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香港《文汇报》:埃及再陷动荡,普选并非万能
发布时间: 2013-07-06 浏览次数: 14

香港《文汇报》75日文章 原题:埃及再陷动荡的启示

埃及穆尔西政权上台短短一年就被推翻,原因是经济困局积重难返,政治宗教矛盾尖锐对立,社会严重分裂,民怨沸腾,加上军方的介入结束现政权,让埃及陷入新一轮的动荡。埃及今日的教训再次证明,普选并非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保证带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而且,无休止的政争纷乱,只会加剧社会矛盾,给人民生活、社会发展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害和冲击。

穆尔西政权在短时间内被推翻,首先是因为经济持续不振,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得埃及经济难以复苏,欧美对埃及的财政援助成了空头支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迟迟未能兑现。穆尔西上任之初提出人人有面包的愿景变得遥不可及,人民失去耐性,愤然走上街头。

经济恶化的同时,政治宗教矛盾激化。穆尔西代表的穆斯林兄弟会,与主张世俗化和自由主义的反对派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反对派抗议兄弟会将宗教的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抗议的声浪越来越大,对现实不满的民众将矛头指向了穆尔西和穆兄会。埃及变天是阿拉伯之春的后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向中东强植其社会价值观,结果引起一系列的动荡不安。

埃及社会现存的矛盾并不会随着穆尔西的下台而消弭。政治宗教的分歧、仇恨依然存在,埃及社会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和解。没有社会共识和支持,要推动经济发展难上加难,埃及很可能堕入临时执政─新的政治角力─再被推翻的恶性循环。

埃及的动荡再次证明,普选并非万能。埃及实现了普选,却未带来繁荣安定,民主并没能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团结,没能缩小宗教、种族间的隔阂,反而令政治斗争更加尖锐,社会更趋民粹化、暴力化。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