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中东问题专家解读埃及局势再陷动荡
发布时间: 2013-07-04 浏览次数: 36

原标题:穆尔西会否重蹈穆巴拉克覆辙

本期嘉宾

曹 兴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中东问题学者

余国庆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630日,埃及爆发了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核心诉求是要求穆尔西下台,这一天正好是穆尔西就任埃及总统一周年的日子。今日的埃及,独裁者穆巴拉克已远去,民选总统穆尔西一再被自己的选民“抗议”,会否重蹈穆巴拉克的覆辙?南方日报邀请中东问题专家对此进行解读。

前车之鉴

南方日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人民推翻了,通过选举产生的新总统穆尔西刚上任一年就面临“被下台”的局面。针对两位总统的大规模抗议有什么不同吗?

余国庆:抗议者一致要求穆巴拉克下台,但对穆尔西既有支持也有反对

虽然穆尔西和曾经的穆巴拉克一样都面临大规模抗议,但抗议的参与群体是不同的。此前抗议者的一致目标是让穆巴拉克交权下台,而现在的抗议群体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对穆尔西的,一类是他的支持者,针锋相对。现在抗议者要求提前选举,真正的核心是埃及目前的体制并没有使所有人满意。尤其是在穆尔西执政下,政治、经济多方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

军方夺权

南方日报:军方设定的48小时期限已过,穆尔西并没有答应军方的提议,军方再次声明不放弃此前的提议,态度也很强硬。这样的对峙会否演变成军队向民选总统夺权吗?

余国庆:穆尔西如果找到和反对派妥协的平衡点,军方立场也可调节

军方的根本目标不是推翻穆尔西,只是对目前现状不满,希望局势稳定下来。此前穆尔西上台军方也表示过支持。穆尔西没有和反对派达成协议,所以军方继续向他施加压力。所谓48小时通牒,这个时间也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完全可以随着双方态度的变化而变化。穆尔西如果找到和反对派相互妥协的平衡点,军方立场也可以调节,局面不会一发不可收拾。

曹兴:即使军队接管政权也只是权宜之计,下一步还是回归选举

即使最终演变为军队接管政权,也只是短暂的过渡和权宜之计,在任何情况下文政转军政都是历史的倒退,国际社会会普遍反对并干预,下一步还是回归选举。

动荡根源

南方日报:不少民众认为埃及的动荡源于穆巴拉克留下的隐患,也有人认为要平衡穆斯林和世俗力量的冲突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奥巴马也致电穆尔西,称“美国支持的是埃及的民主化进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政党或组织”。对此,您怎么看?

余国庆:一年内难以改革几十年内形成的经济结构性困境

对埃及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薄弱、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来说,想在一年内改变几十年间形成的经济结构性困境并不容易,这对穆尔西来说也算个理由。奥巴马的话反映美国对穆尔西政权被迫接受的心态,因为不能公开反对一个民选总统。所以美国现在的表态也很模糊,不公开得罪某一方。

曹兴:埃及处于各种文明交汇的三岔路口,无论谁上台也无法团结所有人

表面上看,穆尔西的支持者大多是穆斯林势力,反对者是世俗派等势力,但实际很复杂。埃及处于北非西亚交界处,与欧洲隔海相望,属于各种文明交汇的三岔路口,也是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集中冲突的前沿。就穆斯林本身而言也有温和派、骑墙派和极端派之分,现在穆尔西的困境是左右都有敌人。即使在抗议示威的人群里,民众也没有团结一致的声音。虽然民众要求穆尔西下台,但现在看来,无论谁上台也不能团结所有人。

未来走势

南方日报:在军队施压、宗教势力对峙、官员辞职、民众反对的困境中,埃及是否会进行二次革命,陷入更深的动荡?

余国庆:部长辞职未至于使穆尔西政府崩溃,提前大选反对派未必有胜算

几位部长的辞职确实能给穆尔西一些压力,但他应该还有能力通过找其他人接任来维持政府运转,没有到完全崩溃要求主动下台的地步。就反对派而言,当前重大目标是提前大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提前大选,反对派有那么大的胜算吗?

曹兴:无论穆尔西是否下台,埃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动荡的重灾区

现在是埃及的转型时期,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来健全国内政治经济新体制。此次的动乱会比穆巴拉克那次更趋于缓和,但埃及政局持续不稳定的大格局不会改变。在短时间内民众反弹这么大,一部分是经济没改善引发民心焦虑,一部分是穆巴拉克被推翻后走民主化道路,民众对新政权的期待太大。在目前情况下,无论穆尔西是否下台,伴随国内政治动荡、经济凋敝、民族冲突的引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埃及会是一个重灾区。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