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富汗总统加尼于10月28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加尼总统就职刚满一个月,就选择中国作为首次正式出访的国家,凸显了阿富汗新政府对中国非同寻常的重视。但回顾过去十年,中阿关系并非一直如今天这般热络。对此,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研究员拉什沃里•克里希纳穆尔西(Rajeshwari Krishnamurthy)撰文指出,中阿合作或许可以实现双赢,但在面对体量更加庞大的中国时,阿富汗需要在利益面前需要保持冷静。但是,无论中国的出发点如何,对于中国而言,促进中阿关系确实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文章编译如下:
10月28日,阿富汗新任总统加尼到访北京,这是他自出任总统之后的首次外访,时间和地点都说明了一些问题。一直以来,西方都在不断尝试说服中国,让中国在撤军完成之后起到领导作用。鉴于在过去的十年里中阿两国的关系平平,那么此次加强双边关系对两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评估中阿关系
在2001年至2014年间,中阿关系一直相当平淡。到目前为止,中国也就为阿富汗提供了2.5亿美元的援助而已。事实上,在2011年之前,中国在参与阿富汗重建的工作中作用十分有限。但是,鉴于中国的经济体量、中阿重叠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国内的政治与经济计划,对于今天的阿富汗而言,在众多国家之中,中国可谓是一名重要的伙伴。
中阿实现双赢?
目前,加强中阿双边关系的举动来得的确非常及时。中阿都认为发展双边关系有利于两国的双赢,并列举了三大共同利益。但是,两国的友情真的能给双方带来实质性的回报吗?
首先看能源方面。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不断渴求着能源。尽管中国在非洲进行能源开采,但确保周边的能源安全同样非常重要。阿富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石油、天然气、铜矿、铁矿以及其它稀土资源。另外,在西方撤军后,阿富汗正处于复兴经济来维持稳定并保证自给自足的过程中。同时,外国的援助也在逐渐减少。在阿富汗开采能源对于中国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可以在开拓能源来源的同时丰富其多样性。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的喀什干油田,以及穿过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的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运(已经投入使用并在不断扩张)都与中国的利害息息相关。
但是,因为安全的威胁,外资想要投资阿富汗能源产业可谓十分困难。对于加尼来说,他正采取着在他看来最符合阿富汗利益的行动。阿富汗新政府必须在积极的形势变化面前稳中阵脚,并将注意力放在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地方。阿富汗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也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能源的诅咒”。梅斯•艾纳克(Mes Aynak)的历史遗迹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个“诅咒”而遭到破坏。鉴于加尼计划将能源作为阿富汗经济的堡垒,他会尽力吸取那些同中国打过交道的非洲国家之经验,并从那些成功的欧洲与拉丁美洲的能源大国处获得知识,以此来制定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透明度并避免出现“能源的诅咒”。
其次,安全方面。对于中国而言,在考虑同阿富汗的安全问题上,几乎总是从新疆的角度出发。新疆地区同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BadakshanProvince)有着一小段地形崎岖的边境接壤。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一直对此心存担忧,另外在此区域中,一些伊斯兰组织(例如“东突”,它同其它很多伊斯兰组织都有联系)的暴乱也是中国长期以来所担忧的。但是,中阿这段接壤的边境确实很短,对于应对“东突”问题而言,在这么短的边境上进行任何的合作都不太可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同巴基斯坦进行更好的合作。但是,中国在“东突”极端分子问题上向阿富汗寻求合作也反映出了中国已经对巴基斯坦丧失了信心或信任,因为很多“东突”极端分子都是受巴基斯坦圣战主义者保护和训练的。
第三,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将阿富汗视作其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西亚与欧洲的贸易通路,中国想要再现这一辉煌。而这也完美地吻合加尼意图复兴国家经济的战略,让阿富汗成为“区域贸易、中转与和平的枢纽”,并减缓对援助的依赖。但阿富汗并没有意识到在已经公布了的新丝绸之路地图上,自己并没有处于显着的位置。事实上,新丝绸之路绕过了阿富汗,通过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入伊朗境内。
除非中国正在规划新的经由阿富汗通往伊朗哈巴尔港(Chabahar port)的路线,否则新丝绸之路将不会给阿富汗带来太多的利好。鉴于中国已经表现出它对开发哈巴尔港的兴趣,所以制定一个新的路线方案似乎言之可信,这样一来,中国就有除了巴基斯塔的瓜达尔港(Gwadar Port)之外别的选择来进入其它西亚国家和非洲。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阿富汗成为一个中转枢纽的可能性都要比成为一个贸易枢纽的高。而成为中转枢纽后,阿富汗可以从新丝绸之路走廊收获很多利好。但无论如何,加尼都必须确保阿富汗制造业得到充分地发展,这样阿富汗的市场才不会被中国的商品所淹没。
加尼的任务:信任并核实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对阿富汗的贡献不大,但中国已经熟练地打出了自己的牌并轻松地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个救难英雄。这正是邓小平“韬光养晦”政策在中国现任领导人习近平的战略中的一个本质性的体现。
对于中国而言,同阿富汗接洽更多地是从实用角度出发来为本国赢得利好。这仅仅是一个幸运的巧合——中国此举确实可以承诺为阿富汗和区域带来回报,同时也让中国能够进一步展示它“负责任的地区和全球参与者”之形象。
所以,在享受未来的稳定所带来的愉悦之同时,阿富汗切不能忘记“信任,但核实”的原则。
(作者:拉什沃里•克里希纳穆尔西(Rajeshwari Krishnamurthy),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研究员;记者:孙仪威,编译报道)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