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界动态  时事评论
金融时报:以色列不应摒弃西方
发布时间: 2014-12-25 浏览次数: 20

以色列每次举行大选,都会向世界和它本国表明一个态度。这个国家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受到广泛谴责。但在中东,它依然是唯一的民主国家。

然而在最近宣布的定于明年3月举行的大选中,以色列民主制度的稳健程度是一个核心问题。

以色列民主所面临的威胁并不是野蛮或明显的:该国媒体自由,投票干净,而且可以进行活跃的辩论。但有一些比较微妙的问题应当引起切实担忧。四个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第一,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继续建设定居点;第二,通过立法确立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属性;第三,以色列与西方民主国家日益疏远;最后,不容忍及恐吓在安全和恐怖主义问题上质疑国家共识的人。

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主要理由一直是,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土地,除了非法以外,还会威胁到以色列的犹太身份认同。“一国方案”下的人口结构将意味着,在这样一个扩大后的“大以色列”,犹太人将只占微弱多数。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右翼人士公开表示,希望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面对土地与民主之间的选择,他们似乎倾向于选择土地。

以色列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民族主义的犹太家园党(Jewish Home Party)党魁、现任经济部长纳夫塔利•本内特(Naftali Bennett)最近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撰文称,以色列应该吞并约旦河西岸约55%的土地。他声称,吞并土地与民主政体是相容的,因为他要吞并的那块西岸土地上的8万巴勒斯坦人将被给予以色列公民身份,而其余数百万人将被授予有限的自治权利。但是,剥夺巴勒斯坦人的国家地位和主权,而只给他们安排垃圾收集之类的权利,是不太可能达到多数人对民主的定义的。

本内特不是唯一有古怪想法的人。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所在的利库德集团(Likud)也日趋受到吞并主义者把持。美国亿万富翁、内塔尼亚胡的重要支持者谢尔登•安德尔森(Sheldon Adelson)最近若有所思地说道:“我认为圣经没有提及民主,”他补充说:“以色列将不会成为一个民主国家。那又怎样?”他后来澄清说,那是个玩笑。

犹太复国主义理想和民主原则之间出现的冲突,也体现在关于以色列应不应该正式宣告自己是一个犹太国家的辩论中。这方面的立法因议会解散、准备大选而中断。但该项法案将导致以色列大约160万阿拉伯人成为二等公民,这一点已敲响警钟——就连一些最坚定的以色列支持者也表示震惊。通常毫不含糊捍卫以色列的美国反诽谤联盟(Anti-Defamation League),发表了一份痛苦的声明,称该项法案“可能被视为企图将以色列的民主特性置于其犹太特性之下”。

许多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主张,他们早已是二等公民。以色列议会中有争议的阿拉伯议员哈尼恩·左阿比(Haneen Zoabi)已被暂停议员资格。她曾呼吁对以色列实施制裁,并质疑6月份绑架了3名以色列少年的人是不是“恐怖分子”(这几名青少年后来被杀害)。目前有一些得到内塔尼亚胡支持的提议认为,应当出台一项法案,允许议会永久开除那些被认定为支持对以色列“战争”的议员。这样的构想很得人心。一项民意调查发现,89%的以色列犹太人希望剥夺左阿比公民身份。致力于推动阿拉伯-犹太合作的活动人士感觉受到围攻。本月,耶路撒冷一所犹太-阿拉伯学校的一间教室被不明身份的袭击者焚毁。

在这种紧张环境中,以色列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得不到西方民主国家的同情。欧洲据称存在的反犹太主义,以及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难以掩饰的厌恶,对以色列的右翼已是家常便饭。相反,这个国家正日趋指望在威权世界建立联盟。我亲耳听到以色列左翼和右翼的资深政界人物坚称,西方对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总统领导的俄罗斯太过苛刻。内塔尼亚胡政府一直寻求与中国建立特殊关系。中国在以色列已投资70亿美元,主要在高科技领域。以色列对伊朗的恐惧已使它越来越指望与逊尼派威权国家建立安全关系。以色列右翼专栏作家卡罗琳•格利克(Caroline Glick)近日痛斥了她所称的“白宫(对以色列)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攻击”。相反,她呼吁以色列加强“与埃及、约旦以及沙特阿拉伯迅速发展的联盟”。

然而,这样的观点是自欺欺人的。以色列在沙特阿拉伯的所谓朋友不允许以色列人踏上他们的土地。如果以色列的生存真的受到了威胁,美国无疑将出手援助。阿拉伯的威权国家不会帮任何忙。事实是,如果以色列任由其与西方民主国家的关系变得枯萎,它将既失去灵魂,又丧失安全。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译者:申凯)

来源:FT中文网