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瞭望》新闻周刊:克里的“倾听之旅”与“平衡之旅”
发布时间: 2013-03-12 浏览次数: 9

224日至36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用11天时间马不停蹄地访问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等5个北约盟国以及埃及、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等4个中东重要伙伴国。克里首访所选路线明显不同于其前任希拉里首访的亚洲之行,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行前,美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记者会上表示,克里国务卿将此次出访看作一次“倾听之旅”,希望通过此访与欧洲和中东的关键盟友交换意见。克里本人也在访问期间多次提到此次是来“倾听”的。

用“倾听之旅”来描绘克里的首次外访,显示美方试图放下身段,同盟友就重大问题进行交流,这符合克里注重沟通、偏于温和的一贯作风。克里用“倾听之旅”一词显然也希望借此降低外界对此次“首秀”的期望值。

克里此访的主要目的涉及两个方面:巩固和拓展跨大西洋关系,处理好美欧金融危机和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背景下的美欧关系;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应对好“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新局面。进一步看,克里这次访问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中东问题。即使在欧洲国家,克里在同往访国领导人和外长会谈中着墨最多的也是美欧在处理中东问题时如何加强合作。

从克里此行公开谈话以及美国官方背景吹风所涉及的访问议程看,叙利亚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显然,在克里看来,美国的欧洲盟友和中东伙伴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克里利用访问德国的机会还安排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叙利亚问题交换意见,叙利亚问题在克里此行中的分量可见一斑。克里多次重申巴沙尔必须下台,宣布美方将向叙利亚反对派增加“非致命性”援助,但在军事干预叙利亚局势问题上表态十分谨慎。

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角度看,“阿拉伯之春”引起地区格局变动,留下不少后遗症。美方亟需修复与埃及的传统关系,拉埃及、沙特等国家在处理叙利亚和伊朗核问题上助美国一臂之力。况且,不论是叙利亚问题还是伊朗核问题,都与以色列的安全密切相关,克里此行虽然“跳过”了以色列,但并不表明以色列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地位有任何下降。就在克里出访期间,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访问了以色列,为奥巴马不久访问以色列做准备的成分很大,克里本人也将陪同奥巴马访问以色列。据此,克里此访何尝不是为奥巴马中东之行做准备?

至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克里在访问欧洲期间多次提及,主要做原则性表述,阐明其重要性。

名为“倾听之旅”,实际上美方期待的是在美国就其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决策和选择时,盟友能够倾听美国的立场和要求,给予积极配合,提供及时、有力的帮助。

克里就任国务卿之后,首次出访的国家是刻意选择的。韩国于225日举行新任总统朴槿惠的就职典礼,克里如果选择此时前往韩国,并顺访一些亚太国家抑或再去中东、欧洲等地访问也是顺理成章。可以推测,利用出席韩国新总统就职仪式之机安排克里的首次出访,美方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最终选择欧洲和中东,这并非偶然。

奥巴马第一任期推出“再平衡战略”,决定在亚太地区增加战略、经济、外交和安全投入。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将履新后的首访选择在亚洲,在情理之中。但奥巴马政府的“再平衡战略”引起美国欧洲盟友的一些疑虑,认为美方减少了对欧洲的关注,会弱化美欧关系;面向亚太的“再平衡战略”最初过于突出军事、安全因素,给亚太地区注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引起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质疑,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对这一新战略进行反思的声音。

克里本人对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过于高调的“再平衡战略”显然有自己的想法,在其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已露端倪:今年1月克里曾表示,增加美国在亚太军事部署“并非至关重要”,如果出任国务卿,他将尝试在此问题上采取更周到的考虑方式。克里确定首访路线时,决定不走希拉里的老路,而是选择访问欧洲和中东的传统盟友,具有对“再平衡战略”进行“再平衡”的意味,也含有借此安抚欧洲传统盟友的考虑。

显然,克里的这种“再平衡”并非是要在外交战略上另起炉灶,否认奥巴马第一任期的“再平衡战略”。毕竟,将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心向亚太转移是奥巴马政府的既定政策。况且,奥巴马本人去年底借出席东亚峰会之机,在连选连任之后首访即前往东南亚。这说明,亚太地区在美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天平上的分量只会加重,不会减小。

话又说回来,战略上平衡来平衡去,美国这种“东顾西盼”也说明,超级大国亦有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时候。奥巴马政府之所以调整战略布局,既有战略上的实际需要,也为财政窘境所迫。此外,作为超级大国,美国需要关注的除了长期的、战略性的问题外,一些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会牵扯其极大精力,分散其注意力,模糊其战略焦点和重点。

无论是“倾听之旅”,还是“平衡之旅”,克里“首秀”反映的并非美国外交政策风向的改变,只是同其前任相比克里外交风格的改变;不变的是美国维护超级大国地位的执著,对插手关键地区和事务的热衷,改变的只是策略、手法和侧重点。

(作者:贾秀东)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