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张志鹏:土耳其的权利及宗教之争
发布时间: 2013-06-18 浏览次数: 251

截至目前,土耳其的反政府示威已持续了近20天,冲突造成多人死伤。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土耳其政府准备拆毁伊斯坦布尔塔克西姆广场附近的加济公园,对广场进行改造。然而部分民众认为,改造工程将彻底破坏广场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531日,数万民众聚集在塔克西姆广场及附近主要街道进行抗议,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由于一开始警察对示威人群动用了催泪瓦斯,让许多民众对政府处理和平示威的方式感到不满,冲突迅速升级。

为何一场反“拆迁”的活动竟然演变成为抗议政府的大规模运动?推动该事件发展的仅仅是环保观念吗?如果深入来透视土耳其社会的深层矛盾,就会发现这次抗议示威活动背后有着复杂的宗教因素和权利之争。

正如一名示威者所说:“与公园的项目已经没有关系了,它已经成为一场运动,抗议政府越来越多干涉我们的个人生活。”具体来说,抗议示威的土耳其人所关注的重点已经转向影响个人生活的一些政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在公开场合禁酒,女性严禁服用避孕药,禁止堕胎、剖腹产,并被要求至少生3个孩子,甚至规定飞机乘务员所使用的口红颜色,因此女性也成为此次示威游行中的一部分。此外,2008年以来,土耳其各个政治阶层有数千名反政府人士被投进监狱,包括大学生、学者、律师、军官以及被称为极端民族主义帮派的领袖。还有一位著名油画家和一名作家分别因为在社交网络推特上所发表的言论而被判入狱。显然,这些老老少少的抗议示威者是感到政府控制了人民的个人生活,自己的生活受到威胁,而且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不过,一些观察者分析指出,在权利之争的背后还隐含着土耳其世俗派与宗教派之间的矛盾。土耳其居民中,99%信奉伊斯兰教,大多数属逊尼派。1% 的人口信仰亚美尼亚东正教、希腊东正教、犹太教、天主教等。虽然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比较少见,但面对一些明显带有宗教性要求的政策,却容易激起一些世俗派民众的强烈反对。例如,除禁酒令外,政府还规定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要上一节宗教课。一项新的计划也正在酝酿,学校有可能开设有关穆罕默德生平和《古兰经》的课程。对于反对者来说,这些改革的目的显而易见。大部分的示威人群所担心并激烈抗争的是,总理埃尔多安将会打破土耳其社会凯末尔世俗主义的传统,使整个国家伊斯兰化。 

不过,从土耳其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示威者的担忧似乎有些过头,土耳其基本上不可能走上政教合一的道路。虽然总理埃尔多安为了在选举中赢得宗教派群体的支持,会采取一些倾向性的政策,但似乎还没有动力和能力去实现国家伊斯兰化。从埃尔多安本人的经历来看,他之所以能够连任3届总理,每次都以高票当选,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他执政的11年中,土耳其的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取得了令外界瞩目的外交成绩。埃尔多安很清楚,只有在民主体制中,他才能够借助政绩当选,如果实现了国家伊斯兰化,恐怕他就没有多大优势可言了。

毕竟,土耳其不同于伊朗。土耳其的世俗化进程由来已久,而且早已扎根稳定。自1923年凯末尔担任总统直至去世,他为土耳其这个伊斯兰传统深厚的国家奠定了世俗化的基础。进入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土耳其开始实行多党制。之后一些伊斯兰派别成立政党,致力于通过选举进入政府。经过数十年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那场被称为“海啸般的”大选中,伊斯兰政党的最新代表正义与发展党一战成功,埃尔多安成为总理。

在执政绩效无可指摘的情况下,凯末尔主义者只能以“伊斯兰意识形态会威胁土耳其的世俗基础”为由发起最后的反击。他们认为,正义与发展党的许多政策都是“将土耳其重新伊斯兰化”的阴谋。不过,在军方等传统世俗力量的监控和平衡下,正发党早已跟伊斯兰激进派别划清了界限,其执政理念和政策都显示出对现代性、多元主义和自由民主的认同,已经成为一个追求政绩、保守的、温和的中右政党,不可能发动伊朗式的伊斯兰革命。

(作者:张志鹏)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