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2012年,有一个小镇牵动了全世界人的心。这个叫做胡拉镇的小镇位于叙利亚的霍姆斯省,是胡拉平原上最大的一个镇,镇上大约有3.8万名居民。然而,2012年5月25日这一天,一场噩梦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大量平民和32名无辜儿童丧生,特别是儿童丧生,这是对叙利亚民众的未来和渴望的令人不能接受的袭击。”说话的人是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团长穆德。2012年5月25日,胡拉镇发生针对平民的屠杀。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共有108人在事件中遇害,其中包括49名儿童和34名妇女。屠杀惨剧发生后,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互相指责,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枪炮声,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向大马士革南部一巴勒斯坦难民营发动袭击……
为解决叙利亚危机,联合国阿盟特使安南曾高调提出六点建议。但不到短短的半年时间,调停即告失败,安南也随即宣布辞职,而此后上任的新特使普拉希米迄今已三赴大马士革进行外交斡旋,但没有取得任何突破。
联合国阿盟特使普拉希米继续在首都大马士革访问,并会晤反对派团体成员,反对派对普拉希米的斡旋充满信心,认为将取得成效。普拉希米日前已会见总统巴沙尔,寻求解决内战的方法,但被指其斡旋工作没有突破。
一年多的时间里,各方调解无效,叙利亚局势持续恶化。尤其从2012年9月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在全国范围内的战斗不断升级。据联合国收到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3万人在冲突中丧生,36万多名难民逃至邻国。
新华社驻大马士革记者姜铁英:回顾2012年的叙利亚危机,我个人认为叙利亚危机已经呈现出三个态势,一是叙利亚境内的暴力冲突越发地频繁,而冲突背后体现出的是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之间已经无法互相信任的事实,另一个方面是国际社会对于叙利亚危机的斡旋仍然没有化解危机。第三个就是叙利亚危机正有向邻国外溢的现象,无论是黎巴嫩、土耳其、约旦,都曾发生过局部冲突。
中东问题专家、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认为: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和叙利亚国内政治碎片化的格局密不可分:
李绍先:叙利亚内战陷入了僵持状态,它的深层次原因是和叙利亚国内政治格局分不开的。叙利亚国内政治格局是一个碎片化的状态:叙利亚的多数民众是逊尼派穆斯林,少数族群由于担心巴沙尔政权倒台以后,遭受新上台的逊尼派的迫害,所以仍然对巴沙尔政权构成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巴沙尔政权的的倒台仍然是可望不可及。在深陷僵局的内战中,叙利亚人民深受其害。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