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郭学堂:美国发出战略“微调”的信号
发布时间: 2013-02-25 浏览次数: 68

美国新任国务卿克里出访欧洲和中东9国是对4年来希拉里任国务卿时重返亚太战略推行“过急”和“过激”的一种“微调”,也可以说是美国自身对外战略的“再平衡”。

4年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攻势凌厉,但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外交和军事领域,焦点问题主要是南海争端、东海中日、朝鲜半岛和中印关系。但是后3年,这一战略实施出现疲态,了无新意。

在南海争端中,东盟大多数国家希望该地区稳定,对美国插手导致地区形势动荡颇为不满,东盟国家不愿在中美竞争中“选边”,使美国急于在南海“点火”的努力大打折扣。

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偏袒日本,现在逐渐认识到这样下去会把自己拖进泥潭,这与美国希望长期维持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并不一致。这次日本首相安倍访美,奥巴马政府避谈钓鱼岛问题,就是对安倍提个醒。

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虽然在韩日支持下希望改变半岛现状,但该地区国家都希望地区和平和稳定,战争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在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中俄明确表示反对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朝核危机,这对美国希望通过朝鲜核问题打出地缘政治缺口的努力构成很大牵制。

在南亚地区,美国几年来加强了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鼓励印度加大军事投入,不断挑拨中印关系,借印度之力牵制中国。但中印作为金砖国家,注意力都放在国内经济建设和建立新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上,这一战略共识使美国难以达到战略目的。

总体来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军事、外交和政治手段都动用了,但成效不大,后劲不足。未来美国的亚太战略在军事和外交上还将维持现有的推进措施,但注意力和重点将转移到经济和贸易领域,加强推进TPP将是未来4年美国亚太外交的着力点。

正是因为希拉里任期内咄咄逼人的战略“东移”,导致其全球战略支柱不断受损。克里出访欧洲和中东是要修补损伤,防止中东这盘大棋发生“崩盘”,从而危及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中东的长期主导地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东北非变革出现本质性变化。在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期,为了推进“东移”战略的实施,美国希望借助欧洲盟友力量推动中东北非国家的变革。但是近两年来,美国塑造的“民主制度”在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等国难以巩固,反西方情绪却越来越浓。这种趋势使美国深感“战略危机”迫近。

二是巴以问题。美国和西方长期偏袒以色列并阻止伊斯兰国家强大已经成为中东乃至全球伊斯兰国家的共识,这也是中东北非变革发生本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巴勒斯坦建国已是大势所趋,克里首访中东避开以色列也是为了防止美国的软实力进一步受损,修复美国在中东国家的形象。

三是伊朗核问题。伊朗是这次美国战略“东移”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尽管西方国家不断加强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但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自小布什时期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不断增强,最近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伊朗和埃及最高领导人的互访,这大大削弱了西方国家遏制伊朗的效果。过去10年是伊朗的战略机遇期。伊朗外交在发展核计划问题上越发强硬,也迫使克里反思希拉里战略“东移”的得失。

总的看来,克里这次出访是美国战略“微调”的信号,弥补“东移”在中东造成的“战略漏洞”,从而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危机”。当然,这种调整并不改变美国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的大局。从全球力量格局变化趋势看,亚太地区将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作者:郭学堂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战略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长)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