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13日宣布,美国将首次向叙利亚反对派直接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直接援助。同一天,美国也正式宣布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已经越过奥巴马设定的“红线”,但并未明言对叙利亚动武。对此,彭博社昨日发表社论,将奥巴马此举称作“明智而又冒险的策略(Sensible, Risky Syrian Strategy)”,并提醒白宫称,这个姗姗来迟的决定承载着巨大风险,惟以促成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为目标,方能成功,若欲以此协助反对派于战争中取胜,则必惹祸。
据文章透露,虽然美国官方一直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局此举是对叙利亚政权使用化学武器的回应,但是,美国官方的一份简报还是透露了白宫下此决定的动因:与伊朗关系密切的黎巴嫩真主党最近表态,称将继续坚持干预叙利亚冲突的立场,以图将战局推向有利巴沙尔政权的方向。
文章称,支撑这一论断的理由十分充分。第一,让叙利亚问题达成外交和解的前提是,冲突双方都要明确彼此均不可能在战争中获胜,但是,由于真主党的介入,这一共识已被叙利亚政府抛弃,巴沙尔已经关上了通过谈判结束国内战乱的大门。
第二,无论外界喜欢与否,美国已经深陷中东事务,无论自身或地区盟友都有许多需要保护的利益。如果继续放任战事发展,等到巴沙尔在伊朗和真主党的辅助下夺取战争胜利之时,美国将损失惨重。
第三,根据联合国最新数字显示,自叙利亚爆发战乱以来,至少已有93000人在期间丧生,较去年11月的数字又增加了超过30000人。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公开批评对奥巴马的“不干预政策是个严重错误”,更称其像个“傻子和懦夫(A Total ‘Fool’ And A ‘Wuss’)”。因未派兵卢旺达和波斯尼亚干预种族仇杀而深感内疚的克林顿明白,在数量如此巨大的生命被害之时,在真主党的企图如此昭然若揭之际,若还不能及时反应和行动,将是政府未来难以排解的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为反对派提供武力支持并无危险。一方面,武器可能最终流入基地组织手里,另一方面,过大的支持力度或助反对派赢得战争,进而组建新的反美逊尼派政权,届时,叙利亚将成为逊尼派极端分子的温床,或将重燃伊拉克内战战火。又或者,反对派将持这些武器,屠杀无辜的阿拉维派和基督教徒。
文章称,美国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必须适度,在促成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同时,亦不能对美国盟友构成威胁。这也是奥巴马需要继续致力把叙利亚问题“国际化”的原因所在。
而将于下周在北爱尔兰举行的G8峰会将是奥巴马的行动之机。文章认为,奥巴马首先要争取此前一直反对军援叙反对派的德国支持,并向俄罗斯解释自己并无意在叙利亚发动代理战争,他要向与会领导人们澄清,军事援助的目的不在协助反对派取胜,而在促进问题解决。
文章认为,在与诸位领导人沟通时,若能作出承诺,表达自己将继续与国会抗争的态度,保证既不摧毁叙利亚空军也不在叙设置禁飞区的话,奥巴马将更具说服力。
接下来就剩下这些问题了:到底要怎么援助叙反对派,才能保证他们既强到不被击溃又弱到不能取胜?要怎么防止武器流入极端伊斯兰分子手里?怎样才能在隔了大半个地球的另一个国度中把持平衡?这种平衡真的可能达到吗?
文章称,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谁也说不准。只能说,比寻求这些答案更容易的是想像事态发展的最后两种可能。一种是,美国将在中东地区陷入另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此的话,一个温和宽容的政权就几乎诞生无望了;另一种情况是,美国放任这场让生灵涂炭的战争继续,让真主党和伊朗从中获利,攫取对叙更大的控制。
在选择匮乏又难定策略的当下,除了劝服一众盟友共同协助军援“叙利亚自由军”(叙反对派武装)并最终促使内战双方共同接受政治解决方案以外,奥巴马别无选择。
(记者 廖梓达编译报道)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