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埃及军方宣布穆尔西下台。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北京晚报:持续多日的反政府示威的总爆发,有人称之为“二次革命”,也有人担心引爆“内战”。埃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马晓霖:穆巴拉克被迫辞职后,埃及进入群雄割据的后穆巴拉克时代,各种政治力量都竞相利用乱局进行博弈,“浑水摸鱼”,试图在新时期利用人心思变的大势,谋求自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发言权,使得整个局势呈现前所未有的乱象。
总的发展进程看,控制国家权力的军方完成了向民选政府移交大部分权力的进程,埃及也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和透明大选,几次修改宪法而且付诸全民公决,但是,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宗教政党主导了国家的发展方向,没有获得更多发言权的自由派、世俗派甚至激进的宗教派别极其失落,非常不满,利用持续恶化的经济危机向新政府施压,试图解散议会和政府,重新洗牌。更多的群众对国家表现出急躁和绝望,又受控于某些政治或宗教派别,依然停留在通过“革命”改变现状的亢奋思维轨道上,因此,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抗议示威,并最终选择在穆尔西执政一周年之际,形成规模巨大的抗议浪潮。
北京晚报:埃及军方素来有干政的传统,这次为何强硬推翻穆尔西?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局面?
马晓霖:埃及自从建立共和国以来,军方一直是主导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历届总统都是军人背景。围绕新的政权构建,各种颠覆力量与军方进行多次博弈,特别是逐步成为主角的穆兄会经过几次与军方的拉锯,逐步掌控权力,不仅清洗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将军,而且逐步试图打破军方的传统特权和利益,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与军方的矛盾。军方当然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权威和实惠,利用国内外对穆兄会去世俗化前景的担忧以及各派内斗,试图充当监国角色,本质上来说,是要谋取自身的利益。但军方也清楚,虽然不乏群众基础和舆论环境,但是再次走到前台收拾乱局,风险极大,责任极大,也最终还要还权于民,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铤而走险。
北京晚报:从倒穆巴拉克到倒穆尔西,民主在埃及严重水土不服,普通民众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中。穆巴拉克下台两年多后,埃及再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埃及政局下一步将如何走?
马晓霖:埃及的乱局表明,颠覆既有的秩序容易,重建新的秩序很难;扳倒无能的领导容易,选择出色的领导很难。埃及正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这对追求民主、自由、公正与法治的理想,是个沉重的打击和深刻的教训。
埃及两年多的政治转型实践表明,这个国家政治生活品质低下,政治领导人和政治组织及党派觉悟不高,精神境界令人堪忧,脱离现实的浮躁气息让人失望。穆尔西是自由、民主和透明选举的总统,但是,埃及的自由派、民主派、世俗派和左翼分子都是玩不起的输家,不能接受自由竞争失败的现实,不断挑战依法产生、并依法行政的总统穆尔西,甚至对经过全民公决认可的宪法也不能接受,使得国家陷入持续的无序和乱象之中。
国家政治力量的博弈需要在共同认可的规则内进行,国家的发展方向需要借助法定的平台调整,国家的经济状况改善更需要稳定的政局、可靠的治安、吸引投资与贸易的环境和国际形象,而那些靠革命起家,把革命当饭吃的组织和政治人物,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推动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因为靠暴力、靠倒灶、靠零和思维,埃及永远没有出路。
(记者 秦秀玲)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