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国际金融报:中东成军火商“角逐场”
发布时间: 2014-09-08 浏览次数: 73

中东,被认为是“火药桶”,更被一些人称作“永远的是非之地”。因为,在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3个大洲的中东地区,既可以看到流不尽的石油资源,又能感受到跨国资本的雄厚力量,以及超越不少发展中国家很多年的高等教育。同样,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又时常发生地区和宗教争端,屡次出现让人心酸的***件。

然而,不管是黑金、跨国资本还是种种纷争,很少有人关注到的是,表象的背后,有人始终在“暗自欢喜”,甚至“偷偷受益”——他们就是全球的军火商们。

日前,美国媒体公开表示,世界级军火巨头、全球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下称“洛马”)可能会从最近持续升级的中东局势中“获得收益”,且“有助于该公司下一季度的营收”,盈利也可能“不断上涨”。

不止如此,花旗集团航空航天及国防分析师Jason Gursky此前亦发布研报直言,“从乌克兰到加沙地区的全球冲突将促使各国政府保证国防支出,从而令国防类股受益”。

“过去一年时间,国防类股票整体上扬了25%。”Gursky称,全球政治不稳定局面的最大受益者“将是飞机和船舰制造商”。在Gursky看来,这些制造商包括洛马、美国最大的军用订货承包商及军事电信供应商通用动力集团公司(下称“通用动力”)、美国航空母舰承建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II)、雷达及军舰制造商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等。

9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近年来,在中东做军火生意的远不止洛马一家公司,也不仅限于美国一个国家受益。有分析称,长时间以来,除了军事迷们能想到的传统军事强国或地区,如俄罗斯、法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国,就连韩国、荷兰,甚至是南非和中国台湾都能从中东军火市场“分一杯羹”。

“不可否认,军工行业一直是全球备受关注的行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92日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一方面,在国家战略安全等大前提下,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保持稳定的军事工业开支;另一方面,相较于一些轻工业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军火生意带来的利润更多,也更直接。

对此,国泰君安直言,未来3年,将是中国军工板块的牛市周期。一方面,军品定价体制调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务院国资委考核导向转变,将促进军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军工新一代产品将陆续进入列装。

洛马还得靠中东

Engineering A Better Tomorrow”(构筑更好的明天),打开洛马的英文官方网站,映入《国际金融报》记者眼帘的就是这家公司响亮的宣传语。

“如果你只看宣传语,肯定会被这家公司的口号唬住。”军事发烧友小李831日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实际上,这是一家“非常强大”的航天航空制造商。

公开资料显示,洛马长长的生产名单中,既有F-16F-35等全球顶级的战斗机,还有导弹、军事卫星、气象卫星等诸多军事乃至民用产品。被中国军事迷们熟知的部分原因是,一度想在中国大陆开设分公司的洛马,又是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军火供应商,有人形容,若失去洛马的军火供应,台湾军队“将立刻陷入瘫痪”。

“除了整装军事产品,洛马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甚至比专业的科技公司都强大。”小李介绍,“强大的综合实力,正是该公司长期掌控美国防务市场老大位置的重要原因。”

据悉,洛马每年编写的软件代码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公司(下称“微软”)。为此,微软和洛马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一些美国政府国防项目上进行合作。比如,美国海军下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软件和国防部信息安全系统等。

从这个角度,或不难理解两项颇为惊人的数据:五角大楼每年采购预算的1/3,都用于支付洛马的订单;就全球看,洛马掌控着几近40%的份额。

“但从公司发展的层面看,作为上市公司,他们还是太依赖政府的政策变化了。”关注军工上市企业的美股玩家包先生91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亦萧何”。有分析预计,未来几年美国军费将出现一定收缩。

对此,中信证券军工行业分析师高嵩和周栎伟在一份公开的研报中说,美国国防预算与国际局势“高度相关”。两位分析师举例,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受美苏争霸及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军费占GDP的比重前期保持在7%10%之间,美军逐步撤出越南后,军费占GDP的比重降至5%左右。

上述两位分析师也发现,今年34日,美国国防部曾公布4960亿美元的2015年美国国防预算,计划削减军队人员和装备,发展更加全面的全球作战能力,以更加精简的军队实施美国的全球策略,包括其“亚太再平衡”战略。

一旦美国官方对国防预算进行切实地削减,这或许意味着,洛马的收入可能会出现下跌。事实上,《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洛马官网查到的信息是,比较201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财报,该公司的净利润从9.33亿美元下滑至了8.89亿美元。

不过,包先生提醒,就政策面的最新情况看,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在伊拉克北部掀起的叛乱,很可能将改变美国国防预算下滑的预期。记者了解到,上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宣布,对ISIS组织进行空袭,并公开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武装人员收回了在焦点城市摩苏尔的水坝。

针对上述地区局势的变化,美国媒体826日改变了先前悲观的看法。商业及市场分析网站The Street称,最近持续升级的中东局势或有助于洛马下一个季度改善营收,并带来“一笔额外的销量”。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不断在宣布新的军售计划。714日,在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和卡塔尔国防国务大臣哈马德·本·阿里·阿提亚的见证下,美国和卡塔尔在五角大楼签署了一项金额高达11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具体来看,美国将向卡塔尔出售约10套“爱国者”反导系统、24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500枚“轻标枪”反坦克导弹。其中,“爱国者”反导系统的硬件和“轻标枪”反坦克导弹由美国雷神公司和洛马公司制造,“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则由美国波音公司生产。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马斯的战争,本可为洛马增加另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由于美国和以色列政府关系不断恶化,美国已暂停向以色列提供‘地狱火’导弹。”美国媒体透露。

“美国降低国防开支的意图比较明显,但长期看,美国依靠军事实力支撑其世界霸权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收缩军费法案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中信证券认为,随着欧洲和亚洲等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政府也有可能被放弃其军费收缩计划,“重新回到扩张道路”。

对此,有观点认为,如美国政府能够持续对中东进行军售,洛马等军火商的盈利将会不断上涨。

面临诸多对手

事实上,不止是2014年,洛马公司及其背后的美国政府,早就在中东的军火市场进行了深度布局。一方面,这源自美国的积极兜售和自身的军火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确遇到了不少“土豪”买家。

中东地区媒体《中东市场分析》曾称,有赖于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等因素,各中东产油国的武器购买力“得到了强劲提升”。比如,沙特阿拉伯的军费开支从2000年起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7年起,平均每年的花费预计为18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进口先进武器。在区域纷争下,以色列、伊拉克等国也在保证自己的军费开支。

不过,如此广阔的市场,显然不会只有洛马一家企业,更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包揽中东所有的军售市场。

全球前五大武器出口国之一的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616日公开表示,由于全球订单回升,法国2014年武器出口额有望达到70亿欧元。“武器出口额上升主要是因为对中东地区的武器出口增长,占出口总额的40%,其中包括对沙特舰队价值5亿欧元的升级合同。”勒德里昂透露。

“我所了解的是,在中东军火生意中,除了美国,俄罗斯做得也很大。合作国家中,常常出现与美国交叉的情况。”军事发烧友小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补充说。

沙特情报部门负责人班达尔·本·苏丹亲王去年7月就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停止支持伊朗的战略盟友叙利亚,沙特将会向莫斯科提供150亿美元的军事采购大单。更早在201210月,伊拉克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总额达43亿美元的协议,用于采购防空导弹系统和武装直升机。

崔新生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猜测,未来的中东市场,很可能会迎来亚洲地区军事强国日本的身影。“武器出口三原则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打破之后,日本也需要通过武器出口,以便在国际市场争取更多的政治地位。局势纷扰的中东可能会成为日本的突破口之一,尤其是,日本本就是美国的盟友。”他说。

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日本军工企业曾调查发现,如果取消武器出口禁令,日本至少可占领国际坦克和自行火炮市场份额的45%、军用电子产品的40%、军用舰船份额的60%

“但在武器性能上,以整装出口为主的美国军工企业,相对而言,还是占有更大的优势。”崔新生认为,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大多数军工企业,如洛马、HII、雷神等,均为美国本土的上市公司,他们本就要保证利润,以为股东们负责。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军火生意本就是“暴利”,在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同时,还能保证就业,即通过武器出口,可实现“一举多得”的好处。

外媒分析,武器出口国普遍希望凭借军火贸易提振经济,“军火贸易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之一,是许多国家获取经济利益、保证本国军事工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扩大军火生产和贸易既能迎合军工集团的利益,又可以拉动内需、扩大就业。

比如,美国与卡塔尔签订上述合同时,五角大楼官员就估计,这份军售合同能创造5.4万个工作岗位,拉动美国经济发展。按中信证券报告的说法,美国政府和大型军工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一方面,美国政府国防采购决定着军工企业的未来;另一方面,强大的军工集团也能够主动影响政府的决策,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中国参与竞争

中东军火市场上,同样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一方面,中东军火市场本就兼具“包容性”。如《中东市场分析》调侃的那样,除了美式、俄式和西欧武器,“连南非、韩国乃至中国台湾等地区都能从中东武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且中东武器库几乎囊括了所有门类的常规武器,堪称“全球军火博览会”。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相较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目前的国防工业确实取得了进步。

“中国的军事实力日益增长。”来自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数据表明,从销售情况来看,中国当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武器出口国,紧随美国、俄罗斯和德国,并领先于法国和英国。

SIPRI称,作为主要的军火出口国,中国也开始同诸如美国和俄罗斯之类的传统军火商展开竞争,“尤其是在生产小型武器装备方面已展现出了优势,比如制造军机和战舰”。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亚洲防务分析师理查德·比青格也曾说,中国正在“以最低的价格提供越来越尖端的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有外媒透露,阿联酋正在关注中国的“翼龙”无人机,该机可以挂载BA7空对地导弹和YZ-212激光制导炸弹等武器。

据记者了解,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研制的一种中低空、军民两用、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对此,825日,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网站也报道称,沙特阿拉伯日前同中国签署一份协议,将购买中国制造的翼龙武装无人机。据称,“这项合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与沙特王储萨尔曼会面时敲定”。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则透露,在军火出口上,中国将注意力集中在非洲的一些“小国”上,如苏丹和坦桑尼亚等,因为“他们既愿意与中国展开能源和经济合作,也愿意购买中国的廉价军火”。

不过,中国军事科学院大校单秀发对媒体说,支持中国军事工业蓬勃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中国武器出口价格相对低廉,“并非是其核心军事技术”。

军工产业提速

“实际上,中国是军事进口大国。”崔新生说,在导弹、飞机制造、核动力等方面,中国的技术远比上美国,乃至邻国日本和基本上20多年没有进步的俄罗斯。

“这注定了在未来军工产业,中国仍将花大力气进行升级和改造。”崔新生说,“可以预见的方向是:首先,大飞机项目可能会有新的突破,更期望在发动机领域实现国产化;其次,卫星导航系统上,中国也在逐渐与美国的GPS等缩小差距。”

路透社此前分析,中国的长远目标是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主要承包商变成国产版的洛马和诺思罗普·格鲁曼等军工巨头。

事实上,至少在政策层面,中国军工产业迎来了多重利好。新华社援引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表态称,“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军事创新这个优良传统,努力建立起一整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

这被市场和机构普遍解读为“对军工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研究部的同行们现在其他板块都不怎么看了,都在研究军工板块。”某券商的一位策略分析师93日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长期来看,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主线之一,不得不重视的板块。因为,联想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可发展的空间“确实很大”。

海通证券最近表示,战略及安全需求促军工发展提速。一方面,中国面临周边安全局势紧张的威胁,有迫切提升自身军事实力以应对局部军事冲突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军事战略可能从国土防御逐步转向全球战略。

2012年,中国军费开支约为 6692亿元,占当年GDP 1.3% ,低于欧美主要国家。随着中国全球战略的实施,军费开支占比也有望在未来显著提升,从而促进军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海通证券称。

前瞻研究院则建议,建立一种能发现、可用需求的机制是实施军转民的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记者:黄烨)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