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尔西一直没有公开露面,只公布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室内演讲视频。他的所在地点成谜,外界猜测他已经被军方控制。
7月3日晚,埃及国防部长塞西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暂行总统职权。尼罗河畔,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口哨声、汽车鸣笛声。此时此刻,穆尔西的境遇,与前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时一样。
48小时后,山雨来了
6月30日,穆尔西就任总统一周年之际,近百万埃及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开罗的商铺提前关门,坦克把守着重要机构,街上车流稀少……这一切预示着,动荡升级在即,山雨欲来。
一天后,埃及军方为反对穆尔西和支持穆尔西的阵营解决当前危机设置了48小时期限,并称如果期限过后这场危机仍未解决,军方将采取行动。
此时,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军方介入几乎已成定局,一些人开始欢呼,也有一些人议论纷纷,说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血腥味十足”。
7月3日,军方宣布48小时时限已过,随后国防部长塞西公布了包括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在内的埃及未来发展路线图。
这期间,穆尔西一直没有公开露面,只公布了一个摇摇晃晃的室内演讲视频。他的所在地点成谜,外界猜测他已经被军方控制。而数万名穆尔西的支持者已开始安静下来,但久久没有散去。
那边厢,解放广场上,军方的直升机挂着国旗盘旋,示威人群将直升机照亮,全场欢呼;尼罗河畔,许多人聚集在街边,挥动国旗,偶尔高喊“我爱埃及!”一些人还争相与街上的军人和坦克车合影。
“穆尔西上台时宣布了‘百日计划’,表示要大力改善安全、能源、环境卫生、食品补贴和交通等。但100天过去了,他几乎没有成就。到现在,一年过去了,埃及经济不但没有起色,而且还开始买不到汽油,整日停电,食品不断涨价,穷人变得更穷,局势甚至不如穆巴拉克时代。”
埃及国际和平医院的行政人员马哈茂德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在穆巴拉克时代,安全部队能保证各个省份的安全,但现在,埃及许多省份的安全状况都很糟糕,犯罪率大大上升,飞车党、小偷、流氓大大增加了。因此,我们很高兴看到穆尔西下台。”
咖啡馆服务生塔里克则说:“穆尔西随意任命有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部长、省长,争权夺利,但在执政方面,却很缺乏经验,几乎没有任何政绩。所以,我们支持军方让穆尔西下台。”
但也有一些埃及人表示,穆尔西是宪法规定的埃及合法总统,军方不应通过这种方式来罢免他。
埃及是否真的进步了
说起反对穆尔西的理由,埃及人往往会滔滔不绝,然而,谈及未来,他们常常摇摇头说,“不清楚”,或者含糊地说,“我觉得埃及会变得更好……”
7月3日,电视里循环播放着军方的讲话,“埃及军方将履行其爱国的、历史性的责任……军方制定的路线图包括:暂停实施现行宪法,提前进行总统选举,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暂行总统职权,成立技术型政府……”这不禁让人想起两年前军方推翻穆巴拉克时的相似承诺。
“没有宪法了?也许军方会管理一切吧……新总统人选?不知道……未来?谁晓得呢,但应该会更好吧……”对于军方公布的路线图和国家的未来,埃及人这样说着。
2011年地区动荡开始后,埃及人更加频繁地示威,更积极地参与政治讨论,更加努力地表达异议……如今,所谓追求“民主”的呼声已得到表达,但未来的繁荣,埃及人仍未看到哪怕一丝曙光。
经济下滑,旅游业迟迟得不到恢复,旅游景点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世俗派和宗教派的矛盾愈发严重,私藏枪支和非法伤人越来越普遍,抢劫团伙明目张胆地作案,性骚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冲突随时有爆发的危险,外界对埃及局势的担忧不断增长……
埃及人正在变得乐于对任何事情表示不满,乐于诉诸抗议示威来达到目的,但埃及的“民主”是否真的进步了,恐怕仍留有疑问。
有人说,埃及人学会了呼吁,却不知道怎样真正抵达民主。也有人引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甘地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美国左右局势?
埃及军方宣布路线图,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宣誓就职埃及临时总统后,中东各国立即做出了反应。
黎巴嫩报纸称埃及军方的表态是对穆尔西的最后警告;卡塔尔媒体认为军方干涉有助于各方逐渐回归理性;伊朗对埃及可能出现的暴力升级表示担忧;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从埃及撤侨。
一些媒体认为,穆尔西被赶下台会直接影响中东的伊斯兰势力。这在同属穆兄会执政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及伊斯兰势力掌权的突尼斯表现得尤为明显。
7月5日,埃及各省份出现了规模不一的交火。军方和穆兄会的博弈火药味十足,令美国的态度趋于谨慎。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对埃及军方推翻穆尔西政府和终止宪法深为关注,美国不明确支持任何一方,而只是恪守民主和遵守法治。此外,美国国务院还下令驻埃及大使馆撤离非必要外交人员。
有媒体推测说,埃及军方之所以果断采取行动,是得到了美国的默许,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顾及穆尔西的埃及首位民选总统身份,同时又要顾及长久以来与之密切合作的埃及军方的利益,因此不太可能采取实际行动左右埃及局势。
“二次革命”的政治启示
如果说2011年2月穆巴拉克的黯然离去标志着埃及“第一次革命”的结束,那么如今军方介入导致穆尔西下台,则被视为埃及“二次革命”的初步“成果”。
曾经众望所归的民选政府短短一年即告瓦解,不得不令人深思。
2012年6月底,有着深刻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穆尔西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上台,但他没有推动埃及各派的和解,而是不断推行伊斯兰色彩浓重的政策,挑战军方权威,冷落司法系统,加剧社会分裂。这给世俗自由派提供了再次上街的理由。
而面对世俗派的不满和抗议,穆尔西始终不肯举行谈判,更不肯让渡部分权力,结果导致矛盾加剧,并形成“动荡加剧不满-不满又加剧动荡”的恶性循环。最终,军方出手干政,将埃及“民主”实验打回原形。
此次的“二次革命”,腰斩了埃及的第一个民选政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革命显然没有划上句号。
伊斯兰势力以军人干政非法为由,正在组织反抗和报复,埃及街头仍在流血。假使在下次大选中世俗派获胜上台,那么心有不甘且民众基础深厚的穆兄会会不会通过“三次革命”再次推翻新生的民主政府?应该说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前两次的街头革命让抗议者尝到了甜头。
但无论是“二次革命”还是可能爆发的“三次革命”,都表明埃及的社会转型尚不成熟,还在痛苦的摸索阶段。
而埃及如今正在经历的痛苦也给人以重要启示:各党派必须学会政治和解与宽容,努力弥合分歧,兼顾各方利益。今后不管哪个党派上台,都要充分考虑到反对派的合理要求,学会在退让中求生存,在妥协中求发展。新政府只有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迅速稳定民心,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才能从天下大乱逐步走向天下大治,为“革命”划上圆满的句号。
(记者:江亚平)
穆尔西上台以来埃及政坛大事回顾
权力交接
2012年5月和6月,埃及举行两轮总统选举,穆尔西以微弱优势胜出当选。6月30日,军方向穆尔西移交权力,穆尔西宣誓就职。
军队人事调整
2012年8月12日,穆尔西在西奈半岛士兵遇袭事件后,解除了国防部长坦塔维和总参谋长阿南的职务,任命原军队情报首长塞西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国防部长,任命原第三军团司令苏卜希为总参谋长。当日,穆尔西还解除了海军司令、防空军司令和空军司令的职务。他还下令取消军方6月17日颁布的严格限制总统职权的补充宪法声明,同时颁布新的宪法声明,收回立法权。
解除总检察长职务
2012年11月22日,穆尔西颁布新宪法声明后发布总统令,免去马哈茂德的总检察长职务,并任命阿卜杜拉为新任总检察长。穆尔西的宪法声明规定,总统有权任命总检察长,在新宪法颁布及新议会选出前,总统发布的所有总统令、宪法声明、法令和政令均为最终决定,任何方面无权更改。随后多座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12月9日,穆尔西宣布废除该宪法声明。
新宪法起草、公投
2012年6月,埃及开始新宪法起草工作。新宪法草案初稿于10月10日公布。11月30日,埃及制宪委员会投票通过宪法草案最终版本。在12月举行的公投中,新宪法草案以63.8%的支持率获得通过,不过,参与投票的人数只占总选民人数的32.9%。
议会选举
按照规定,埃及将在新宪法生效两个月后进行议会选举,随后部分总统权力将移交给议会,从而结束政治过渡阶段。
2013年2月,穆尔西颁布总统令,宣布人民议会选举将于4月22日开始,按地域分四个阶段进行。但埃及主要反对派“全国拯救阵线”率先提出抵制,埃及行政法院随后于3月6日作出裁决,鉴于议会选举法的通过程序不合法,总统穆尔西2月下达的总统令无效。
内阁改组
2013年以来,埃及国内各派围绕内阁改组等问题争执不休,反对派“全国拯救阵线”要求穆尔西尽快撤换总理甘迪勒,组建民族拯救政府,但一直被穆尔西及穆斯林兄弟会拒绝。该反对派据此一再拒绝穆尔西发起的全国对话倡议,多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示威游行活动,要求穆尔西下台。尽管埃及政府曾先后于1月和5月进行了两次改组,但改组后的内阁非但没能满足反对派的要求,反而加剧了反对派与穆尔西及穆兄会之间的对立。
(记者:王秋韵、尹炣)
来源: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