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经济日报:西亚北非经济:动荡中踯躅前行
发布时间: 2013-02-19 浏览次数: 9

◆政局持续动荡阻碍地区经济复苏

◆本地区经济发展两极化态势明显

◆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西亚北非地区2013年经济增长预计为3.6%,低于2012年的5.1%。如果不考虑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增长因素和部分战乱国家因局势趋稳、经济重建所带来的大幅增长,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在2%左右,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

从整体来看,西亚北非地区经济的低速增长态势将会在未来保持一段时期,地区经济走势在短期内实现整体好转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更为严峻的政局变化,地区经济还可能面临下行风险。在西亚北非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同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两极化态势。事实上,两极化现象在西亚北非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一直存在,该地区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之间的经济状况差距也较为明显。其中,石油出口国2012年经济发展表现突出,阿尔及利亚、伊朗、伊拉克、利比亚、也门、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阿曼、巴林等11个石油出口国2012年均增速达6.6%。利比亚因战后重建和石油出口的恢复,2012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20%,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将达16%。伊拉克也在能源出口主导下实现了经济强劲复苏。

但是也应看到,“阿拉伯之春”带给西亚北非地区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表面上,油价高企使石油出口国获利,但诸多不利因素也影响到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比如迫于政治局势而提高公共支出和社会补贴,因局势恶化引发的投资减少和市场信心不足等。从更大范围来看,全球经济普遍面临增长困境,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等因素也将给石油输出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多挑战。

相比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增长,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进口国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受到多重因素制约。除了政局动荡外,国际市场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欧元区经济衰退、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都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本地区石油进口国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1%,与产油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埃及、约旦、突尼斯、摩洛哥、黎巴嫩等国2012年的经济增速维持低位,均不超过3%

随着部分地区国家政治局势趋稳,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积极信号,为本地区经济形势带来了一丝希望,增强了市场对西亚北非地区经济的信心。按照中长期规划,突尼斯经济力争在未来3年至4年实现经济增长7%的目标。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因素将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稳定政局,以免脆弱的经济复苏受挫。目前,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等国的政治重建过程已经开启,这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复苏和市场信心的恢复。但叙利亚局势日趋严峻,危机外溢效应已经出现。因此,尽快稳定地区政治局势、遏制地区局势恶化的势头,是恢复经济实现发展的当务之急。

除此之外,长期以来困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产业单一化问题,以及更为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等,都将继续考验本地区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地区政局和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各国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政治转型不是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西亚北非国家在经济领域能否迎来真正的春天,关键要看各国政府能否依靠政治转型,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更为稳定、健康、高效的商业环境,一举解决多年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而将本地区经济带入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记者 胡英华)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