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基文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出席“联合国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国际会议”。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他还出席“联合国支持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国际会议”。此前,中国曾邀请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以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此举也被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试图介入巴以问题,增强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中国开始有限度地介入巴以问题,但成效不大。虽然中国在道德及情感上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建国事业,但基于现实主义考量的中国外交政策不可能为巴勒斯坦提供实质性帮助。况且中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以及农业技术合作也是中国较为看着的。因此,在应对巴以问题时,中国一直主张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巴以问题,但巴以之间悬殊的实力差距决定了政治外交方式的低效率。这也导致中国在巴以问题中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然而,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中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以及中东对于中国的重要地缘战略价值,中国的外交政策决策者必须考虑如何增强中国在该地区经济、政治影响力。近几年,中国高层领导赴中东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出访中东国家的频率明显提升,显示出中国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在近期的叙利亚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正在积极发挥影响力。中国不仅在联合国否决制裁叙利亚问题决议,还在金砖峰会等国际组织中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力促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叙利亚问题。中国还与极为关注叙利亚局势的俄罗斯协调政策立场,以共同应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中国的这一态度引起美国的关注,美国不断地在公开场合发出积极信号,表示希望与中国讨论叙利亚问题,试图将中国拉入反巴沙尔政权的阵营之中,至少让中国不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力解决方式。但中国不为所动,极力反对外部势力武力干涉叙利亚问题。
近日,美国开始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支持,并在约旦进行军演。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举是在为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做准备。一旦美国成功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则叙利亚必将重蹈利比亚的覆辙,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优势将进一步巩固,这对于中、俄而言都是弊多于利。因此,中国急需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而巴以问题正是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最佳平台。
由于巴以问题不仅是巴以两国之间的纷争,更牵涉整个中东地区国家间的争斗。中国如果能在巴以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以色列,整个中东地区国家也会认识到中国的影响力,这对于中国提高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大有裨益。然而,巴以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介入该问题充满挑战。目前,中国采取为双方提供接触平台,促进国际社会关注巴以问题的措施,不失为一种最为保险的介入方式。但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中国还应考虑提出巴以和平路线图之类的实质性介入举措。
此外,中国借助巴以问题提升中东影响力也面临美国的强力阻扰。中东一直是美国极为看重的战略要地,美国在该地区倾注了很多战略资源,赢得了主导型战略优势。2011年,奥巴马提出最新版的中东、北非政策,显示出美国仍然是该地区无可争议的主导者。在这份政策中,奥巴马除了大肆鼓吹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之外,也不忘加之物质诱惑,倾力打造新版“马歇尔计划”。美国不仅要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该地区国家的民主转型提供资金支持,还宣布免除埃及的高达10亿美元的债务。
美国还将在中东和北非推出一项全面的“贸易和投资伙伴计划”(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Initiative),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美国还表示,美国将与倡导改革的议员们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增加透明度和向政府问责的社会活动人士协作,帮助政府履行其国际义务,大力反腐败。推进该地区的政治、人权与经济改革。显而易见,美国的这些做法必将极大地挤压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影响力及仅存的政治影响力,这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谨慎介入中东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循序渐进地提升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作者:彭念)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