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3名犹太青年被绑架并遭杀害,以军发动“护刃行动”,对加沙地带哈马斯武装进行大规模清剿。以色列虽在15日宣布接受埃及的停火建议,但随后又称由于再次遭到哈马斯武装的火箭弹袭击,重新恢复了对哈马斯的军事打击。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以色列的军事目的、埃及调停失败的原因、哈马斯能否得到国际支持和冲突将如何收场。
首先,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各派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军事打击一方,政治拉拢另一方。以方此次军事打击的重点是强硬派哈马斯。而对温和派,以阿巴斯为首的巴解组织(法塔赫)却放过一马,甚至并不关闭与之接触的大门,目的是削弱哈马斯,并分化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的关系。以军利用绝对空中优势和强大陆军战力,系统摧毁哈马斯的军事能力,不仅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哈马斯的火箭弹威胁,同时完全摧毁哈马斯与以色列军事对抗的能力,削弱哈马斯在巴勒斯坦联合政府中的军事资本。虽然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先后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驻巴勒斯坦的代表见面,与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阿拉比、埃及总统塞西、美国国务卿克里取得联系,努力争取外交解决,但并未向被攻打的哈马斯武装增援一枪一弹,派遣一兵一卒。这说明巴勒斯坦内部的矛盾使得法塔赫与哈马斯无法同仇敌忾。法塔赫的手法是息事宁人,既不出兵援助哈马斯,也不主动招惹以色列,以色列对巴两大派的不同策略势必导致巴联合政府内部的进一步分裂。
其次,哈马斯拒绝埃及调停,或失去道义制高点。哈马斯声称不接受停火建议是因为他们的诉求没有被考虑。其停火条件包括:以色列停止对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侵略”,以色列释放51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等。尽管如此,以色列在率先接受停火协议后又遭到哈马斯的袭击,使自己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并为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找到了依据。此外,哈马斯拒绝接受停火建议的另一层原因在于,该组织与埃及的穆兄会几乎是孪生兄弟。由于穆尔西被埃及军方推翻,哈马斯失去了大量援助的来源,甚至连加沙与西奈半岛之间的边界也被埃及封锁,因此哈马斯很不情愿由埃及出面调停。
再次,哈马斯在伊斯兰世界朋友较少。最近两年,中东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哈马斯的支持者越来越少。塞西担任埃及总统后,全面封堵了加沙地带与埃及的地下通道,并阻止穆兄会对哈马斯的进一步支持。在哈马斯宣布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后,不仅令原来的铁杆支持者阿萨德政府大为光火,而且导致伊朗对哈马斯的冷淡。随着伊朗的“转向”,加沙地带和哈马斯原来的许多资金来源开始萎缩、枯竭。支持哈马斯也不利于伊朗总统鲁哈尼对西方的和解政策。再加上“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的崛起、库尔德地区的独立运动,无论是世界大国还是地区大国,都不可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上,更何况以色列只是与巴勒斯坦内部名声不佳的哈马斯发生冲突,而不是与整个巴勒斯坦发生冲突。而哈马斯对逊尼派极端组织的支持立场和对“基地”组织的暧昧态度也使得其传统支持者伊朗与叙利亚望而却步。而美国的立场使得本来就难以解决的巴以冲突更加复杂化,克里的表态给人一种火上浇油的感觉,他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容忍火箭弹的袭击”。
最后,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尽管以色列国防军特种兵上周末小规模地面进入加沙地带作战,但以色列并不希望通过地面进攻横扫加沙,空中打击哈马斯依然是主要手段。大规模地面攻势不符合以色列利益和内塔尼亚胡的诉求,以色列不堪承受高伤亡,也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其实,以色列无意再次占领加沙地带,也无意整死哈马斯,因为以色列很怕军事打击超出限度导致哈马斯的极端化和恐怖化。只要打到哈马斯“求和”,以色列自然会收手。
(记者 周戎)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