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尽管与示威者交火恐波及埃及军队形象,但军方的角色尚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其仍然尽力维持一个“人民的坚强后盾”的形象。
开罗当地时间7月3日,穆尔西被迫从埃及总统的宝座上起身,取而代之的是前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兹利·曼苏尔。在这一迅速的政权更迭过程中,军队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埃及本土的8400多万人口中,大约有56万人效力于军队。即便单从数量上来看,同许多阿拉伯国家相比,埃及的武装力量也已堪称非常强大。军队在埃及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自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的“七月革命”成功以来,军队一直在埃及的政局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成为埃及政坛的实力派。
广泛参与国内政治经济
军队能够在埃及的政治生活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三任总统都是军人出身,执政后仍然仰赖军队的力量,以确保总统权力的稳固。另一方面,1952年“革命”后军队一直为埃及人民所爱戴,被埃及人看作“救世主”、“坚强后盾”。
历史上,军方曾多次干政以维护社会稳定。仅从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政权的“革命”,军队扮演的维稳角色便可略窥一二。2011年2月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将权力移交军方。当时,军队受到街头民众的欢迎,到处可见“军队和人民一条心”的标语,民众认为,军队总是站在人民这边。随后,军方解散议会,承诺选出新总统后交权,此后,政局基本稳定。
事实上,埃及军队不仅仅是一个“政坛大佬”。自上世纪70年代起,军队广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事务。到了穆巴拉克时代,军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已经非常突出。穆巴拉克认为,军队可以成为推动埃及经济发展的引擎。
军队对埃及经济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四个基础部门:军工产业、民用产业、农业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每年能从美国政府那里得到1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外,军方依靠在这些基础产业的生产活动,为自身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根据埃及国家信息服务机构的介绍,埃及军方在国内拥有14家企业,涉及塑料、化学、电子设备、食品、房地产、公路建设、桥梁、矿山等领域和行业。强大的自给自足能力为军队增强自身发言权又建立了一重保障。
而据俄罗斯RBK日报报道,来自军队的将军们掌控的公司年收入估计高达1000亿美元,约占埃及GDP的五分之一。
遭穆尔西换帅后实力未减
不过,埃及军方的权力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后接管国家权力的9个月间,军方执政未能使经济形势和安全形势好转,民众对此产生不满,要求军方尽快交权。
2012年6月,穆尔西当选为埃及首位民选总统,军方正式将权力移交给穆尔西。随后不久,军方的权威就遭到穆尔西公开的挑战。
当年8月,执政未满两个月的穆尔西借西奈半岛检查站遭袭导致军人死亡事件之机,解除了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的国防部长职务,任命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为国防部长,同时撤换了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萨米·阿南,令其退休。随后,他又宣布废除补充宪法声明,剥夺了军方在新人民议会选举产生前代行立法权等方面的权力。
自此,穆巴拉克时期的军方核心人物离开政治舞台,埃及军方又一次退居幕后,但实力并未因此削弱。
借着6月30日埃及民众举行大游行要求穆尔西下台的机会,军方声称其“顺应民意”,再次对政局进行干预,宣布了发展路线图,提出提前总统选举、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暂行总统职权、暂停使用现行宪法、成立联合政府等方针。
军方仍是埃及的“老大”
在罢黜穆尔西以后的几天内,军队仍然扮演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色,并多次表示“军队永远不涉足政治”。在解放广场等反穆尔西示威者聚集的地方,军方数次以直升机悬挂国旗从上空飞过的方式,向民众表示军队的支持。
与此同时,埃及局势并未稳定,多地仍然不断发生暴力冲突,连日来的冲突已造成近百人死亡,逾千人受伤。尤其是7月8日清晨,支持穆尔西的示威者同共和国卫队士兵发生冲突,造成至少51人死亡,435人受伤。
尽管与示威者交火造成多人死亡的事件恐波及埃及军队的形象,但军方的角色尚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其仍然尽力维持一个“人民的坚强后盾”的形象。而事实也表明,在当前的局势下,军方仍然是埃及的“老大”,其近日急剧上升的威信还无人能够挑战。
安全专家贾迈勒·马兹卢姆认为,在过去的两天内,军方成功地将穆尔西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分开,有效地控制了冲突。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暴力冲突都在军方的有效控制之下。即便西奈半岛的极端组织频繁制造事端,军队也能够很好地控制局面。
(记者:田晓航、李姝莛)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