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钮松:特朗普何以对伊朗走出如此“险棋”
发布时间: 2020-01-08 浏览次数: 141

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遇袭身亡这一突发事件及其后续的连锁反应超出了国际舆论的最初预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鲁哈尼的扼腕顿足之情溢于言表,两伊什叶派民众的愤懑情绪接连不断地被引爆。在此情形下,美伊之间上演互怼大戏。伊朗方面威胁,美国在中东的35处目标将成为其报仇雪恨的对象;美国方面则以瞄准伊朗52处目标作为反击,特朗普甚至放言,其中包括关涉伊朗的文化遗址。总而言之,苏莱曼尼事件在一段时期内将对本已裹足不前的美伊关系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让双方的军事角力有了一触即发的观感。

一度回暖的美伊关系何以跌至冰点?美国为什么突然要对苏莱曼尼痛下杀手?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近些年美伊关系的变化脉络。特朗普上台以来,美伊关系出现逆转,奥巴马政府艰难推进并最终达成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特朗普以奥巴马政府急于达成协议而对伊朗妥协过大以及伊朗违反该协议相关规定为由,对伊朗下达最后通牒。威逼无果的情形下,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加大对伊单边经济制裁。不仅如此,美国对伊朗釜底抽薪,将制裁范围毫无悬念地拓展至油气出口领域。

由于包括诸多欧盟国家在内的伊朗石油买家的抵制,美国在经过自己划定的缓冲期以后,于201952日正式单方面取消多国伊朗石油进口制裁豁免,这也使得美伊博弈在经济上日益白热化,博弈重心逐步转向涉油领域。作为能源出口大国,被逼到墙角的伊朗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此后霍尔木兹海峡出现了扑朔迷离的油轮破坏事件,伊朗被美国指责为元凶和黑手。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声称,袭击活动重挫沙特大油田和炼油厂,这使得美国对海湾地区的航行安全充满忧虑。特朗普接连推出中东战略联盟中东护航联盟,无奈收效甚微,如何更加有效遏制伊朗的扩张步伐成为美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

在美国看来,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主要通过叙利亚内战和也门内战实现。伊朗“圣城旅”深度介入叙利亚内战,并事实上得到叙利亚政府的支持。由于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近年采取了逐步淡出的策略,接受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优势地位,美国对“圣城旅”在叙军事活动难有直接应对,主要是通过以色列来与“圣城旅”进行直接军事对抗。再看也门,虽然有美国与沙特的支持,但其在军事实力上难以与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抗衡。总体来说,美国深刻认识到,自己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并未在关键的石油出口制裁上收获预期效果,相较于伊朗在叙利亚和也门也未能获得优势地位。

不只如此,对于伊拉克这个用心经营近17年的基本盘,美国也面临着因教派政治因素而失去的忧虑。在伊拉克境内适时定点清除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便成为特朗普的一步险棋。美国试图利用此事件将自己对伊朗的战略威慑提升到一个新的技术高度,同时对伊朗在叙利亚和也门的军事存在起到一定的杀鸡儆猴效应。尽管美国在苏莱曼尼事件上粗暴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尽管该事件的热度目前正在不断攀升,但这恐怕并非美伊关系史中最危险的时刻。美伊双方在大打口水仗以宣泄情绪的同时,在战和问题上实则保持着高度的定力与理性。笔者认为,排斥直接军事对抗手段基础上的相互极限施压,依旧会是美伊互动的基本模式。

(作者: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