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摇摆以方强硬 鲁哈尼如何应对
本期嘉宾:冯基华 中国中东学会理事、社科院西亚非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广成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熊昊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学者
主持人: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实习生: 许蕾 鲁露露
核心观点
伊朗新总统哈桑·鲁哈尼4日走马上任,并宣告其外交主张是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以缓解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压力。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发表声明称,如果鲁哈尼政府认真且实质性地履行国际义务,并以和平方式解决核问题,美国愿意成为伊朗的合作伙伴。
然而美国政府部门和国会对伊朗这个“可能性”合作伙伴显得态度不一。美国财政部7月25日宣布在医疗用品、农业产品、人道主义援助准入方面放宽对伊朗的限制。仅一周后,也就是鲁哈尼上任第三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投票通过了一项针对伊朗的新制裁提案。
美国对伊朗的态度尚不明确,其铁杆盟友以色列却是真正的“铁板一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总统换了人,但伊朗政权的目标没有改变。如果伊朗继续进行核开发,那么以色列将不排除实施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被认为是温和保守派、曾担任过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既明确表示不会向西方“低头”又想“改善伊朗同国际社会的关系”,他要带领伊朗走向何方?伊朗又能走向何方呢?本期圆桌将为您解读。
美国为何左右摇摆
南方日报:美国财政部和众议院一个放宽对伊朗限制,一个要继续制裁伊朗,为何美国政府部门和国会对伊朗态度会有这么大差异?
冯基华:犹太集团支持以色列,也有人认为偏袒以色列政策使阿拉伯人仇恨美国
美国国内有两股势力在博弈,犹太集团是支持以色列的。现在也有一部分人提出来,虽然美国在中东的首要战略目标是保护以色列的安全,但以色列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战略负资产,在中东的影响很坏。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使得阿拉伯人都非常恨美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犹太势力还是比较强势,另外一种声音比较弱。
熊昊:美国意在让伊朗弃核,红白脸都唱等于买了双保险
美国政府方面希望伊朗新总统上台后有一个和解的姿态,推进核问题解决,认为对其放宽政策能使谈判存在可能。国会的做法是基于长期以来对伊朗的印象,前总统内贾德上台后,在8年之中对西方国家的态度都非常强硬,而且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是比较强硬的人物,国会对伊朗的担忧是在逐步加深的。此外国会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考虑,伊朗国内经济问题严重,无论是石油出口、基础建设或航空业都不乐观,如果对伊朗进一步制裁也许会促使其经济完全崩溃最终导致政权垮台。这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政策等于买了份双保险。
以色列为何依然强硬
南方日报:因为鲁哈尼的一句“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土地是伊斯兰世界的伤痛”被说成“以色列是伊斯兰世界之伤”引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强烈不满,而且现今大部分以色列民众对伊朗仍抱有敌视态度。以色列为何如此强硬?伊以关系是否没有转圜余地了?
冯基华:以色列认为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大威胁,不可能放松敌视
这是以色列的一种惯性思维,他们在安全方面是极其敏感的。以色列在中东被孤立,周边几乎都是敌对国家,长期处在不安状态之下。现在叙利亚乱了,伊拉克也不行了,以色列就认为在中东地区伊朗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不可能放松对伊朗的敌视。伊朗若不宣布放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以色列肯定不会与之缓和关系。
赵广成:以伊敌对已久,即使伊朗弃核,以伊关系也不会发生实质变化
伊朗总统的更迭不可能带来外交政策大的变化,当然以色列也没指望伊朗的对外政策发生180度大逆转,所以对伊朗仍然是抱以对抗的态度。自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伊斯兰教取代了君主政体后,伊以两国关系开始恶化。我想,即便伊朗弃核,如果其他政策不变,跟以色列的关系也不会发生实质变化。
熊昊:以色列处于包围圈中,即使伊朗不生产核武也可以把导弹打到以境内
以色列的强硬是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它处在一个包围圈中。伊朗的军事力量在中东地区非常强大,所拥有的导弹也可以打到以色列境内,也就是说即便伊朗不生产核武器,对以色列也是个大威胁。另外,伊朗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也让以色列很不满。以色列会千方百计地促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伊朗实行强硬政策,自身则对伊朗保持一种极为现实的忧虑。
伊朗能否与西方对话
南方日报:鲁哈尼能否说服国内保守势力,通过核谈判或改变对外政策与西方国家缓和矛盾?
冯基华:重大决策要与哈梅内伊协商,鲁哈尼做不了主
鲁哈尼如果实行比较温和的政策,可能会暂时缓解紧张的局势。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伊朗没像以前那样说“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之类的话。然而哈梅内伊是伊朗宗教领袖也是最高领导人,凡重大决策肯定是要和他协商的,鲁哈尼不可能完全做得了主。另外,是否能重返核谈判就要看未来的发展,看伊朗跟美国、以色列协商后对方的态度,也要看伊朗自身能不能往后退一步。
赵广成:伊朗现在国内经济问题严重,不敢弃核或大步伐调整对外政策
哈梅内伊是伊朗最高领导人,实际上总统对于伊朗外交特别是重大方针政策的影响并不会很大。让伊朗弃核是完全不可能的。伊朗要在和西方国家的冲突中给外界造成一个印象——它的国家安全是面临威胁的。尤其是伊朗现在国内经济问题很严重,政治反对势力也很强大,它更不敢弃核或者大步伐调整对外政策了。可以说拥核是伊朗国内政策的一部分,而不是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伊朗的根本着眼点在国内。
熊昊:鲁哈尼有说服哈梅内伊的可能性,但能否改善关系取决于西方的回应
伊朗的一切重大问题及决策都由哈梅内伊掌控,包括核谈,但鲁哈尼跟哈梅内伊的关系非常紧密,有说服后者的可能性。早在内贾德之前,伊朗改革派前总统哈拉米就主张同西方国家缓和关系,且提出“文明对话论”,但美国及西方国家对此态度不太积极,还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这让哈梅内伊认为温和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即便哈梅内伊和鲁哈尼有缓和的意愿,迫于国际形势,伊朗还是会采取一种强硬的态度。在伊朗看来,能否改善关系取决于西方国家的回应及态度。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