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和俄罗斯)第七轮会谈当地时间9月19日至26日在美国纽约举行。
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表示,六国在与伊朗的核问题上从未如此接近,这或将彻底地解决长达10年之久的僵局。但是,六方会谈的最后阶段将是最困难的。
此前,施泰因迈尔在联合国大会的间隙,与伊朗总统鲁哈尼进行会谈。施泰因迈尔表示,现在是时候结束这场冲突了。他希望伊朗能够明白,并认识到伊朗与六国之间的核会谈现在是“不允许”崩溃的,因为世界及中东地区目前的情势不太乐观。
同一天,与会的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对美国媒体表示,对谈判最后阶段保持乐观。“我相信我们正在取得进展,”谢尔曼称,“但仍然需要做一些关键性的决定。”
此前伊朗表示愿与美国及其他盟友合作共同打击“伊斯兰国(IS)”,但希望在其铀浓缩项目谈判中能有更大的灵活空间。但白宫发言人表示,这个提议是“不能接受的”,伊朗核问题与合作打击IS是“毫无联系”的。他还表示,美国绝不会为了获得伊朗合作打击IS而以承认伊朗核计划为交换,也不会与伊朗展开军事活动、共享军事情报等合作。
这是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的阶段性协议到期以来举行的第一次谈判。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于去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了阶段性协议,伊朗在半年内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减轻制裁,该协议于今年1月20日生效,7月20日到期。双方在此期间未能达成全面协议,随后于7月作出了谈判延期到今年11月24日的决定。
参加会谈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民表示,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他称,当前,全面协议谈判形势总体向好,各方都展现出尽早达成协议的政治意愿,已经形成不少共识,相关解决思路逐步浮出水面。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22日表示:“有进展,但很缓慢。重要的是涉及此前未取得进展的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25日说,伊朗决心继续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真诚参与谈判,希望当前的谈判能够在所剩不多时间内达成最终协议。鲁哈尼强调,伊朗将继续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计划。
此次会谈将于纽约当地时间26日(北京时间27日)结束。会谈是否能取得一定成果?伊核、朝核问题究竟会走向何方?IS是否会利用所掠核原料制造核武器?面对国际核走私,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对策?如何保证各国核安全?带着这些问题,东方早报近期采访了前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负责军备控制和不扩散事务的助理副局长伦纳德·斯佩克特。
伦纳德·斯佩克特现任蒙特雷国际研究所詹姆斯·马丁不扩散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兼该中心驻华盛顿办事处主任。
伊核谈判
“需要了解在伊朗是否有秘密的核设施,而这一信息很难全面掌握。2002年、2009年都曾在伊朗发现过秘密隐藏核设施,这不得不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
东方早报:你认为在此轮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中,哪些问题会成为焦点?
斯佩克特:此轮谈判主要关注当前伊朗核试验的进度,美国将在未来和其他国家一道共同控制伊朗核技术的发展,确保其不具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等一揽子计划。
东方早报:此轮谈判是否能取得成果?
斯佩克特:我希望如此,对各方来说,这次谈判非常关键,取得成果的概率可能是50%,或者更多。我相信各方都会做出妥协。
东方早报:双方可能就哪些问题达成妥协?
斯佩克特:首先需要知道(伊朗的)项目究竟有多大,允许其每个单元使用铀的数量有多少。伊朗希望使用1万吨以上,但美国认为3000吨足以。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最终会选择一个中间值。
其次是,关于审查,你需要知道目前有多少铀在进行生产,这很容易知道。但同时你需要了解在伊朗是否有秘密的核设施,而这一信息很难全面掌握。2002年、2009年都曾在伊朗发现过秘密隐藏核设施,这不得不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
另一方面是非法购买核项目问题,这些项目通常买自美国、欧洲等地,这些项目都可以向伊朗泄露核技术,目前美国等国正共同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东方早报:通常会使用哪些技术了解一国的核项目数量?
斯佩克特:一方面会使用卫星技术,另一方面是地面侦查。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对伊朗进行此种侦查方式,但仍需要更多权限开展后续工作,目前伊朗仍对此表示拒绝。
东方早报:长期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直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但这种制裁目前却逐渐放松,这是出于什么考虑?与伊朗鲁哈尼的上台是否有关?
斯佩克特:通常认为,伊朗核试验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核试验于2013年9月结束,这一阶段伊朗同意减缓核试验的进度,并停止某些试验,而作为回应,美国、欧盟决定减轻部分制裁,放开部分被冻结的伊朗资产,使其可以用以购买原油、食物等。
而针对第二阶段的长期核试验,尽管伊朗表示愿意减缓试验进度,但对于怎样减缓,并不为外人所知。如果伊朗能做到这一点,国际社会将解除禁止购买伊朗石油的制裁。
核利用与打击IS
“通常情况,高校的核原料无法制造核弹,这些放射性原料通常用于医学或实验。”
东方早报:伊朗表示将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条件,参与对抗打击IS的行动中,为什么美国对此表示反对?
斯佩克特:传统上,美伊双方互不信任,伊朗确实有用浓缩铀生产核武器,尽管目前没有(确切证据),根据2002年、2009年的历史经验可知,伊朗将这个核电站藏匿起来,审查人员不知道藏在何方。国际社会有理由对伊朗谨慎。
东方早报:你认为对美国来说,伊朗加入打击IS有多重要?
斯佩克特:尽管美国希望伊朗加入打击IS的行列,但会对此表示谨慎,不希望出现伊朗占领伊拉克的情况。
东方早报:两个月前,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哈基姆曾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IS占领了一所大学并获取用于科研的核原料,这些原料可能被用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此你怎么看?
斯佩克特:通常情况,高校的核原料无法制造核弹,这些放射性原料通常用于医学或实验。而能被用作制造核武器的原材料,只有少数具有特殊权限的人才能触碰,这些材料平时都会被锁起来。当然在战时,很多情况都不确定,但我认为人们对此事担忧,是一种预警性的做法。
中美核合作
“在六方会谈、伊朗P5+1核谈方面,中国是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因为美国并没有和朝鲜、伊朗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
东方早报:共有核武政策(美国向北约和其亚太关键盟友提供核武器)是否会造成地区不稳定?
斯佩克特:共有核武政策的关键点是将核武器始终掌控在美国人手中。例如,为了对抗朝鲜和苏联,美国曾多年在韩国部属核武器基地,但在1990年代早期便将其撤回美国,并没有再次考虑移回韩国。
美国确实有一些武器在部分北约国家手里,但这些武器都处于美国的管控下。
东方早报:你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否会造成地区军备竞赛,例如使中国对周边安全感到担忧?
斯佩克特:我认为中国在核政策上非常克制,并不会跳入美俄的军备竞赛行列。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安全稳定做了很大贡献。真正的“威胁”是朝鲜,我们无法预知其下一步行动,因此美国希望和中国一同联手,寻找办法。
东方早报:中美两国在解决伊核、朝核问题上有哪些合作?
斯佩克特:首先,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设有专门的部门解决朝鲜问题。其次在核贸易方面也有一个重要的协议防止核走私。此外还有六方会谈、伊朗P5+1核谈。在这些方面,中国是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因为美国并没有和朝鲜、伊朗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
核走私
“一些专业买家常常会使用诡计,比如声称将武器卖到迪拜,但当货物到迪拜时,会立即转运伊朗,有时声称将货物卖到泰国,但最后却去了朝鲜。”
东方早报:南非、利比亚、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均有人参与国际核走私活动,这些参与核走私的一般是什么样的人?
斯佩克特:第一种人很无知。我们在美国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当订单来后,具有销售资质的卖家对买家的身份并没有仔细甄别。
第二种是专业买家。这些人常常会使用诡计,比如声称将武器卖到迪拜,但当货物到迪拜时,会立即转运伊朗,有时声称将货物卖到泰国,但最后却去了朝鲜。此外这些人还会使用计谋利用国际银行使其交易合法化。
每年全世界发生的核武器走私案例高达上百起。美国每年查获的核走私的案件约为75起,奥地利大约每年有23起案件处于调查中,几乎每个欧盟国家都有同样的数字。
东方早报: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合作,打击核武器走私?
斯佩克特:国际核走私有两种,第一种是走私制造核武器的原材料,这些原料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核原料在任何国家都会处于严格保护的状态。
而另一种走私核武器、专业材料、特种碳化纤维等,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特别的出口许可证,跟踪武器走向。美国已经惩罚了许多不愿意配合武器跟踪的公司。
东方早报:在打击核武器走私方面,美国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斯佩克特:但对于美国来说,我们会用一种软件,这个软件上列出了禁运核武器的客户。同时美国能在港口的众多集装箱中,识别可疑集装箱,在这一领域都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核电安全
“使用全世界最安全的第三代核设施,当所有的电力用尽,或者发生地震等情况,核电站会立即停止运转。”
东方早报:日本福岛曾发生核泄漏,法国北部的核电站也曾发生过核泄漏,如何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斯佩克特:对此我有个很好的答案,购买美国制造的核电站,这不仅仅是个玩笑话。我在北京开会时也谈到这点,美国设计的Western House(西屋公司)品牌,目前为日本控股,中国也是这一品牌产品的购买者。该品牌拥有全世界最安全的核技术,一旦所有的电力用尽,或者发生地震等情况,核电站会立即停止运转,这被称作第三代核设施,尽管法国制造也不错,但(原理)不同。这种核电站有备用的安全系统,中国目前在建的最近一代核电站,有部分(设备)购买自美国。
(注:新华社今年5月报道,中国首台也是全球首台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型核电机组——浙江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5年底并网发电。报道称,AP1000是中国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记者:樊诗芸)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