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阿富汗的历史关键年,面临联军撤退和总统大选。
阿富汗牵涉中国利益。1955年,中国与阿富汗正式建交。1963年,两国划定边界。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两国正式外交中断。直至2001年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两国才恢复正常外交关系。随后,高层互访,中国对卡尔扎伊政府提供经济援助,双边关系逐渐升温。截至目前,中国是阿富汗最大投资者。中冶集团投建的阿雅克铜矿(The Aynak Copper Mine),耗资35亿美元,是阿富汗最大外商投资项目。此外,中国在阿姆达雅盆地的油田项目(The Amu Darya Basin Oil Projects),也价值不菲。故此,未来阿富汗局势如何,牵涉中国在该地区的“生意”是亏本还是赢利。
除经济利益之外,阿富汗还关系中国安全利益。自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整个阿富汗地区越反越恐。塔利班与基地组织潜藏在阿巴交界地带,为伊斯兰圣战斗士提供培训与庇护。而今,这一地带越来越成为恐怖分子的摇篮。这无疑会波及中国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当前中国提倡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而阿富汗是必经之路。相应,这一地区安全局势的任何变化,都值得中国关注,并及时做政策调整。
鉴于阿富汗已牵涉中国经济与安全利益,值其大选和联军撤退之际,中国不能袖手旁观,相反,应该有礼有节地采取积极应对之策。不妨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政策尝试:
其一,在美阿安全协议问题上保持低姿态。美国准备体面撤退且保持在阿军事存在,并要求驻阿美军的司法豁免权。这损及阿富汗国家主权利益,应该由阿富汗人民自己来决定,但应提防该协议中对中国安全不利的细节条款。
其二,对阿富汗总统大选保持谨慎。阿富汗有几大势力集团:阿富汗现政府、塔利班、北方联盟及俾路支等。在这次大选中,谁将胜出,尚难判断。美国对此亦难找到两全之策,故中国更应谨慎。
其三,不妨与美国在如何促进阿富汗稳定方面进行合作。在阿富汗问题上,中美存在分歧。美国希望中国分担这一地区战后经济重建的责任,但又排挤中国参与阿富汗政治事务。不过,在维护阿富汗稳定方面,中美两国利益一致。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中国可以提议在如何维护阿富汗稳定方面开展合作,为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填补内容。2013年11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在乔治敦大学演讲时,强调美国正寻求与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借此,中国不妨顺水推舟。
其四,积极与阿富汗周边大国展开合作。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持续到今天,使得阿富汗问题不再是美国及其盟友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地区问题甚至国际问题。它已演化为恐怖分子、极端分子和分裂分子的培训基地,正像瘟疫一样四处扩散,危及这一地区及其他地方的安全。由此,值阿富汗战后重建之际,中国应与其他阿富汗周边国家一道,共同从源头上治疗这一瘟疫。即使不能治愈,也应该防止其继续恶化。这一过程,不妨尝试建立阿富汗战后重建合作机制,或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进行。这些国家集体发声,也是它们赢得参与阿富汗事务话语权的有效途径。今年,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部长级会议将在天津举行,期待能够取得建设性进展。
其五,加强与印度合作。鉴于在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方面,中印有共同利益,那么,两国不妨在阿巴问题上展开磋商与合作。如在阿巴安全形势评估、信息互通及反恐等方面设立合作平台与机制。如果说长期以来中印两国存在信任赤字的话,那么,当前的阿巴问题则为两国提供增加信任的机遇。再者,中印两国在阿富汗都有项目投资,任何一方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巨额投资因阿富汗局势恶化而血本无归。故此,中印两国加强合作,互利双赢。
总而言之,鉴于阿富汗问题已关联中国经济与安全利益。恰值联军撤退和阿富汗战后重建之际,中国不妨在遵守国际法与阿富汗主权的前提下,采取积极应对之策,一则防止中国利益受损,二则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
(作者:姚远梅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