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凤凰博报:叙利亚:大选的玄机
发布时间: 2014-05-07 浏览次数: 26

63日,叙利亚将举行总统大选,选出新一届任期7年的总统。

倘在一年前或两年前,恐怕没多少人敢于相信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我将任满总统任期,然后举行大选的承诺——其中一部分人鉴于阿拉伯之春的声势,和叙利亚反对派的气势,认为巴沙尔根本撑不满任期,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根本不会举行什么大选。

但如今,他不但撑到了任期,而且真的要举行大选了——要知道,自1970年他父亲哈菲兹.阿萨德控制政权以来,这个地中海之滨的国家已经半个多世纪不知真正的选举为何物了。

旧选举与新选举

当然,从理论上讲,阿萨德时代也还是有选举的,不过候选人总是只有一位,老阿萨德时代如此,巴沙尔.阿萨德时代也是如此。

在只有一个选项(选或不选阿萨德父子)、简单多数即当选的规则下,这样的“大选”,结果可想而知。当然,任何事都可能有以外,不过200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所有人都相信,即便出现了意外,大选的结果也绝不会有两样。

这一年哈菲兹.阿萨德突然去世,如此一来,叙利亚必须立即举行新的大选,好产生一位新总统。当时的叙利亚宪法明文规定,总统候选人年龄不得低于40岁,这本来是惟恐革命接班人着急上火、提前抢班夺权,而为老阿萨德特意设置的一道保险绳,可没想到老阿萨德提前宾天,1965年生人的巴沙尔,还没过35岁生日。

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的叙利亚议会事不宜迟,立即高效运转,硬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通过了一条宪法修正案,剔除修饰性辞藻,这条修正案的内容只有一个——总统候选人年龄从40岁,下调至34岁。

就这样,巴沙尔稳稳当当击败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大选对手”,登上了为他量身定做的叙利亚总统宝座,2007年,他又在同样规则下连选连任

2011年,阿拉伯之春蔓延至叙利亚,并迅速演变为迄今阿拉伯世界最残酷血腥的内战,受到海合会及土耳其全力支持,并得到欧美一些国家同情的反对派武装一度兵临城下,令本就是少数教派执政的巴沙尔政权感受到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

迫于这种压力,巴沙尔在20122月主持通过了叙利亚新宪法,强调落实政治多元化,并表示将在20146月,自己两届总统任期任满后举行真正的民主选举。

在当时,大多数叙利亚反对派派别和许多国家、国际组织,都将这一“大选蓝图”视作巴沙尔的缓兵之计,甚至诋为“对民主的嘲弄”,在2011-2012年底,反对派声势最浩大的时候,巴沙尔流亡巴沙尔已死的谣传隔三差五就会盛极一时,许多人根本不相信,巴沙尔能熬到任期结束的一天,自然更懒得关心他的选举法和选举,究竟卖了些什么关子。

可如今,尽管叙利亚战事依然持续,流血和暴力也连绵不绝,但“巴沙尔的大选”却奇迹般即将展开,人们也不得不耐住性子,仔细研究一下这场不被祝福的大选,究竟将在怎样规则下举行。

金喇叭的奥秘

法国里昂大学著名中近东问题专家法布里斯.巴朗什仔细研究了叙利亚2012版宪法,照他的研读,其中的选举规则,是相当有趣的。

根据宪法第三条,总统候选人本人、父母和配偶必须都是叙利亚人,参加大选前需在叙利亚领土上连续生活至少10年。照这条的规定,几乎所有阿萨德家族内的失意政敌,和活跃一时的各派反对派领袖,就都被自动剔除在外了,因为他们在政治高压和人身安全威胁下,差不多都有不短的海外流亡史,有些甚至长期生活在海外。

当然,“连续生活至少10会将短期出国旅行视作例外条款,否则一度是外交明星、出访活动频繁的巴沙尔本人,将失去候选人资格;同样,连续生活的期限也不会订得太长,比如20——1994年之前,巴沙尔自己还在伦敦做他的眼科实习生呢。

根据叙利亚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南.泽雷克的公告,截止430日,报名成为候选人的共有24名,鉴于报名截止日期为56日,最终人数或许还会有增加。这24人中包括1名基督徒和两名妇女,2012版宪法第三条明文规定总统必须是穆斯林,但出于装点门面考虑,这位硕果仅存的基督徒候选人,或许不必担心丧失候选资格,事实上允许他参选都无需再修改宪法——“总统必须是穆斯林不意味着候选人也必须是,基督徒占叙利亚总人口比例尚不足13%,基督徒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近乎于零。

其实这位基督徒候选人恐怕连63日都熬不到,就会被合乎规则地淘汰出局:2012版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叙利亚国会至少35名议员的联名支持,名字才能正式列入总统大选选票,成为真正的法定候选人。叙利亚国会共有250个议席,其中159席为执政党——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BAAS)所拥有,独立议席仅有区区89席,一名议员又只能签名支持一位总统候选人,这意味着除巴沙尔之外,最多只会有两名挑战者真正具备放马过来的资格。

很显然,63日的多元化选举,其规则一如阿拉伯传说中的金喇叭议事”——国家大事的决策取决于金喇叭声音的大小,但拥有金喇叭的,却不过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少数人。

巴沙尔何以参选

在情势最窘迫时,巴沙尔曾多次暗示,自己任满后将不再寻求连任。但428日,叙利亚国会议长穆罕默德.拉哈姆宣读了一封巴沙尔亲笔信,信中这位已连任两届的总统宣布,自己将成为63日大选的候选人之一。

巴沙尔当初暗示不再谋求连选连任,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国内外重压:国际上,欧美不止一次将“巴沙尔下台”当作叙利亚和谈的先决条件;国内,反对派武装攻城略地,对大马士革政权构成严重威胁,而各路反对派虽然政见大相径庭,却几乎众口一词“巴沙尔不下台、和平没商量”。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形势,已和当初有了很大差别。

曾几何时,“阿拉伯之春”占据了国际间舆论舆情的“真理制高点”,反对派被塑造成“手无寸铁的和平示威者”、政治上的被迫害者,和民主自由的追求者,而巴沙尔则是暴君、独裁者,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但随着内战的延续,反对派武装的主力,并非善于制造国际声势的“自由军”,而是和“基地”等国际恐怖集团关系密切的各派武装团伙,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并不追求民主、自由,而是顽固、疯狂推行“沙里亚法”的原教旨主义者,并用血腥、恐怖和暴力对待敌人、异己分子,甚至仅仅对其教义不以为然的平民。尽管巴沙尔的形象并未因此得到改善,但“反巴沙尔就是正义者”的逻辑,如今已鲜有附和者了。

曾几何时,反对派武装在“海合会”、土耳其的实际支持,和欧美的有限扶助下,对大马士革当局的存在构成极大威胁,但如今,欧美因担心原教旨主义的扩散,对扩大援助裹足不前,“海合会”中最积极资助“阿拉伯之春”的卡塔尔发生君权更迭,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遭遇国内政治风暴自顾不暇,反对派内部则四分五裂自相残杀,世俗派的“自由军”和原教旨主义武装冲突,为集中兵力,不惜和巴沙尔当局协议停火并撤出大本营霍姆斯,同属原教旨主义派系的“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兰国”(EIIL)和胜利阵线al-Nosra)间也相互凶狠火拼,连基地老大扎瓦赫里52日的一致对外呼吁,杀红了眼的两路人马也置若罔闻。自今年1月以来,大马士革当局在战场上已转趋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没真打算还政于民的巴沙尔,自然摩拳擦掌,要再干上一阵子。

事实上2012版宪法和他此前的暗示,早已留下活扣:没错,他的确曾表示总统任期不宜超过两届,但他大可以说,这两届任期应从新宪法出炉后算起,也就是说他还能再干14——14年之后?到时候再说。

选举不是第一要务

不论对巴沙尔、对“阿拉伯之春”持何种观感和立场,都应认识到,在当今叙利亚,选举绝非第一要务。

三年内战,已造成约15万叙利亚人死亡,一半叙利亚人或流离失所,或流亡国外,幸存者也在各派武力的来回碾压下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生存尚且成问题,又和谈自由表达政治意志

正如法布里斯·巴朗什所言,如今即便许多反对巴沙尔和阿萨德家族的叙利亚人也意识到,和平的恢复,才是叙利亚当前头等大事,而让巴沙尔下台则不得不退而居其次,倘本末倒置,不仅叙利亚国家、人民灾难未已,改朝换代本身,恐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

(作者:陶短房)

来源:凤凰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