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第一财经日报:伊战十年中东乱 美国各界反思忙
发布时间: 2013-03-20 浏览次数: 17

10年前,一场极具争议的战争在巴比伦故土打响;10年后,这场战争的负面效应依旧不断发酵。

2003320日,美军领衔发动伊拉克战争,尽管成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却开启了中东地区的“潘多拉魔盒”,打破了地区原有的均势,使得中东地区持续动荡。

美国方面,这场“烧钱”之战甚至难以估算成本。相比军费开支的直接成本外,间接成本对于与赤字“搏斗”的奥巴马政府而言,更是一个“难咽的苦果”。

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18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53%的美国人认为伊战是一个错误。盖洛普认为,美国近几十年的海外军事行动已在民众中造成了重大分歧,美国人今后在支持类似行动时将变得更为谨慎。

中东“收获”剧烈动荡

2003年,美军占领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推倒了位于市中心广场的萨达姆雕像。但10年过去了,伊拉克似乎仍未摆脱暴力浪潮,依旧深陷“内战”的泥淖。

对于伊拉克而言,尽管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代价巨大。根据非政府组织伊拉克遗体统计机构(Iraq Body Count)的数据,伊拉克战争造成了逾10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亡,更有数百万伊拉克人沦为难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德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尽管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却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经济福祉与社会稳定,也没有赢得伊拉克人民的心。”

尽管伊拉克在200510月通过全民宪法,又在一年之后,由总理马利基组建了萨达姆倒台后的首个政府,但是三权分立与两院议会制在国内宗教派别众多的伊拉克却遭遇了“水土不服”。2010年,马利基被指为连任操控选票,而伊拉克民众针对马利基政府的抗议示威活动自政府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歇,伊拉克的重建也步履维艰。

10年间,伊战不仅打乱了伊拉克国内的局势,也使得国内的动荡与失序在中东地区不断蔓延。在孙德刚看来,伊战对中东地区的最大影响是打破了海湾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

“战争爆发前,伊朗、伊拉克和沙特相互牵制,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以及世俗国家与神权国家之间处于一种战略平衡状态;伊战后,伊拉克什叶派在国家政权中发挥主导作用,促使同为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在海湾地区影响力上升,战略作用凸显。”孙德刚说。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伊拉克效应:伊战后的中东》报告中指出,伊战之前,中东地区在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形成均势,但是伊战之后,中东地区的战略形势明显向伊朗倾斜。而一个逐渐强大的伊朗显然是以色列的心头大患。随着双方博弈的不断加深,中东地区未来的局势发展也难以预料。

美国再掀反思热潮

在中东形势混乱不堪之际,美国国内则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反思”情绪。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主流媒体,在这一问题上,都逐渐摒弃了党派和政见的分歧,普遍认为十年前美国发动伊战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史蒂芬·沃尔特(Stephen M.Walt)近期在《外交政策》杂志的网站上撰文,总结了伊战的“十宗罪”,首要的就是美国的损失。在他看来,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美国都是伊战的失败者。

“战争的最初目的是要消除萨达姆政权所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事实证明萨达姆没有。之后,政府又想把伊拉克打造成一个"亲美"政权,但如今的伊拉克只能算是"半民主"政权,远谈不上亲美。伊战的成本远超出美国领导人当初的期望和许诺;还严重扰乱了美国外交,分散了布什政府在其他优先事项上的精力,并使美国在全世界不受欢迎。”沃尔特在文中写道。

除了学界的反思,近日美国主流媒体也开始反思十年前在伊战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当时,包括《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主流媒体都曾“煽风点火”,不仅助长了政府主战的气焰,同时还对民众“选择性”地报道,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近日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伊战前,美国政界与媒体联手鼓吹战争,排除异己,就发动伊战达成了“虚假的共识”。因此,他提醒当今的美国政府与媒体吸取教训,保持质疑精神,不在重大事件中轻易地“选边站”。

(记者:潘寅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