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财源
据美国和中东权威人士透露,IS资金来源有3:1)通过抢掠和绑架索要赎金等方式获得大笔资金。仅仅在摩苏尔银行就截获了4.29亿美元巨款;2)控制占领区内的油田进行黑市交易,每天平均获利100万美元。3)外部资助。据说ISIS不仅有财源,而且还有一系列财政社保体系,是世界上最有钱的恐怖组织。
●兵源
IS本来就是由一系列的叛乱组织组合而成,如今更裹胁了一批逊尼派部落附从武装,还有在叙利亚战场上出来的新生力量。此外,IS也向外招兵买马,土耳其已成为其招兵的主要来源。权威人士指出,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着IS旗号的武装人员有3.15万人,其中1.5万人来自外国。装备方面,IS除了火箭筒和“德什卡”机枪、自动步枪和炸弹外,还装备有缴获或从库存中找到的俄、美、欧制坦克、火炮、火箭炮,甚至在摩苏尔伊西斯机场弄到了一些“黑鹰”直升机。
●战略
IS实施恐怖杀戮与网络宣传并举的战略,不仅实施恐怖杀戮,还在互联网上宣扬极端暴恐思想。他们运用新媒体的各项技术与操作手法,迷惑和诱导世人,推销所谓“伊斯兰国”版图,号称疆域不仅要覆盖整个中东、北非和西亚大部分地区,还要扩张至欧洲部分地区、中亚、南亚等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威胁。
●地盘
去年以来,为躲避叙政府军打击,IS将主力移至伊拉克境内,不断攻城拔寨。目前,IS在西线占领了幼发拉底河沿岸7座城镇(曼比季-革命城-拉卡-代尔祖尔-阿布凯马勒-拉马迪-费卢杰),打通了由伊拉克向叙东部调运物资和从土耳其境内走私军火的“国际交通线”。在东线,IS拿下底格里斯河沿岸4座重镇(摩苏尔、拜吉、提克里特、萨马拉),这不仅夺取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更与西线配合形成夹击巴格达之势。
●打击
在IS甚嚣尘上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做出了联合打击的决定。为了消除人们对他犹豫不决的反恐政策的诟病,也为了避免重蹈小布什伊拉克战争的覆辙,他呼吁西方盟友、海湾朋友,甚至宿敌伊朗加入对IS的空中打击,而不派地面部队介入。到12月3日,加入联合打击的国家多达60个。但是,从8月份开始的空中打击效果并不好。
●库尔德人
他们的祖国是库尔德斯坦,但在20世纪,它就被瓜分完毕。今年夏天,IS的强取豪夺,不仅挤压了库尔德人的生命线,也使得库尔德人更坚定了立国之念。他们筑起了地面战的壁垒,在摩苏尔水电站,在叙利亚边境重镇科巴尼,顽强抵抗IS恐怖分子。库尔德人成为IS在地面最强有力的对手。12月2日,伊拉克政府与库尔德自治区达成一项长期协议,巴格达方面将永久性恢复对库尔德斯坦的拨款,金额相当于国家预算的17%,还要为在前线与IS对抗的敢死军提供10亿美元,以换取库尔德人与伊拉克安全部队、什叶派民兵组织携手抗击IS。
■评介
IS最初由一系列叛乱组织构成,包括“圣战者协商委员会”、伊拉克伊斯兰国(ISI)、伊拉克“基地”组织(AQI)等组织的前身,还有Jayshal-Fatiheen、Jundal-Sahaba、“统一圣行拥护者”、“胜利派之军”等叛乱组织和逊尼派的其他派别和部落。2006年10月,由阿布·巴克尔·阿尔-巴格达迪领导的武装组织“圣战者协商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国”。2013年,它与“基地”决裂,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胜利阵线”联合,改称“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该组织不仅发动一系列恐怖袭击,而且实施暗杀、斩首等令人发指的残暴手段(美国记者詹姆斯·弗利、斯蒂芬·索特洛夫、英国志愿者大卫·海恩斯、艾伦·亨宁和法国人埃尔韦·古德尔先后惨死于IS刽子手的刀下),所占地盘大于多个中东国家。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将其“政权”更名“伊斯兰国”(IS)。
IS的异军突起,与中东极权政治的崩溃和美国失败的中东政策有关。中东多国往往依赖宗族、教派来维系其一统天下,当某个极端武装崛起扩张,其统治王国即分崩离析。而美国一直在中东实施借力打力的政策,利用敌对势力消除异己,最终养虎为患,导致极端势力一发不可收,转而成为全球威胁。
IS如狼似虎,而正面对抗的只是溃不成军的伊拉克政府兵和独力难支的库尔德武装。美国及其盟友的空中打击难见成效。未来一年,怎一个乱字了得?
■点睛
过去一年多来,这一极端武装组织急剧扩张,成为中东乃至全球危险系数最高的暴力实体。
■候选
澳大利亚咖啡馆劫持人质事件
当地时间12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市区马丁广场的一间咖啡馆发生劫持人质事件。手持猎枪的莫尼斯绑架了17名人质,还在被警方包围时通过视频由人质提出其要求,包括给他们一面“伊斯兰国”旗帜。
澳大利亚警方突击咖啡馆,与莫尼斯交火,解救出人质。劫持事件持续16个小时,造成2人死亡,10多人受伤。事后查明莫尼斯乃伊朗难民,是面临多起性侵指控的保释人员,曾因向在海外阵亡的澳大利亚军人的家属发送仇恨信件而出名,与IS无关。但是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指出,劫持者有长时间暴力犯罪的历史,具有极端主义思想,精神上不稳定,劫持事件是澳大利亚与恐怖主义的一次“遭遇战”。
白沙瓦恐怖袭击
2月16日,巴基斯坦白沙瓦恐怖袭击事件,塔利班武装分子袭击了白沙瓦一军人子弟学校,造成126人死亡、122人受伤。而巴基斯坦媒体16日晚则称,袭击造成至少137人死亡、245人受伤。巴基斯坦塔利班已宣称制造了这一袭击事件。
也门连续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2014年,也门连续遭遇恐怖袭击。
2月4日,也门一辆军方汽车在首都萨那遭武装人员袭击,造成2名士兵死亡、12人受伤。
3月18日,数名不明身份者向位于萨那东部美国使馆附近的学校投掷了3枚炸弹,造成13名女学生受伤,另有5名保安人员被炸伤。
3月25日,也门东部哈德拉毛省一处政府军军营遭到“基地”组织武装人员袭击,造成24名政府军士兵死亡,1人重伤。
5月5日,一名法国籍安保人员在萨那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枪杀,另有一名法国人和一名也门人在袭击中受伤。
9月11日,恐怖袭击者在一军事基地旁引爆汽车,造成15人死亡。“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已宣称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该组织称,自杀式袭击者将车开往医院附近,并将那里变成爆炸实施地。
10月9日,也门共和国首都萨那市中心发生炸弹袭击事件,导致包括数名儿童在内的至少47人死亡。
12月16日,也门贝达省拉达镇发生两次汽车炸弹袭击事件。第一次汽车炸弹袭击事件发生在什叶派叛乱分子控制的一个检查站附近,当时一辆校车正经过那里,此次袭击事件共造成15名学生死亡。
第二次爆炸发生在什叶派运动支持的地区,10人被当场炸死。此次袭击的目标是也门执政党全国人民大会主席。
(作者:滢)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