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巴以和谈终于在7月29日晚以穆斯林开斋饭的形式在华盛顿重启,双方同意在两周内启动正式谈判进程。这标志着中断了近三年的巴以和平进程艰难重启。仪式开始前,美国国务卿克里分别会见双方代表,敦促他们要准备做出“合理妥协”,争取通过9个月的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巴以和平协议。
虽然巴以和谈重启让人眼前一亮,但谈判前景并不乐观。
和谈时断时续
巴以冲突是一个跨世纪难题。仅从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算起,巴以争端已经持续了65个年头。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确立“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以后,巴以展开时断时续的和谈。1993年9月双方达成了一项旨在实现永久和平的框架性协议(又称“奥斯陆协议”)。然而,基于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和谈、失败、重启、再失败、再重启……周而复始,成为巴以和谈的常态。
巴以和谈最近一次陷入停滞是2010年9月。为了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和以色列的永久安全,显示美国主导中东事务的核心作用,也为了青史留名,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心打破巴以和平进程的僵局。在他的亲自推动下,巴以和谈再次重启。不过,和谈只进行了三周,便在9月底因以方拒绝延长为期10个月的犹太人定居点“限建令”宣告失败。此后,虽然奥巴马始终没有放弃重启巴以和谈的努力。但是,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顽固坚持其定居点政策,加之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牵扯美国精力,和谈重启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到了第二个任期,奥巴马依然没忘重启巴以和谈。今年3月,奥巴马携新任国务卿克里出访中东,重点目标便是再推巴以和谈重启。克里则先后六访中东,频繁在巴以之间进行斡旋,终于在7月中旬说服巴以双方达成恢复和谈的初始协议。
再启和谈的五大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巴以和谈之所以能够重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美国的全力推动。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对重启巴以和谈的热忱,国务卿克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克里2月出任美国国务卿后,除了陪同奥巴马出访,还六次单独访问中东,帮助说服巴以双方和阿盟领导人恢复巴以和谈。据报道,克里本人对巴以和平进程一直抱有强烈兴趣。他在担任参议员期间,就曾多次前往中东访问,同巴以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
其二,国际社会众望所归。多年来,巴以问题一直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它的走向对中东其他问题具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在中东陷入动荡和混乱之际,实现巴以和平有助于稳定地区局势。因此,重启巴以和谈,是中东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深受世界各国的广泛期待。
其三,欧盟的施压起到一定作用。欧盟7月19日宣布,从明年起禁止成员国与设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的以色列公司和机构进行合作,或向其提供资金。欧盟是以色列第一大贸易伙伴,以色列经济严重依赖欧洲市场。欧盟的新政策无疑会给以色列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如果以方因拒绝与巴方恢复和谈而陷入国际孤立,以欧关系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其四,阿盟的支持也起了作用。克里在斡旋最困难的时刻,向阿盟寻求帮助。为支持克里的斡旋努力,阿盟答应对其2002年提出的“阿拉伯和平倡议”进行微调,同意巴方在未来的和谈中与以方进行一些“土地交换”。阿盟立场的调整,显然与以方保留大型定居点的愿望十分接近。同时,阿盟对克里建议的支持,也有助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说服巴内部持不同意见的派别和个人。
其五,巴以双方均有复谈意愿。从巴方来说,尽早解决巴以最终地位问题、从占领者手中夺回部分属于自己的权利,是巴民众长期以来的愿望。和谈重启也有利于减轻因和平进程长期停滞而对阿巴斯“不作为”的指责压力。再者,与以方关系正常化不仅可以保障以方代收税款按时转交,还会得到美国和欧盟的财政援助,缓解巴方经济困难。重启和谈也可以防止巴勒斯坦问题因西亚北非局势动荡而继续被边缘化。因此,巴方虽然表面坚持“前提条件”,但内心深处还是愿意尽早恢复和谈。
从以方来说,恢复和谈也具有利一面。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带来的地区局势变化,使埃以和平条约随时有被冲击的危险,以色列安全面临威胁。同时,对巴勒斯坦领土的长期占领以及阻挠巴以和平进程的骂名,已使以色列陷入孤立。如再拒绝恢复和谈,内塔尼亚胡将进一步得罪奥巴马,有失去美国庇护的危险。
和谈前景不乐观
巴以和谈虽已重启,但面临重重阻力,困难不少。
一是双方分歧依旧,缺乏互信基础。巴以虽在美国的压力下勉强坐到了谈判桌前,但立场和想法很难趋同。要求以色列停建犹太人定居点、确认1967年战争前边界、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是巴方为此次和谈重启提出的三个条件。以方则一直反对为和谈重启设置任何前提条件。以方虽然表达了释放被关押的104名巴勒斯坦囚犯的善意,但强调释放行动将在会谈开启后分批进行,这与和谈前提条件无关。在这个问题上,克里的斡旋,只是在双方之间和稀泥。克里在其促和计划中要求双方在尊重1967年边界基础上进行谈判,同时要求以方停止秘密扩建定居点、释放更多在押巴勒斯坦人。当然,克里此举更多地是为了让双方谈起来再说。
二是双方均有后顾之忧。以方有倒阁之虞。据报道,以色列执政联盟中的“犹太人家园党”领导人、经贸部长贝内特坚决反对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与巴方谈判。贝内特威胁说,如果以方接受这一条件,他的党将退出联合政府。以色列执政联盟势将因此而垮台。巴方也存在内部困难。除了尚未同法塔赫实现内部和解的哈马斯历来明确反对重启和谈外,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在7月18日的会议上拒绝接受克里的最初建议,因其没有明确提到根据1967年以前的巴以边界建立新的巴勒斯坦国。这些仅仅是双方可能在和谈开始后面临的内部阻力的冰山一角。
三是和谈仍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巴以双方就和谈重启的框架协议磋商之后,和谈将进入深水区。其中边界划分、安全安排、犹太人定居点前途、耶路撒冷地位、巴难民回归、水资源分配等重大问题,都将悉数被摆上谈判桌。可以预见,在这些问题上双方恐怕难以做出“痛苦的让步”,尤其是获得既得利益的以方。
巴以和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色列和美国的表现。作为占领者,以方必须做出实质性让步;作为调解方,美国必须一碗水端平。但过往经验表明,到了关键时刻,美以往往会让人失望。此次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唐继赞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