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叙利亚城市过去并非战略要地,在2014年10月份前人们也很少听说这个地方,但如今因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进攻,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就是叙利亚边境城市艾因阿拉伯(库尔德人称之为科巴尼)。为了阻遏“伊斯兰国”的进攻势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展开了为期数周的空袭行动,但是仅凭空中力量远远无法铲除“伊斯兰国”极端武装。面对“伊斯兰国”的疯狂进攻与复杂的地区矛盾,地区大国土耳其陷入纠结之中,美国在谨慎介入时依然有自己战略上的盘算。有限的抵抗力,使意识形态更加极端、财源更加多元的“伊斯兰国”正在给中东和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危险。
纠结的土耳其
虽然土耳其作为中东重量级大国在维护地区秩序方面举足轻重,但是面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进攻态势,土耳其一直拒绝加入打击该组织的行列。美国曾力劝土耳其参与打击行动,并提供一系列帮助,包括允许美国飞机使用其军事基地、对叙利亚境外反对派武装进行训练并提供设备等。但在“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进攻艾因阿拉伯、逼近土耳其边界时,土耳其仍在隔岸观火、袖手旁观,令美国大动肝火。
土耳其保守与纠结的背后,是其面临的政策两难。首先,土耳其担心援助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会间接加强土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力量,为土耳其国内局势埋下隐患。库尔德工人党试图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聚居区建立独立国家,为此曾长期与土耳其政府冲突,被土耳其等国家列为恐怖组织。因此,土耳其不敢轻易出手帮助艾因阿拉伯的库尔德抵抗力量。
其次,大量涌入土耳其的难民已经给当地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为了避免难民进一步涌入加剧本国矛盾与风险,土耳其一直希望在叙北部边界建立禁飞区或安全区,同时在叙土边境设置缓冲区,将叙利亚难民集中安置到缓冲区。但是,这一提议没有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支持。一方面,美国和法国都明确表态不会派出地面部队,这就难以保证禁飞区和缓冲区的安全。另一方面,在俄罗斯的反对下,设立禁飞区与缓冲区难以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通过,如果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在叙利亚境内强制设置一个禁飞区,就等于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公开宣战。
再次,土耳其各地爆发抗议“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游行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土耳其政府的矛盾处境。土耳其国内一些库尔德政治势力对土政府没有对艾因阿拉伯保卫者提供军事支持感到愤怒,因此在全国各地举行游行示威,导致数十人伤亡,许多住房、汽车被毁。
尽管10月2日土耳其议会通过决议授权政府采取越境行动打击活跃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恐怖组织,10月22日土耳其政府表示将允许伊拉克库尔德战士过境增援艾因阿拉伯的库尔德人,但是土军方仍然坚持谨慎的态度,只是向边境地区增派了大量坦克戒备,并没有采取越境行动。
美国的战略盘算
在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背后,美国也有自己的战略盘算。“伊斯兰国”主要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跨境活动,如果真想清剿该组织,美国需要与该地区最有能力遏制该势力扩张的国家——叙利亚和伊朗合作。但是,奥巴马政府明确表示,不会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联合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美国国务卿克里也表示,在这一问题上与伊朗合作“不合适”。但是,如果没有叙利亚等国的积极配合,要清剿“伊斯兰国”基本上是无稽之谈。既然美国不会因为对抗“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而放弃敌视和颠覆巴沙尔政府的想法,那么,美国很可能将军事打击的侧重点放在伊拉克,将“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挤压到叙利亚,使其与叙利亚政府军火并。
虽然奥巴马表面上承认要实现叙利亚的长远和平不能单凭武力,而需要一个政治解决方案,但从其公开采取支持叙利亚境外反对派、排挤巴沙尔的立场开始,就已经偏离了政治解决的道路。如果美国再试图将“伊斯兰国”极端武装主动引向叙利亚与巴沙尔政权火拼,那么美国可能会犯另一个历史性错误。由此可能带来更大范围的危机。
经济之战与意识形态之战
虽然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已经对“伊斯兰国”武装目标发动数百次空袭,累计摧毁了众多作战车辆、阵地、据点、检查站和炼油设施。然而,“伊斯兰国”武装亦兵亦民,仅靠空中技术辨别身份十分困难,而且该组织聚散极其灵活,无法有效聚歼。因此,没有地面部队配合,打败这支武装基本属于幻想。但是,发动地面战争远比空袭复杂,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也在强调,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至少从现在来看,通过空袭方式解决“伊斯兰国”问题仍然遥遥无期且前途未卜。
因此,美国在实施空袭的同时,更加注重切断“伊斯兰国”财源。在奥巴马9月公布的反“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新政策中,打击该组织财政能力成为关键环节之一。10月23日,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戴维?科恩阐述了这一金融行动战略,期望能够帮助“在预定摧毁该组织的36个月期限之前”破坏其经济基础。科恩认为,“伊斯兰国”的敛财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恐怖组织,在黑市石油交易和接受捐赠等方式外,该组织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在其控制地区内的犯罪和恐怖活动。这是它与“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筹集资金模式的一个明显不同。科恩称,汇总起来,这些敛财手段使“伊斯兰国”每月的财政收入高达数千万美元。除了受国家资助的某些恐怖组织外,“伊斯兰国”可能是资金最为雄厚的恐怖组织。为此,美方正在努力确定“伊斯兰国”非法石油销售的中间人,并将其列入制裁名单。但是,科恩也表示,要破坏“伊斯兰国”的经济基础“需要时间、耐心和紧密的国际合作”。
对于这场对抗“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战争,美国前驻伊拉克大使詹姆斯?杰弗里分析称,“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是一个基于某种宗教意识形态的组织,随着“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占据土地上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意识形态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国际社会要阻止“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进一步扩张,现在已经是在与时间赛跑。要在“意识形态的战场”上打垮“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必须从社会入手,防止穆斯林进一步被边缘化。这种摆在世界面前的意识形态挑战,远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作者:顾正龙,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