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第一财经日报:核问题和经济制裁下的伊朗未来
发布时间: 2013-10-21 浏览次数: 58

美国为解决伊朗核问题,一直对其实施经济制裁,而伊朗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在和平发展核能发电。美伊在核问题上僵持不下,伊朗经济大受打击,油气禁令也为国际能源市场带来结构性转变。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伊朗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于上月通电话,这是两国元首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首次直接接触。这富有历史意味的通话,也许是美伊关系改善的突破口。

伊朗核计划走日本模式还是朝鲜模式?

伊朗自上世纪50年代即开始开发核能源,中间数次中断,后又恢复核燃料的研究。浓缩铀技术的突破令伊朗终于在2006年成为世界八大核国家之一,核问题从此成为美伊关系的核心问题,甚至是两国开战的潜在导火线。伊朗的核设施主要集中在纳坦兹、伊斯法罕以及福尔多等地,其中福尔多更是伊朗核设施重地,有约700台制造浓缩铀的离心机,成为西方国家和以色列的“眼中钉”。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伊朗问题专家卡利姆·萨迪加布指出,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取决于伊朗走的是日本模式还是朝鲜模式。简单来说,日本和朝鲜都拥有核技术,但在西方国家眼中,日本研发核技术是为了发电,朝鲜却会造成威胁。卡利姆认为伊朗在20多年前就能够研发出军用级的铀,但一直都未这样做,未来也不会朝那个方向走,现在伊朗核燃料的主要用途是发电,所以走的是日本模式。

可是,西方国家偏向于认为伊朗走的是朝鲜模式。自从伊朗在2002年公布了其核计划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一直对其意图抱怀疑态度,主要因为铀是民用、军用都可以使用的核原料,IAEA不清楚伊朗是否会利用铀发电的同时开发核武器,因此希望伊朗提高其核计划的透明度,开放其核设施以便联合国调查。近年来,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和配合联合国调查,对伊朗执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大幅压制其石油出口,打击伊朗经济发展。

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2006~2010年,联合国批准了四轮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特别禁止成员国向伊朗出口导弹、核技术等军用物资,并限制在伊朗银行、保险(放心保)、金融等方面的投资。美国和欧盟亦分别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他们冻结了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公司的资产,以防他们进一步助纣为虐。他们同时禁止成员国和伊朗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交易,黄金和其他稀有矿产的交易也被限制。欧盟还冻结了伊朗中央银行在欧洲的资产,并把伊朗银行从自己的全球银行交易系统中剔除,防止资金透过欧盟官方渠道进出伊朗。美国则除了药物、农业器材、人道援助和资讯产品(如电影)等对伊朗人民“有益”的物资外,基本上禁止了所有跟伊朗有关的交易。

伊朗是油气大国,针对其的经济制裁当然包括能源方面的禁令。首先,欧美在自己的全球银行交易系统中剔除伊朗中央银行,理论上等于终止了一切和伊朗的油气交易。2011年,美国为了进一步打击伊朗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利润,一方面实施伊朗石油禁运,另一方面呼吁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一起减少进口伊朗石油。欧盟则在2011年禁止成员国对伊朗出口与天然气生产和提炼有关的技术,在2012年开始禁止进口、购买或运输伊朗石油。

经济制裁将伊朗与世界经济隔离,大大打击了其经济发展。粗略估计,禁令使得伊朗每月财政损失高达50亿美元、通胀率激增近三成、伊朗货币里亚尔贬值近半,亦令伊朗三分之一的进出口转到黑市进行。尽管伊朗曾声称禁令不会对其石油出口构成影响,这也只是哑巴吃黄连而已。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统计,伊朗的石油出口数量在2012年初到20135月的一年半内时间里,由每天约240万桶下降到约70万桶。

伊朗能重返石油市场吗?

经济制裁已经令伊朗付出沉重代价,伊朗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国内民怨四起,民众难免会将其归咎于政府的一贯强硬作风。鲁哈尼为了在短期内舒缓经济压力,维护政治地位,不得不在核问题上让步,制订核计划的新路线图,配合西方要求。如果石油禁运得到缓解,伊朗很快便能恢复制裁前的出口量,由此引发的油价下降带来的巨大影响值得关注。不过,伊朗核问题不单是国际问题,也是美伊两国的内部问题,美国国会内的正反声音有可能左右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进展,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核计划上的话语权也可能影响伊朗让步的程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两国也有可能会错过此次改善关系和解决核问题的机会。

(作者:余家豪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