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陶短房:伊朗的“新经济”?不是鲁哈尼一人说了能算的
发布时间: 2013-07-01 浏览次数: 15

摘要:许多伊朗选民投鲁哈尼票,是对其上任后能搞好经济(或至少不像现在这么糟)寄予厚望的。支持鲁哈尼的改革派政治势力试图让人们相信,鲁哈尼上台后会推动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摆脱目前的经济僵局。

许多伊朗选民投鲁哈尼票,是对其上任后能搞好经济(或至少不像现在这么糟)寄予厚望的。支持鲁哈尼的改革派政治势力试图让人们相信,鲁哈尼上台后会推动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摆脱目前的经济僵局。问题是,意愿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去做,又是另一回事。无论从“涉内”还是“涉外”经济领域看,鲁哈尼的当选对改善伊朗经济的意义固然有,却也实在有限。

在日前揭晓的伊朗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原本不被看好的温和保守派候选人、前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哈桑·鲁哈尼获得超过50%的选票,得票率超过其他5名候选人之和。根据伊朗选举规则,他直接当选总统,而无需再进行第二轮投票。

正如许多观察家指出的,本次大选,大多数伊朗选民对政治、宗教色彩浓厚的竞选政纲意兴阑珊,而对攸关民生的经济话题更为关切。道理很简单:大选前,伊朗通胀率已是去年的3倍,基本食品价格翻了两番,失业率飙升,各种物资供应十分匮乏。尽管前内贾德政府每每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归咎于国际制裁,但一方面,不少人认为倘非政府管理不善,即便遭遇制裁也不至于此,另一方面,在很多人看来,遭遇制裁本身,也和政府一系列策略失误有关。

正因如此,许多伊朗选民投鲁哈尼的票,是对其上任后能搞好经济(或至少不像现在这么糟)寄予厚望的。不仅如此,伊朗国内外许多熟悉鲁哈尼的分析家都指出,曾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在核谈判方面态度灵活务实,避免了伊朗陷入更严重的国际经济制裁。这些分析家认为,如今其当选总统,将有助于缓解伊朗和欧美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僵局,从而令伊朗经济有所好转。

对鲁哈尼本人而言,当然有改善伊朗经济、摆脱当前困境的意愿。但问题是,意识到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鲁哈尼本人虽然政见温和,当选后表示要组建“贤人政府”,言下之意,将打破政见窠臼,不拘一格组阁,但这种理想在当前伊朗政坛畛域分明、各派间隔阂严重,甚至派系内部也小派系林立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苍白。鲁哈尼的“经济改革推动者”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弃车保帅”的改革派在策略性放弃本派系候选人,并和鲁哈尼结盟后,为说服本派支持者转投鲁哈尼一票而做的公关性包装,如今选举尘埃落定,选举联盟能否持续到执政阶段尚不得而知,作为当选者的鲁哈尼会借鉴部分改革派的经济纲领,但对后者的主张不可能全盘接受,不加取舍地照搬照抄。

更麻烦的是,在伊朗独特的政教二元体系下,总统只是世俗和行政层面的国家领导人,而真正的大权,则掌握在精神层面的最高领导人——— 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手中。

鲁哈尼当选后所提及的两项经济主张,一项“涉内”,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发展私营经济部门;另一项“涉外”,努力设法缓和西方制裁对伊朗经济的影响,恢复伊朗经济、尤其是石油产业的活力。

先看“涉内”这部分,作为温和派政治家,鲁哈尼上任后会调整内贾德时代重国有经济、轻私营经济的政策,对后者给予更多政策倾斜。但必须看到,近年来伊朗国有经济坐大,私营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政府对市场干预”仅是问题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更重要的部分),则是精神体系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或按照伊朗精神领域自己的术语,是“监护”。如果说,鲁哈尼作为当选总统,有能力遏制政府层面对市场经济的过多干预,那么作为本身在伊斯兰共和国二元政治框架内处于受制于人地位的行政首长,他又如何能遏制精神体系对市场经济的“监护”?

除了“神”的层面,伊朗国民议会、专家委员会,都仍是保守派占优势的格局,他们会对自己瞧不顺眼的经济改革措施横加阻挠。即便通过选举或协调,鲁哈尼能成功闯过这两关,在国民议会促成一系列有助于推动经济改革的立法,根据伊朗体制,全部由教士组成、其中半数由最高精神领袖直接提名的“宪法监护委员会”仍有权驳回一切他们认为“不符合伊斯兰原则”的、已表决通过的法律草案,修改到他们满意为止。这种“发回重改”在某些年代,一度达到1/3的高比例,足以对总统的经济蓝图构成掣肘。

“涉外”层面就更严重了。按照伊朗自己的统计,国际制裁令伊朗石油出口量锐减40%,石油、天然气出口所得下降45%,且随着石油进口国替代方案的成形,下滑趋势还在延续。制裁生效前,伊朗曾是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沙特,但如今已被伊拉克、委内瑞拉和科威特超越。美国和欧盟还在继续扩大制裁范围,并将金融制裁范围逐步扩张到以货易货层面,这势必引发更严重的经济后果。

由此可见,伊朗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和国际封锁、制裁有关,只要在核政策领域不做出停止铀浓缩、将所有高浓度浓缩铀转移到境外等重大让步实际行动,欧美很难对制裁作实质性松动。而上述重大政策改变,实际上属于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决策范畴,后者的态度才是问题关键,如果哈梅内伊决策转向,即便上台的是强硬派、保守派,问题也能轻松解决,反之,别说是“半个改革派”鲁哈尼,即便真正的改革派上台,恐也是有心无力徒唤奈何。

(作者:陶短房)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