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月刊7月号发表题为《美国逃离中东》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终于挑起了重担,于6月13日宣布向内战日益激化的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在此之前,他着实犹豫了一番。而且,援助的内容相当寒碜,仅限于轻型武器和弹药等。究其原因,奥巴马深知这是一个无底洞,一旦陷进去,很可能拔不出来。
中东面临漫长严冬
文章称,不知奥巴马是否意识到,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美国在整个中东充当“警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在伊拉克直接或间接地投入了3万亿美元,结果什么好处也没有捞到。2011年底美国完成了从伊拉克的撤军,并将于2014年末从阿富汗撤走大部分军队。基于这样的现实,美国向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提供全面援助,不外乎是一种浪费。
文章认为,在美国退出舞台之后,中东面临的将是漫长的“严冬”。本应推翻独裁体制的“阿拉伯之春”,却催生了新的威权主义体制,春天的美梦已被打碎。
美军无助中东和平
文章称,设在贝鲁特的伊拉克战略研究所的研究员拉姆齐·马尔迪尼向美国提出一项建议,要求美国全力以赴将外交重点放在迫使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下台这一点上。马尔迪尼曾供职于美国国务院,在中东问题上可谓经验丰富。他在6月16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总统先生:坏主意!》的文章,其中提到了9点内容:
第一,奥巴马政府虽然一再强调叙利亚政府已失去了合法性,但巴沙尔依旧得到居住在都市的包括逊尼派在内的很多叙利亚人的强有力支持。
第二,主张进行军事干预的人缺乏长远眼光,无法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认识当地局势。
第三,现在的“叙利亚革命”既非民主革命,亦非宗教革命。
第四,9万多人死亡是由内战造成的,并不存在大屠杀。
第五,政府方面和反政府方面都存在着侵犯人权的行为。
第六,反政府方面尚未得到半数以上叙利亚民众的明确支持和信任。
第七,比起在巴沙尔政府的领导下,反政府势力更容易发起民族清洗运动。
第八,如果巴沙尔政府的统治受到削弱,那么化学武器更容易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第九,与维持现状相比,反政府势力的胜利,更容易造成伊拉克和黎巴嫩局势的动荡,对以色列构成的威胁将会增大。
因此马尔迪尼认为,美国应该维持叙利亚目前的政治架构,等到2014年5月巴沙尔任期结束,然后向新的政权过渡。
文章指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依靠军事实力来维持中东国际秩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军设在中东各地的军队并没有给该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它实际不过是一种有限的威慑力量,其目的是保护美国及其盟国的海上交通安全、打击海盗以及对付伊朗等不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
页岩气革命拯救美国?
文章称,在时代变化中增添了更多变数的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国际能源署2012年11月12日预测,美国将在2017年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到2030年前后美国的石油出口将超过进口;到2035年将能够满足国内所有的需求。如果那样的话,油价必然会下跌。假如像美林公司预测的那样,油价在两年内降至每桶50美元,那么对产油国财政所造成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文章还说,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时,沙特阿拉伯为了平息国内年轻人和贫困阶层的不满,曾经拿出了1300亿美元。据说该国的王位继承人年事已高,已经造成了王室内的不满。沙特肩负着与伊朗对抗、与国际恐怖组织斗争的使命,一旦财政陷入困境,这一使命又如何能完成呢?除了中东之外,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也会遭受巨大打击。
文章指出,页岩气革命能否促使美国经济走向复苏,重建强大的军事实力,并作为世界警察再度登台亮相?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美国“内向”的特点就会更加明显,最终蜷缩在美洲大陆的一角。届时中东又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世界。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