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凤凰网:美国在中东反恐将采取何种策略?
发布时间: 2014-09-09 浏览次数: 19

2011南,奥巴马在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时声称,“我们留下了一个拥有主权,局势稳定、自力更生的伊拉克”。时隔3年,ISIS极端恐怖组织横扫中东,伊拉克国内顿时烽烟再起,乱成一片。这不无讽刺地宣告,失去约4500条美军士兵生命,花费近7670亿美元推翻萨达姆通知后,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一个既不稳定,也不民主的虚弱国家。

201488日,面对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的请求,沉默了数月的美国政府终于出动战斗机和无人机,对伊北部的ISIS极端组织发动空袭。据美国媒体6日报道,北约峰会期间美国与北约盟友达成共识,同意联手打击“伊斯兰国”,并寻求在本月中之前敲定具体计划。美方指出,军事行动或长达三年。

今日伊拉克之乱局完全是美国作茧自缚。9·11事件后,美国伙同英国和澳大利亚发动了旨在推翻萨达姆通知的战争,把伊拉克作为美国整合中东格局的突破口,实现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20046月,美国推出了“大中东民主计划”,其核心是对中东伊斯兰各国进行“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改造”,但招致了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也激化了中东世俗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矛盾,使得更多的极端宗教组织在中东涌现。此外,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削减了世俗主义者的政治空间,整个中东地区因此陷入恶性循环的宗派斗争中,这为ISIS极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土壤。尤其是最近几年中东地区多个国家再次陷入政治局势动荡使得ISIS进一步发展,并且壮大。

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一贯采取双重标准——不利于美国和西方的任何行动,都被冠以恐怖主义坚决打击;如果恐怖主义发生在与美国敌对的国家,即便再嚣张泛滥也都是合法的。而ISIS就是美国这种绥靖政策的典型代表。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巴格达迪发表声明,宣布他领导的组织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组织“救国阵线”合并,之后在叙内战中开辟新战场,成为叙反政府武装的一支主要力量。美国为推翻巴沙尔政权,一改往日严厉打击极端势力政策,支持叙反政府武装并向其提供资金及武器援助。无疑这些援助也增强了ISIS的实力。有了这些财力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圣战者”纷纷加入ISIS。而当初寄望于极端分子与巴沙尔斗个两败俱伤。如今,极端分子的势力不断向伊拉克渗透,并横扫伊大片国土,这已经危及到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的反恐绥靖政策开始引火烧身。那么美国未来在中东反恐策略可能会有以下几个走向:

其一:捆绑欧盟及北约国家。尽管近年来美国国家实力增长有所放缓,但美国仍然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霸主,依然可以发挥其号召力及影响力。据媒体报道说,美国向盟国勾勒出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构想,奥巴马在会议结束后表示,北约盟友已同意共同应对“伊斯兰国”构成的重大威胁。据悉,除英国承诺与美国同一阵线外,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波兰、土耳其、加拿大,以及非北约国澳大利亚,都同意参加商讨打击“伊斯兰国”大计。对付“伊斯兰国”的具体计划,美方希望在本月16日联合国大会召开前敲定。除了用军事手段,还寻求经济打击,由执法和情报组织堵截“伊斯兰国”资金网络;但官员承认,“伊斯兰国”控制大量油田,资金方面不匮乏。

北约秘书长安德斯·拉斯缪森4日表示,如果伊政府向北约寻求援助对抗“伊斯兰国”组织,北约将会考虑出兵伊拉克。此外,英国一份最新民意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支持政府采取军事行动,以应对来自伊拉克极端武装“伊斯兰国”的威胁。

其二,美国也可能采取“代理人战争”。美国国防部的一名官员说,美国已经向伊拉克提供了价值150亿美元的装备、训练和其他服务,包括数百万发轻武器弹药,数千枚坦克炮弹,数百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手榴弹、冲锋枪及直升机。

其三,采取有限的军事介入—即以空袭的手段打击ISIS。美国国防部官员7日称,美军在伊拉克西部哈迪塞大坝附近发动针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空袭,这是美军首次在这一地区进行空袭。这名官员称,空袭行动是根据伊拉克政府的要求且符合美国的使命,以保护美国的人员和设施。

其四,将恐怖主义祸水引向他国。2007年,美国一位战略专家提出了所谓反恐战争的“营火战略”,即把恐怖分子的注意力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转移恐怖祸水,实施战略控制。美国也有意将伊斯兰极端恐怖主义引向俄罗斯刺激俄境内的恐怖主义,破坏俄政治稳定。就此,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俄已经在反恐问题上进行深度合作。前些时日“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如期举行,从而对国际恐怖势力形成强大的心理威慑和打击。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美国无意从根本上铲除极端恐怖组织,而且鉴于美国对外政策的自私性,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转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难战略困局也将持续,因此,中东地区形势将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作者:张殿成,军事评论员)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