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首)
梅新育:中东乱局凸显我贸易线路转移压力
发布时间: 2013-09-25 浏览次数: 16

正是在叙利亚,始于2010年底、席卷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动荡达到了高峰。除了一次又一次推高油价之外,目前这场横扫阿拉伯世界的动荡最大经济影响就是推动贸易线路转移。

在今天的世界贸易体系中,阿拉伯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这并不仅仅因为阿拉伯国家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输出方,更因为阿拉伯世界扼控世界航运要冲,仅一条苏伊士运河水道就通过了全球14%的贸易量。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且长期以欧洲为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苏伊士运河和整个阿拉伯贸易线路的依赖性更强。倘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动荡继续旷日持久乃至进一步升级,运河的通航秩序与安全能有保障吗?前不久中国船舶在苏伊士运河遭遇武力袭击,就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做好两手准备:尽力支持维护该区域和关键贸易航道安全,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绝不可能在这个远离国家万里之外、且社会背景复杂的地方投入过多力量为其“维稳”,以至于虚耗国力,得不偿失;因此,寻找、开辟替代贸易线路的工作必须加快推进。而替代贸易运输线路又有三条:亚欧大陆桥、绕行整个非洲的好望角航道,以及北极航道,而且这些替代线路在成本、时间等方面又有不少优势:

2010年开通试运行、2012年正式开通运营的渝新欧铁路运输线始于重庆,途经新疆,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最终到达德国,全程将近12000公里。自2010年投入运行以来,实践结果表明这条运输线路能让重庆货物至欧洲市场运输时间比海运减少20多天,每个集装箱运费节省288美元。在持续运营中若能解决好中哈边境拥堵、优化运行线路、投入高速列车等问题,其节省时间与运费的效益将更加突出。渝新欧铁路运输线最显而易见的价值当然在于克服重庆等西部地区发展开放经济的地缘劣势,前两年重庆对外经贸增速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对该市经济增长率领跑全国发挥了有力的带动作用,也已经证明了发展开放经济的价值。从全国和全世界的背景上考察,只要深入发掘,这条运输线路就还存在更大的潜在战略价值。

而北极航道比传统航线减少1215天航程,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船舶燃料费用,据测算中国到欧洲单航次能耗下降约35%,还可以节省运河费用、保安费用、人员费用和船舶损耗等,其节能减耗和环保利益也相当巨大。

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认识,我国才会多年来锲而不舍努力跻身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并在今年515日的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从而在围绕气候变暖后北极布局而展开的地缘外交竞争中赢得了一个关键胜利。也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眼点并不仅仅是中亚,而是更大的棋局。

(作者: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