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吴思科:中国可借西亚北非变局深化中阿关系
发布时间: 2012-06-01 浏览次数: 132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复杂而深刻,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制度和结构变化。在世界大动荡的情势下,中国所倡导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政治理念为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战略内涵。而中阿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具有加强公共外交与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积极加强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工作,向阿拉伯国家介绍中国发展理念,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和教训,意义重大而深远。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公共外交工作的重要性

2011年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复杂而深刻,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正经历一次深刻的制度和结构变化。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打破了该地区原有的政治生态,对地区格局和国际体系产生剧烈冲击。在全球利益格局大变革、发展格局大调整、政治格局内涵大改变的世界格局的变革期,如何使人类拥有一个和平、安宁、共享繁荣的世界,正引起人们的忧虑和思考。

中国在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中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所倡导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政治理念为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战略内涵。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主张,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的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政治利益格局的大改变。未来的岁月里,中国的国际责任和权益将不断延伸,中国必将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深化中阿公共外交是时代之需

国际体系中,阿拉伯国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丰富的油气输出和源远流长、影响巨大的伊斯兰文明体系,无不具有鲜明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建过程中,阿拉伯国家成为任何大国都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争取的“战略板块”。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里,中阿人民共同走过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漫长历程。中阿人民凝聚了深厚友情,加深了相互理解,创造了共同财富。中阿各国间的传统友谊、政治互信、经贸互补和相近价值观,成为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得以深入推进的坚实基础。

当前,深入研究我国与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关系问题尤显重要,这将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因势利导深化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开展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等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阿拉伯国家对与中国深化友好合作关系的意向进一步增强

在阿拉伯国家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背景下,重视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是一种重要势头。虽然这可能是一些国家而不是所有国家作出的战略决策,但决不是权宜之计。这一趋势还将随着国际格局的进一步演变而不断加强。

强化中阿公共外交、传播治国理政经验,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前途和命运与全球各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将极大推动整个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大发展,将积极促进人类社会的大进步。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协调和谐发展。在当今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国和平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同时探索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和路径,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具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的工程。

曾几何时,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世界格局已经确定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按照他们的模式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是世界的秩序。但是,世界丰富多彩,怎么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呢?!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如果都按照一个模式走下去,必然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怎样找到适合自己国情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因此,积极加强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工作,向阿拉伯世界国家介绍中国发展理念,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和教训,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强中阿人文交流已成为遏制霸权文化、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的现实的需要

加强中阿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已成为遏制霸权文化、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的现实的需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世界上两个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为人类贡献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国家而言,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一种稳定的因素;对个人来说,文化已成为与他人竞争的一种重要条件。如何借助公共外交强化本国文化优势,保持和提高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是公共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不能不承认我们仍然面对着“西方标准”的思维定势和“单向输出”的话语霸权。而任何一种文化的推广,其意义都远远超越了文化本身。为此,积极开展中阿公共外交工作不仅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交往、对话和共融,还将通过“民族语言”的“国际化”,开掘出一种真正超越“冷战思维”的价值命题。

知己知彼、积极作为,把握中阿公共外交发展新机遇

面对阿拉伯多个国家政治动荡和社会大变革,中国明确强调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用和平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反对使用武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大变化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人民要求变革、要求社会公正、要求改善民生,这完全是合乎世界潮流的,应予响应。这也是阿拉伯世界大变局情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维系并发展与阿关系的基础。

在世界大动荡的情势下,中国所倡导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政治理念为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战略内涵。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主张,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同时也推动着世界政治利益格局的改变。展望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工作必将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摘自《公共外交季刊》2012年夏季号总第10期)

(作者:吴思科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