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叙利亚的“化武换和平”吸引了世界目光。然而根据美俄达成协议,美国并未放弃军事威胁。笔者认为,美国若坚持动武,必将自食恶果。
反思美国“9·11”后发动的三场战争,如果从文化视角加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首先,军事打击不是唯一的手段。单纯通过军事打击,强制推行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看伊拉克战后。其社会出现倒退,恐怖事件不断,所谓的用美国民主体制建立的伊拉克政府,也并未朝着西方所想象的方向前进。
再看阿富汗战后。美国从军事上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以后,重建的卡尔扎伊民选政府步履艰难,它只能控制喀布尔等几个大城市。广大的山区,农村地区仍在塔利班势力控制之下。连年的战争,使阿富汗经济几乎瘫痪,毒品泛滥,人民生活贫困到了极点。
至于利比亚战后,代之而起的利比亚反对派新政权,也并未达到西方的目的。且不说经济负增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目前由于恐怖事件无法遏制,西方驻利比亚的外交机构也都纷纷撤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出于保护自己士兵的生命,大量使用无人机对其所确定的恐怖据点进行导弹袭击,却造成无数平民伤亡,从而在这些伤亡人员的亲朋好友及族群中种下了仇美的种子。在也门和巴基斯坦,今日的反美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涨。
其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美国想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对其他文明进行强行改造,是走不通的。
美国的当权者一味地追求强大的军事手段打击,忽视了当今世界国与国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总体趋势——和平、互信、平等、非暴力、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美国自恃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可以为所欲为,但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逆势而为,只能自吞恶果。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它超强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理应成为和平的捍卫者。但是,由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傲慢与偏见,造成了对伊拉克、阿富汗等伊斯兰文化认识上的错位,导致了盲目地崇尚武力,一味地追求用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打击力量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战略意图,结果适得其反。美国唯有吸取教训,更多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国家与人民摆脱贫困,从根本上消除国际恐怖主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基础,才符合世界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美国人民的利益。
(作者:吴永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兼职教授)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