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吴思科:展望2013中阿关系:变局中抓机遇 探索中谋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3-07 浏览次数: 79

一、 中国坚持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的原则立场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西亚北非地区形势变化复杂而深刻:变局和乱局交织,动荡国家动荡难宁,转型国家转型艰难,热点问题持续升温,宗教势力影响扩大,地区格局深度调整,大国博弈激烈异常,西亚北非地区正经历着深层次的结构和制度变化。缘起于突尼斯和埃及的“阿拉伯之春”,深刻影响并改变着西亚北非,已经跨越了两个“四季”的地区动荡,根本性的改变了西亚北非地区原有的政治生态,并对地区格局和国际体系产生了剧烈冲击。

展望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笔者认为,该地区的动荡还会持续,在动荡中谋求变革,在变革中寻求稳定和发展,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来自地区内部和国际社会的多种力量交织博弈,深刻地影响着西亚北非局势发展。而如何平衡和解决西亚北非地区内部矛盾,增强该地区人民自主主导地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稳定西亚北非地区局势,促进该地区各国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唯一选择。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阿双方应深入研究和切实推进的重大课题。

面对多个国家民众运动和政治变革诉求,中国坚持尊重各国人民的意愿和选择的原则立场,认为世界大变化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人民要求变革、要求社会公正、要求改善民生,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合乎世界潮流的,对此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并支持各国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明确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用和平方式解决存在的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尤其反对企图通过武力改变一个国家的合法政权。对于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关切,中国一如既往地予以关心支持,特别是对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支持,在各种国际场合强调不能因地区动荡而冲淡对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中国的外交实践与外交理念是统一的,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与各类型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都不断得到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适时就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提出有关主张和建议,受到各方好评。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积极促进中阿在各个领域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2012年达到222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51%;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1.257亿吨,同比增长3.57%

二、 深化中阿合作是中阿双方的共同需要

当今,谋求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平等互利合作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西亚北非大变局使中国外交工作面临新挑战,同时也带来新机遇。中国从发展中阿长期友好、互利共赢的大局着眼,在新形势下积极进取,在新机遇中推动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对外合作的增加,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关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日益增大,彼此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多方面都把阿拉伯世界作为自己真诚的战略伙伴。在当今全球利益格局大变革、发展格局大调整、政治格局内涵大改变的新形势下,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方面也有加强与中国合作的迫切需要,不论是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交流治国理政经验,还是借助新兴经济体群体提升其各自在国际上的地位方面,中阿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可以说,连接中阿关系的纽带越来越坚固,双方关系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政治上相互倚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阿拉伯国家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在半个多世纪的国际风云变幻中一直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阿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在过去一年笔者在同阿拉伯国家各界的交往中,深深感受到他们普遍希望中国在中东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利于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促进世界经济结构更加平衡,使全球利益格局更加公平,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需要中国和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意义上的努力与合作。

携手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仍是新的一年内中阿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叙利亚危机已持续近两年,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叙利亚人民深陷苦难,大批难民外流增加了叙邻国的压力,对地区安全也是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靠武力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想办法,只有政治解决才符合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和安宁。中国将与阿盟和有关阿拉伯国家继续加强协调与合作,支持联合国和阿盟特别代表普拉希米的调解努力,当务之急是实现停火止暴,结束日趋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开启叙利亚人民叙人民主导的政治过渡进程。

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巴民族权力机构已正式更名巴勒斯坦国,以色列今年1月大选组成新政府,解决巴问题面临新局面。中国将一如既往推动重启中东和平进程,敦促以色列停止在被占区建立犹太人定居点,支持建立独立和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中东问题公正持久的解决。

中国十分重视与埃及、突尼斯等转型国家合作关系的发展,愿意与包括伊斯兰政党在内的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加强联系与合作,以相互尊重和包容互鉴的精神,在治国理政和谋求发展改善民生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拓展合作领域实现经济上互利共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原来显得遥远的中东,已经离中国很近,彼此间的利益契合点越来越多。我们也看到,受地区动荡局势和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该地区不少国家经济发展步伐滞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转型国家尤显紧迫。为此,不少国家相继出台了鼓励外资流入的政策和法规,为中国资本注入中东地区相关领域,包括能源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基础,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地。在当前世界金融形势下,面临欧美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的形势,中东无疑是中国国际地区市场多元化的重要选择地。 历时2年多的地区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已给中国企业的经营与资产造成了一些损失。但从长远看,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仍是双方的利益所在。为此,我们要总结大动荡以来与地区国家经贸合作的经验教训,提醒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高度关注完全不同于国内环境的政治风险,建立政治风险的识别、预警及应对措施体系;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国和平外交的优势,推进中国与这些合作国的传统友好关系,努力构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共赢机制,包括建立共抗风险、合作救护方面的机制,指导帮助双方企业在共同的经济、贸易以及能源纽带中建立信任和更为深入的合作。

对于企业,在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海外项目政治风险规避与应对措施体系,包括要为海外项目投保,尤其是要专门进行政治风险的保险。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构建应对风险的对策机制,是政府与企业加强风险管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更对保障中国国家利益,尤其是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能源战略合作前景广阔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日趋密切,中国与阿拉伯重要产油国的合作也是互需互补,对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未来能源安全问题的重点之一是保证中东石油供应的安全。而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页岩气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美大约在10年后就完全结束对中东原油的依赖,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将成为中东产油国命运与共的伙伴,合作关系势将进一步深化。 中国十分重视与海合会国家的战略合作,通过双方战略对话和务实合作,不断努力夯实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并积极努力使双方的合作向更宽领域发展。中国也愿积极参与伊拉克的重建,希望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交通、住房建设以及通信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北非各国同我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基础深厚,双方之间互补性强,中国也特别重视深化同这些国家间的互利合作。

安全上相互保障

反对防范恐怖主义一直是中阿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从地缘战略上看,中东与中国西部边疆毗邻,且有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传统联系。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双方间的联系势将更加密切,相互影响也是复杂和多方面的。部分阿拉伯国家政局的持续动荡,给恐怖势力活动提供了条件和土壤,致使恐怖活动有蔓延之势。不久前在阿尔及利亚一座天然气站发生的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亡,尤其令人警醒。反恐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需要有长远战略,还要重视发展解决贫困和民生问题,从根本上消除滋长恐怖主义的土壤。

文化上交流借鉴

中国与中东地区,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都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虽然中国和中东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不同,但双方都主张文明多样化和各种文明间的兼容并蓄。不少阿拉伯领导人表达了希望同中国开展文明对话的愿望。双方应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新闻合作,进行宗教和人文交流;实施语言教育交流和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加强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友好关系,还将为缓解国际争端、建设和谐世界起到示范作用。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科学发展,将极大推动整个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大发展,并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协调和谐发展。在当今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国和平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同时探索中国科学发展的内涵,也应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具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的工程。处于大变革时期的阿拉伯国家也正在探索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间加强人文交流,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将惠及双方。中阿间已建立起中阿合作论坛这样的战略机制,应充分发挥这些机制的作用,在新形势中前进,在新机遇中发展,中阿合作的前景将是无限美好的。

(作者:吴思科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