未来四年的中东政策告诉以色列,与以色列进行深入沟通和探讨,寻求以色列的理解和支持,并劝阻以色列不要采取过激行动。美国是不希望对叙利亚和伊朗开战的,因为代价太大。而以色列数天前曾空袭叙利亚科研机构,这种激进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中东局势产生难以意料的变数。此外,以色列曾多次威胁要对伊朗进行空袭,如果以色列真这么干,很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美国将被迫卷入其中,这显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二、奥巴马也会对以色列进行安抚,比如对以色列的安全
(记者 李效伟)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