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些年打着各种旗号多次发动海外军事行动。
美国一直善于寻找战争借口,然后操纵国际舆论制造打击其他国家的“口实”,以证明美国发动的战争是所谓“正义之战”。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发生不到1月,美国就以庇护本•拉丹为由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了大规模军事打击,赢得多数美国民众支持,也正式拉开反恐战争大幕。
然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却暴露了美国反恐战争的多重目的,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也让美国从此陷入资金与军事泥潭。
十多年来,美国的反恐战争究竟有没有达到目的?客观地说,两场战争确实沉重打击了“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
但美国人也不无苦涩地发现,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实在不成比例:一边花钱如流水,军费飙升,一边前线军人不断遇袭,伤亡惨重,而恐怖威胁始终无法根除,甚至陷入“越反越恐”的窘境。
“我们最终将无法通过杀人或抓人的方式摆脱这场战争。”美国一位特种部队指挥官这样认为。十多年的时间,从对反恐战争的满腔热情,到视反恐如“鸡肋”的苦涩冷漠,美国人态度的转变意味深长。
同样,美国在各式各样冠冕堂皇的借口下发动的战争,并没能给这些地方带去许诺的民主与和平,却留下一处处反恐战争以及"民主革命"的烂尾楼。
近日,“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近一周时间的攻城略地举世震惊:800人左右的武装分子令受训过的3万伊拉克政府军弃城而逃;处决1700名军警的照片更是惨绝人寰。
塔利班武装反复袭击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的机场,也成为大中东地区局势逆转的标志性事件。
美国已从伊拉克撤军,从阿富汗撤军也确定下来,这些近乎撒手的姿态对伊斯兰世界各种反叛势力是极其重要的信号。
对于美国的撤军,《纽约时报》称,在撤出伊拉克时,美国曾表示,伊拉克已经走上通往和平与民主的道路。但伊拉克实际上却走向分崩离析的道路。伊拉克愈演愈烈的叛乱,有可能让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困境雪上加霜。
批评人士早就警告说,美国从伊拉克将部队撤离,甚至连象征性的驻军都不留下,几乎就是在开门揖盗。
“伊拉克正在返回恐怖和战争”,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1日评论说,马利基无法停止国家秩序的崩溃。没有法治、没有透明度。美国发动战争的目标并没有在伊拉克反映出来。相反,这个国家越来越陷入战后的连锁效应。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战斗不断。
德国《柏林日报》11日称,西方的干涉并没有给中东国家带来民主、法治和自由,相反使它们陷入更深的泥沼。随着美国退出该地区,“基地”组织也趁势回潮。
伊斯兰世界陷入罕见的大范围动荡,萨达姆被西方当作"大流氓"除掉了,伊拉克的"小流氓"们蜂拥而起,国家大乱,利比亚在欧美有"半疯癫"之称的前领导人卡扎菲***,如今整个国家陷入"半疯癫"状态。
战争带不来民主与繁荣,撤军更止不住战争之殇。美国从这些地方抽取了太多利益,然而频频动武之后却一走了之,使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仍然深陷在战争无穷的后遗症中。
中东极端势力对美国和西方已结“世仇”,这个世界总体看越来越小,美国其实“无处可跑”。
(作者:李庆禹)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