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外交官:解决伊朗核问题 中国需发挥领导力
发布时间: 2013-11-19 浏览次数: 20

伊朗与伊朗核问题六国(英国、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和德国)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和谈。尽管与会各国之间争议不断,但舆论仍普遍对此次会谈持乐观态度。

日本《外交官(the Diplomat)》杂志发表助理编辑扎卡里•凯克(Zachary Keck)文章,指出中国顺应时势,在伊朗问题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全文编译如下:

据报道,中国正考虑在监察伊朗核项目的事务中扮演领导角色。本周《新闻周刊(Newsweek)》杂志报道,上周末,“P5+1”国家同伊朗的会谈继续在日内瓦进行。而同时,在法国另一场会谈也在展开。

报道称,这场会议的参与者不仅有以色列、伊朗和中国已退休的军事领导人,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政界元老。这次会谈的主持为易思男爵(JeanChristophe Iseux von Pfetten),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名外籍委员,亦是中国领导人的顾问。此次会谈目的在于开启非官方交流渠道,使与会各方最终商讨出解决方案,以应对伊朗核项目中一些较为尖锐的议题。

这其中一个尖锐议题就是,伊朗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项目和可疑核设施进行更为深入的监察。一位匿名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s Corps)前指挥官在报告中表示,鉴于伊拉克的前车之鉴,伊朗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更深入的检查仍犹豫不决。

“我们在伊拉克见到过那些监察员……他们哪里都搜,连总统官邸都不放过,”这位前任指挥官说,“他们一无所获,但最后还是轰炸了伊拉克。我们无法接受。”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许可以让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动中立国家的专家,而不是欧美专家。这位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在文中表示,伊朗将美国或其盟国的检察员进入其核设施视为“对伊朗主权进行无法接受的侵犯”。不过,他亦表示,伊朗对于第三方国家专家组成的监察员队伍可能会更服从。

文章称,中国已表示,如有这样的监察员队伍,中国在原则上愿意派遣中国籍专家领导监察工作。中国的这一提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章称,当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领导人今年5月“同时”访华之时,主持两方会谈的智库的“中国代表”就表示,中国愿意在监察伊朗核项目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不过,中国也一再地坚持,监察会继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领导下进行。

中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中所认可的五大拥有核武器国家之一。在过去,中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诸如巴基斯坦、朝鲜和伊朗的核不扩散问题上曾有过分歧。尽管曾有担忧表示,北京方面监管不严可能会导致核技术被私人公司出口。但最近几年,中国在全球不扩散核武器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各界的广泛称赞。

今年四月,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成竞业在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筹备会上发表演说,号召进一步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制度。

“我们应当进一步稳固并增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增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他说。

他还表示,要继续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职能,促进全面保障坚定协定和其附加议定书得到有效执行和普遍遵守。

成竞业还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伊朗,他表示,希望六国与伊朗在对话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本着分步对等的原则,相向而行,真诚合作,为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做出更多努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上周一访问伊朗,并和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Ali Akbar Salehi)签署联合声明,伊朗方面同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监察人员访问特定核设施,并愿提供更多信息。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签订的有关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中,伊朗表示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监察人员访问伊朗中部的阿拉克(Arak)重水反应堆,并提供相关信息。协议中还提到,这只是“第一步”,这表明国际原子能机构希望这一协议的签署能让伊朗逐步开放其他核设施,尤其是位于帕琴(Parchin)的军事基地。

据伊朗媒体报道,中国对这一声明的签署表示赞赏。

(记者:杨天 编译报道)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