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色列先发制人空袭叙利亚 再次搅乱地区局势
核心提示:叙利亚武装部队司令部1月30日说,以色列战机当天凌晨侵入叙利亚领空,空袭了位于大马士革农村省附近一个科研中心,造成2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该中心可能存放有大量化学武器。
叙利亚武装部队司令部1月30日说,以色列战机当天凌晨侵入叙利亚领空,空袭了位于大马士革农村省附近一个科研中心,造成2人死亡,另有5人受伤。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该中心可能存放有大量化学武器。
此前,西方媒体曾报道称,以色列军方摧毁了一个向黎巴嫩境内运送武器的车队,怀疑该车队运载着来自叙利亚的化学武器或战略防空武器。不过,以色列官方目前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背景 以担忧叙化武库失控
近期,以色列军方和政府持续表达了对叙利亚化学武器失控的担忧,并在此前发布报告称,在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有叙利亚的军火库,里面存有大量先进武器和非常规武器。
“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叙利亚局势的每一步发展。但是以色列的关注点与西方不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告诉记者,西方包括土耳其等一些阿拉伯国家关注的是要尽快推翻巴沙尔政权,而以色列对巴沙尔政权的倒台还是充满担忧的。从以色列的国家利益出发,他们希望叙利亚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尽管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当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曾联手攻打以色列)之后的40年间,以色列和叙利亚在理论上仍处于敌对交战状态,但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界却十分平静——多年来,这条边界上从未放过一枪。然而,起始于2011年3月的叙利亚局势动荡却打破了这条边界的平静。特别是去年年底,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的戈兰高地甚至发生了炮击事件。
“随着叙利亚局势日益动荡,以色列的担忧也与日俱增。”李绍先表示,以色列关注的是,一旦巴沙尔政权倒台,或者巴沙尔政权对叙利亚境内武器库和一些敏感设施失去控制之后,这些武器很可能落入目前在叙利亚境内竭力要推翻巴沙尔政权的极端武装势力手中;此外,以色列还担心这些武器流入到黎巴嫩真主党手中,这将对以色列造成致命的伤害。黎巴嫩真主党曾经在2006年对以色列的袭击中发射了数枚导弹,一度打到以色列境内的海法等人口密集的城市。
疑点 遭受空袭目标存在争议
1月30日早些时候,一名西方外交官曾透露说:“遭受攻击的是一个由叙利亚前往黎巴嫩的车队,卡车上满载武器。”其他消息源也称,遭袭武器车上可能包含防空导弹或远程火箭,甚至还可能有化学武器。
不过,当天稍晚些时候,叙利亚军方否认了这一消息,称遭袭的是科研中心,而非武器运输车。但叙利亚军方未透露该科研中心内是否有化学武器。
面对错综纷杂的信息,李绍先指出,尽管目前尚不能确定以军战机轰炸的是运送武器的车队还是农村省附近的科研中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军实施了轰炸,并且袭击发生在叙利亚境内。如果以军轰炸的是车队的话,那很可能是怀疑车队在从叙利亚向黎巴嫩境内运送萨姆-17俄制导弹;如果以军袭击了大马士革农村省科研中心的话,很可能是以军研判这个目标已经被叙利亚反对派攻下。大家都非常清楚,在大马士革农村省一带,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和叙利亚军队之间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如果这个所谓的科研中心受到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围控,那么以军很可能采取空袭行动将其炸毁,避免这些装备落入反政府武装手中。
对于此次空袭行动,以色列方面不置可否,保持沉默。李绍先告诉记者,以色列对这类袭击通常保持沉默。比如,以军2007年曾空袭其怀疑的一处叙利亚境内核设施,至今没有承认,即便美国事后予以证实。
分析 以军行动意在发出“警告”
1月2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坦言:“阿拉伯国家动荡的局势和伊朗迅速推进的核技术,意味着以色列一定要更强硬。因为以色列的东、北、南三个方向都处于动荡之中,我们必须严阵以待,要强硬且坚定地做好应对一切事端的准备。”
李绍先告诉记者,以色列对叙利亚化学武器和导弹设施及军火库的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多年来,以色列一直对叙利亚进行密切的监控,尽管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包括北约和美国都十分关注叙利亚的形势,但恐怕只有以色列是最了解叙利亚战场上的一举一动的。“此次以色列的空袭至少说明一点,即叙利亚目前的形势确实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向失控方向发展,因此引起了以色列的担忧。如果这个担忧不是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以色列不会采取类似的越境空袭的军事行动。不过,以色列这次军事行动总体来看还是警告性的意义更多一些。”
李绍先告诉记者,以色列早就给叙利亚政府划出了两条“红线”:一是化学武器失控;二是战略远程导弹落入极端势力之手,比如说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民兵手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以色列国防军就会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以色列有着强大的军事打击能力,如今叙利亚政府已经风雨飘摇,如果以色列再参与其中,必然加快叙利亚政权的崩溃,因此叙利亚政府绝不敢轻易冒这样的险,起码到目前为止,其化学武器及其它敏感设施还基本处于政府的掌控之下。
观点 叙内战性质未发生改变
有声音指出,此次以色列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后,“持续近两年的叙利亚动荡与内战性质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李绍先对此并不认同。
李绍先认为,目前叙利亚战场的形势还没有到临界点,双方仍处于僵局中。在整个僵持过程中,叙利亚政府对局势的掌控能力在不断减弱,对整个国土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减少。具体来看,叙利亚和土耳其交界一带基本是失控的,而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界、和约旦交界等地也处于失控或者面临失控的状态,在叙利亚广大山区和边远农村地区,则是叙利亚反对派非常活跃的地方。“目前有消息称,叙利亚反对派已经占领控制了叙利亚国土面积75%的地方,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李绍先指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在叙利亚国土面积75%的地方都有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活动,但迄今为止,叙利亚人口密集的城市仍在政府军的掌控之下。
“叙利亚未来局势的发展有三个看点:一是看叙利亚政府军会不会瓦解;二是看外界的军事干预会不会出现,哪怕是所谓禁飞区和安全区的设立,或者美国、北约公然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装支持;三是看叙利亚战场上的形势会不会发生逆转。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尽管反对派武装势力目前在不断壮大,但迄今为止仍是一盘散沙,多数组织都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同时反对派队伍中还有很多与基地组织相关的恐怖分子的身影。”李绍先认为,如果叙利亚局势没有出现转折点,以色列对其进行进一步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恐怕暂时就适可而止了。
不过,法新社1月31日发表分析文章称,以色列政府和军方虽然打好了“局势可控”的算盘,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中东局势动荡以来,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警惕并未减弱,反而变得更严重了,因而,叙利亚政府会不会借此事煽动对以色列的仇恨活动,是需要关注的。
(记者:刘玲君)
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