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中国青年报:巴以和谈:世界上最棘手的谈判难脱宿命
发布时间: 2014-05-07 浏览次数: 26

57日,巴勒斯坦将正式成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儿童卷入武装冲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的签署方。在此之前的52日,巴勒斯坦已正式加入了5个国际条约,内容涉及禁止酷刑和种族歧视、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等。这是巴勒斯坦于41日宣布重启入联程序后的重要收获。

巴勒斯坦承诺暂停申请加入联合国机构,本是最新一轮巴以和谈开始的前提条件之一。另一项前提条件是,以色列必须分4批释放共104名巴在押人员。去年729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巴以双方达成协议,以上述条件为前提开始了新一轮的和谈进程。美国国务卿克里为此轮和谈设定了9个月的期限,希望在此期限内和谈双方能达成一个最终协议

但是,随着以色列拒绝履行释放最后一批巴方人员的承诺,巴勒斯坦也争锋相对宣布重启申请加入联合国机构和国际公约的程序。由此,巴以双方在此轮和谈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接连过招、摩擦不断。最终,此轮和谈再一次重蹈了无果而终的宿命

和谈陷入难解僵局

最新一轮巴以和谈历时9个月,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巴以双方谈判代表展开了约20场双边会议,但是没有达成一致。第二阶段,从201311月开始,巴以双方开始了由美国进行斡旋的所谓近距离间接会谈,此时美国方面已经放弃了最初设定的要达成一个最终协议的目标,转而希望达成一个框架协议。第三阶段,则是从今年3月开始,谈判目标仅仅变为延长和谈期限,但双方依然无法就这一目标达成一致。在此轮和谈的第三阶段,巴以双方互相顶牛、各不相让。

317日,巴方表明立场:只有以色列按照协议释放最后一批巴方在押人员,并颁布定居点冻结令,巴方才会考虑延长和谈。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困扰巴以关系的一道难题。目前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共建有近500个定居点,居住着50多万犹太人。国际社会和巴勒斯坦认为,在上述地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住房违反了国际法。20109月巴以和谈短暂恢复后,就是由于以色列扩建定居点而再次中断。

针对巴勒斯坦提出的条件,以色列政府不依不饶,称只有在巴方同意延长和谈期限的情况下,以方才会释放最后一批巴方人员。事实上,以方也确实没有如约于原定的329日释放最后一批巴方在押人员。

作为反制措施,巴勒斯坦方面41日宣布,将正式重启暂停了8个月的申请加入联合国机构和国际公约的程序,并将立刻递交15个申请。对此,以方也于43日正式宣布,鉴于巴方采取的单方面行动,以色列将不会释放第四批巴勒斯坦囚犯。

至此,此轮和谈陷入僵局。但双方依然保持零星接触,直到423日,巴勒斯坦内部达成和解的消息传出。423日,巴勒斯坦内部分据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两大派别,宣布达成和解协议,并表示将在5周内组建联合政府,在6个月内举行大选。

对于巴勒斯坦的内部和解,以方反应强烈。以色列方面于424日发表声明称,以色列不会与一个由哈马斯支持的巴勒斯坦政府进行和谈,决定中止与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

国务卿克里惹火上身

此轮巴以和谈失败,最伤脑筋的人可能就是美国国务卿克里了。克里原本希望将推动巴以和谈作为其任内的主要政绩,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很想借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美国外交史上青史留名,一如他们的前辈卡特和克林顿。

为了促成此轮和谈,克里不可谓不勤勉。克里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了34次会谈,与内塔尼亚胡更是会见了60多次。但是,克里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还差点因为说错话而惹火上身。

近日,美国媒体曝出在325日召开的一次闭门会议上,克里发表言论称,如果巴以和谈失败,以色列将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在美国的国内环境中,克里的这番言论显然会被认为是政治不正确的,因而立刻招来一片抨击,许多犹太人团体对克里的种族隔离表述表示令人震惊和深深失望

克里因为一句对以色列的不当言论而被群起攻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制定中东外交政策时的阿喀琉斯之踵”——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们不得不向国内势力强大的亲以色列游说团体妥协,因为他们的势力可以影响选举结果。这也是美国难以在巴以问题上向以色列施加过分压力的原因之一。

和平进程未来不容乐观

此轮和谈失败后,巴以关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有分析认为,巴以双方的分化可能比和谈前更为严重。

以色列指责巴勒斯坦的内部和解逼停了和谈。而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则指责以色列从未给过和谈一丝成功的希望。埃雷卡特在《时代》周刊撰文指出:事实很简单,以色列拒绝真诚谈判。因为只要维持现状对以色列是有利的,以色列就不会对巴以问题的解决方案感兴趣。

事实上,巴以双方都面临着来自其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

以色列方面,在国内,内塔尼亚胡政府中的多名核心内阁成员,都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激烈反对者。还有分析认为,由于和谈失败,以色列国内恐将面临第三次因提法达(意指巴勒斯坦人武装起义)爆发的威胁。在国际上,以色列则面临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压力。有分析家认为,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同意参加和谈,并不是因为他对和谈结果有什么预期,而是因为他想要缓解美国和欧盟对其施加的压力。此前,欧盟于20136月宣布,将停止批准给以色列团体的研究补助金等资助,以此作为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定居点的制裁。另外,随着巴勒斯坦入联进程的推进,有分析称,由于以色列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美国在联合国将可能不会像以往一样继续坚定地支持以色列。

阿巴斯同样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压力。在国内方面,一个普遍的疑虑是,法塔赫和哈马斯能在何种程度上达成一致?阿巴斯能否真如他所言可以将与哈马斯组建的联合政府置于他主导的政治框架之下?毕竟哈马斯坚持永远不会承认以色列的立场。在国际方面,巴勒斯坦面临失去美国援助以及被以色列制裁的危险。据报道,429日,美国国务卿助理安妮·帕特森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除非包含哈马斯势力的巴勒斯坦政府接受摒弃暴力承认过去达成的协议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等条件,否则,美国政府不会对其施以任何金援。据悉,美国原拟于2015年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提供价值超过4.4亿美元的直接双边援助,如果美国停止对巴勒斯坦的援助,巴勒斯坦政府的运作很可能无以为继。另外,以色列方面也宣布将对巴勒斯坦实施经济制裁。

(记者:陈婧)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