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田文林:伊埃玩暧昧难修同船渡
发布时间: 2013-02-08 浏览次数: 55

25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赶赴埃及,参加6日至7日在埃及开罗举行的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内贾德此次出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伊朗与埃及断交30多年来,伊朗总统首次出访埃及。30多年前,因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为被伊斯兰革命推翻的伊朗国王巴列维提供政治庇护,伊朗在1980年宣布与埃及断交,并一直“老死不相往来”。

这次内贾德来访前,曾公开称“我希望伊埃全面恢复外交关系”,到访后,穆尔西又亲往机场迎接。这些细节联想在一起,不禁让人引发诸多疑问:埃及与伊朗这对“老冤家”为何突然热络起来?这次内贾德来访是否会促成双方恢复外交关系?

伊埃玩暧昧各有所图

很显然,2011年以来的中东剧变是埃伊改善关系的时代背景。这场剧变使双方共同利益诉求前所未有的增大。从埃及方面看,新总统穆尔西上台后,立志改变穆巴拉克时期过于亲以亲美的依附性外交,改善与伊关系,可极大“盘活”埃及的地区外交大盘,根本改变此前充当美国中东跟班的尴尬角色。从经济角度看,埃及当前经济持续滑坡、民众和反对派不满日增,穆尔西处境日趋艰难。加强与伊朗关系,或又可为埃及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从伊朗方面看,伊朗作为什叶派掌权的国家,长期与阿拉伯世界若即若离,仅有叙利亚一个铁杆盟友,但当前叙利亚内战持续,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伊朗亟需寻求新的地区盟友。而埃及是阿拉伯世界“龙头老大”,改善与埃及关系,可以纲举目张,在阿拉伯世界获得新的生存空间,最大限度避免地区孤立。同时,西方石油禁运使伊朗经济雪上加霜,与埃及加强关系,有助扩大能源出口渠道,打破西方制裁。2月下旬伊核问题六方会谈将再次举行,伊朗在此之前出访埃及,不排除在伊核问题上争取埃及支持的考虑。

人穷志短“不敢”与伊复交

不过,双方改善关系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来自美国的挑战。当前,美国一直将伊朗视为在中东最主要的敌人,并不断加强对其围堵力度。日前,美副总统拜登宣称,美国正努力构筑最大可能的国际联盟,以继续向伊朗施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绝不会轻易允许埃伊关系走得太近,以便破坏其“反伊大局”。埃及虽然希望外交独立自主,但由于短期内仍难完全摆脱对美经济和军事援助依赖,因此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尽可能顾及美国的感受。其次是来自海湾国家的阻力。埃及动乱以来,由于经济凋敝,资本外逃,外汇流失,资金流极为匮乏,目前其每月至少需要10亿-20亿美元才能维系。在此情况下,穆尔西只能到处“化缘”,海湾富国更是其重点争取对象。穆尔西当选总统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就是沙特,表明海湾国家在埃及外交政策中占据首要位置。而卡塔尔等国也慷慨解囊,在去年8月为埃及提供25亿美元援助款基础上,20131月又追加25亿美元援助。而海湾国家出于对伊朗什叶派扩张、伊朗核计划等方面的担忧,一直反对埃及与伊朗改善外交关系。此外,埃伊自身在叙利亚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伊朗是巴沙尔政权坚定支持者,而埃及和沙特、土耳其及卡塔尔等都希望巴沙尔下台,以实现叙利亚政治过渡。

然而,埃伊交恶毕竟已有30多年,指望双方短期内复交并不现实。去年8月穆尔西首次访问伊朗,就在媒体对双方未来关系充满憧憬之时,不料穆尔西却在峰会上公开批评伊朗的诸多政策,让伊朗颇感尴尬。而且那次访问之后,两国也未推出实质性举动来改善关系。因此,尽管当前伊朗对两国复交充满期待,并不断向埃及“喊话”,但仅凭内贾德此访就实现复交不太可能。

(作者:田文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背景

埃及和伊朗——昔日冤家 今日眉来眼去

继埃及总统穆尔西去年8月访问伊朗、开启双边关系“融冰”之旅,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图左)5日借参加伊斯兰合作组织首脑会议之机到访开罗。昔日冤家如今“眉来眼去”,其实心中各有盘算。

与穆尔西在德黑兰短暂停留几个小时的低调不同,此次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访问调门很高。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访问持续3天,红地毯迎接,闪光灯下秀胜利姿势;领导人会谈后的表态也很积极,诸如“成果丰硕”、观点“十分接近”,“埃及人民好就是伊朗人民好”、“开启高层互访之门”等等,无不在向世人传递两国关系改善升温的信号。

30多年前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令埃伊两国渐行渐远直至断交,如今两国裂痕虽然趋于修复,但迄今为止,主导开罗和德黑兰之间关系的地区框架几乎没有改变。因此,埃伊现阶段的接触还只能止于“眉来眼去”,无法迈出实质性进展。(据新华社北京27日电)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