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事评论
解放日报:“欧佩克+”开视频会议,减产能否谈妥?
发布时间: 2020-04-09 浏览次数: 143

外媒报道,沙特将于本周四(49日)主持“欧佩克+”(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成员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视频会议,讨论如何实现国际原油市场稳定等问题。

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未能就延长石油减产协议达成一致。沙特随后宣布增产并大幅调低官方石油售价,国际油价随之暴跌。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喊话”,敦促尽快结束这场石油价格战。沙特方面呼吁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达成一项公平协议,以稳定石油市场。

面对美国、俄罗斯、沙特的“三重唱”,即将召开的会议上能否达成减产协议?全球原油市场又将受到何种影响?

能否达成减产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油价周三出现攀升,投资者寄望此次会议将讨论减产以提振油价。市场普遍期待,此次会议,将比3月初的会议“更成功”。

此次会议原本计划于46日进行,因“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协商”而改至49日。俄罗斯能源部一名发言人日前确认,俄罗斯将参加此次会议。

至于会议能否“结果”,分析人士看法不一。

分析人士指出,莫斯科和利雅得是该协议的关键参与者。“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裂痕,是达成协议的关键所在,”标准普尔全球普氏中东和欧佩克执行主编赫尔曼·王(Herman Wang)称,“先不考虑美国是否会参加。没有沙特和俄罗斯的共同努力,就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

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RDIF)首席执行官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表示,俄罗斯和沙特已经克服了“许多困难”,双方的关系“比许多人认为的要密切得多”。

德米特里耶夫认为,俄罗斯和沙特“非常、非常接近”就石油减产达成协议。他说,“我认为,整个市场都明白,这一协议非常重要,将起到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非常接近了”。他提到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的言论,据报道,普京上周提议将日产量削减1000万桶。“普京谈到了这一协议的重要性,俄罗斯方面表现出了意愿,” 德米特里耶夫说。

俄罗斯VTB银行首席执行官安德烈·科斯京(Andrey Kostin)也持类似看法。“俄罗斯对稳定油价兴趣浓厚,也具有政治意愿。”“没人愿意看到低油价,美国、俄罗斯、沙特都不愿意,”他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最终应该能够达成一项合理的协议。”

沙特表现出一定期待。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已宣布推迟公布5月原油官方售价,具体细节将于410日宣布,以观望会议可能产生的结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认为,减产的可能性较大。对沙、俄来说,低油价对美国页岩油产业已造成打压,适时减产提升油价才是明智之举。如果持续打价格战,沙特可能承受一定财政压力;俄罗斯也不愿失去借石油介入中东地区的机会。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沙特希望让“欧佩克+”变成“欧佩克++”,这意味着除了原有的“欧佩克+”成员和美国之外,加拿大、巴西、卡塔尔、挪威和英国等石油日产量在100万桶以上的国家,也应参与阶段性减产协议。分析认为,减产联盟的扩大意味着囚徒困境参与者的增多,将加大协调难度。

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冬看来,召开会议,可能会宣布一些好消息,但是消息是否与市场的预期相似,“那就另当别论了。”

欧亚集团分析师认为,达成协议的障碍之一是美国的政策以及特朗普的工作重点缺乏明确性,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特朗普长期以来对欧佩克的排斥与他稳定美国石油产业的愿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邹志强持悲观态度,他认为短期内达成减产协议存在一定难度。邹志强表示,从三个主要行为主体来说,沙特主动挑起石油价格战,且已明确表示不愿再承担减产的大头,如果没有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沙特或不愿让步;俄罗斯虽然表面松口,但能否付诸行动、兑现承诺尚存疑虑,此外,俄罗斯还曾表示美国需要参加减产,可能存在多重考量;从美国方面来看,特朗普并未就此明确表态,主要行动是将沙特、俄罗斯拉回谈判桌前,美国的石油体制也决定,美国不可能采取非市场行为参与价格联盟机制。邹志强称,各方复杂博弈下,可能要到6月份才会呈现一个初步结果。

美沙俄各有考量

有媒体报道称,作为全球前三大原油生产国,美国、俄罗斯和沙特在这场谈判中将各有考量,想要达成新一轮减产绝非易事。

路透社援引欧佩克消息人士的话称,此次会议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减产,但并非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二是美国人要为减产出一分力,且最终的减产规模取决于所有产油国的参与。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对“欧佩克+”减产施压。特朗普近日威胁称,如果沙俄不减产,不排除对进口原油加征关税,以保护美国石油企业。但他没有明确美国将参与减产。

孙霞表示,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美国现在是“头号玩家”。过去三年多来,沙特与俄罗斯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美国则凭借页岩油完成了从石油消费国到出口国的身份转变,并在2019年超越沙俄,跃居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页岩油的崛起,不仅对全球油价造成冲击,也影响了地缘政治。

另一方面,美国在中东的联盟关系也逐渐生变。得益于页岩油,美国对传统盟友沙特的依赖正在降低;同时,沙特将中东另一大产油国伊朗视为地区主要对手,而对伊朗的制裁大棒正握在美国手中。

孙霞表示,美国掌控石油的手段多元,欲借此来维系石油美元体系的霸权地位。不排除美国使用政治手段,例如对俄罗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加以制裁、对沙特施以外交压力等。

另据欧佩克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国领袖,沙特和俄罗斯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分配减产份额。俄罗斯倾向于使用第一季度产量的平均值作为减产基准,而沙特则希望使用其4月份的产量作为基准,两者差距在200万桶左右。上周,两国还就谁应为油价暴跌负责再起争执。

据报道,尽管会议前夕沙俄之间对矛盾有所降调,气氛积极,但目前双方未拟定协议草案,也未就减产规模和细节达成一致。

对能源市场有何影响

机构分析指出,在不减产的背景下,全球储油库容将在5月份被填满,减产只能延缓一时,但无法回避高库存的预期。市场分析预计,眼下新冠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冲击巨大,需求下跌在1500万桶/日以上,不是减产协议就能填补的。

孙霞认为,即便达成减产协议,但时间太晚、减产量也不够大,油价短期内反弹空间有限。如果减产谈判破裂,油价大跌将使中东、北非的一些产油国石油收入减少,这些本就脆弱的国家可能发生内乱,进而或将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由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利的。

另外,如果低油价持续时间过长,还可能引发下一轮供需失衡和油价波动。一旦供给过少,等到经济复苏后石油需求上升,供给跟不上,将导致石油大跌后大涨,对石油进口国不利。

邹志强还指出,现有石油市场格局并非完全自由流动,而是存在非市场因素,而且非市场因素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石油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的混乱体现出能源市场上几方主体之间关系的不稳定,导致石油市场出现动荡。

在国际能源市场持续动荡下,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沙特将在10日主持召开G20成员国能源部长特别会议,谈论如何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市场普遍认为,接连两场重要会议意味着“石油战”已进入关键一周。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席法提赫·比罗尔(FatihBirol)表示,G20能源部长会议将对市场起到稳定军心作用,原因在于:其一,“欧佩克+”减产协议不足以解决现有的供需问题,市场乐观情绪只能持续几天或几周,亟需进一步举措和建议;其二,石油市场也需要各国的政治回应,期望全球石油生产国能做出积极贡献。

欧亚集团预计,G20能源部长会议或将为眼下的油价困局提供转圜余地。考虑到美国页岩油产业已出现损失,美国可能不需要达成由沙、俄提出的明确减产份额,而是将以市场为主导的减产作为美国的“贡献”。

邹志强则认为,即便召开G20能源部长会议,其他国家直接发挥作用的手段较少,难以影响这几方“重要玩家”。不过,他同时表示,从欧佩克的发展和石油出口国的利益来说,在维护高油价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存在合作基础,长期来看,各方仍将回到合作的轨道上。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